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产品设计之路:移动应用表单浅析

            试想用户花几分钟时间下载了一款应用,刚打开准备尝试,面前便赫然出现一个注册界面向自己索要个人信息,那么他唯一的选择便是离开。我个人认为一开始就让用户填写注册信息一定会导致潜在用户流失,而作为开发者或产品经理,应该做的是先体验后注册循序渐进。


            个人认为《左耳》就是个失败的例子,尽管它拥有一个“感觉很好”的idea,与一个“目测不错”的用户体验,但是只有少数进行了完整注册。在同事的“宣传”下,本人也下载玩玩,但在正确的注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提示,哈,尼玛的不玩儿了。不知道他们注意到了没?在时隔数月之后,写这篇文章时再次安装了一次,映入眼中的依然是那讨厌的注册界面!


    1,循序渐进 将用户带入应用中

           顾名思义,循序渐进就是将用户逐步带入到App中,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到应用中去,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产品的益处。新用户最需要了解的是,这款应用能做什么,能提供怎样的服务,我为什么要关注这款应用.


           隐藏密码是用户注册和登录某账户时惯用的做法,以防止用户密码被窥视。隐藏密码是一个很好的安全措施,但当用户注册时,情况似乎就不一样了。当用户注册账户时,他们希望可以豪不费力、轻松地完成表单填写。但密码的隐藏却阻碍了他们。


    2,密码隐藏适于登录,但不适于注册


           用户登录要比用户注册频繁得多。用户只需在创建账户时,进行一次注册即可,而用户每次访问他们的账户时,都需要登录(但目前很多应用的都是一次登录之后都不会需要再次输入密码,参考QQ,微信)。正因为登录如此频繁,所以用户要避免在其他用户面前键入密码。有时用户需要在手机上向他的朋友或同事展示一些东西,他就需要登录账户来完成。因此,在登录窗口隐藏密码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保证用户每次登录时,密码不被窥视到。


           但在注册窗口隐藏密码就有些不合适了。隐藏密码通常会导致用户输入错误,因为他们无法看到所输入的内容,也无法得知所输入的是否正确。注册时输入错误要比登录时输入错误所导致的后果严重。如果用户在登录时输入错误的密码,他可以重新输入;如果用户在注册时输入了错误的密码,那他登录时可能会导致账户被锁,或者纠结半天无法登陆,而不得不重设密码。这一切都不能怪用户。这是设计者的错,他们没有让用户很清晰地看到所输入的密码内容。


    如果在注册表单中忽略密码确认字段,又会怎样呢?


           隐藏密码给用户带来的最大障碍是注册菜单中的确认密码字段。该字段要求用户再次输入密码,并将两次输入的密码进行匹配,以保证所输入密码的正确。在密码隐藏的情况下防止用户错误的输入,才增设这个功能。


           密码确认字段有利也有弊。当用户不得不在两个输入框中分别输入密码时,反而更容易出错。因为他们无法看到错在哪了,必须删掉字段中所有的输入,再重新输入。密码确认字段不仅会造成更多的输入错误,还会迫使用户做更多的工作,降低了用户的速度,让注册变得更痛苦。


            隐藏密码,在遮掩密码的同时也遮掩了用户错误的输入,让他们难以发现和修正。大部分用户都是秘密地进行注册,一般不会被人窥视到,况且用户只进行一次注册。所以当他们独处时,以纯文本形式显示密码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危险。即便用户在公共场合进行注册,密码被窥视的机会也是很小的。


            另一个安全措施是以小字体、浅颜色、斜体来展示用户的密码。这种情况下只有靠近屏幕时才到看清所有字符。经过这种改进后,即便有偷窥者,他也无法看清该密码,除非坐在屏幕的正前方。


            显现密码字符:手机属于私人设备,用户在输入密码时被偷窥的可能性很小,为何不把密码字符显现出来呢?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用星号隐藏密码字符。临时暴露的密码既可以减少错误输入又能提高用户的操作次数,从而提高一定程度的用户体验。


           总之,我们做应用,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如果潜在用户被注册界面吓跑了,岂不前功尽弃?一个应用的注册最好能做到一下三点:一、最好不要在App首屏出现注册界面;二、先体验,后注册;三、因为注册界面繁琐,所以更要优化。

  • 相关阅读:
    ES6新特性
    浏览器兼容问题
    跨域
    箭头函数与普通函数的区别
    单页面应用
    vue试题
    Git 常用命令
    【分享代码】一个笨办法获取容器的剩余内存
    【笔记】thanos receiver的router模式
    【分享】让prometheus支持PUSH模式,可以使用remote write协议推送数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avawebsoa/p/299952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