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io口的作用

    I/O接口的作用
        主机与外界交换信息称为输入/输出(I/O)。主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是通过输入/输出设备进行的。一般的输入/输出设备都是机械的或机电相结合的产物,比方常规的外设有键盘、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磁盘机、鼠标器等,它们相对于快速的中央处理器来说,速度要慢得多。此外,不同外设的信号形式、数据格式也各不同样。

    因此,外部设备不能与CPU直接相连,须要通过对应的电路来完毕它们之间的速度匹配、信号转换,并完毕某些控制功能。

    通常把介于主机和外设之间的一种缓冲电路称为I/O接口电路。简称I/O接口(Interface)。如图7.1所看到的。对于主机,I/O接口提供了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数据。对于外部设备,I/O接口记忆了主机送给外设的一切命令和数据。从而使主机与外设之间协调一致地工作。
        对于微型计算机来说,设计微处理器CPU时。并不设计它与外设之间的接口部分,而是将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设计成相对独立的部件。通过它们将各种类型的外设与CPU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所以,一台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系统应该包含I/O接口、I/O设备及相关的控制软件。一个微机系统的综合处理能力、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性能价格比、甚至在某个场合是否能使用都和I/O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中的一个。不论什么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假设没有高质量的输入/输出系统与之配合工作,计算机的高性能便无法发挥出来。
        7.1.2 CPU与外设交换的信息
        主机与I/O设备之间交换的信息可分为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三类。
        一.数据信息
        数据信息又分为数字量、模拟量和开关量三种形式。


        1. 数字量
        数字量是计算机能够直接发送、接收和处理的数据。

    比如由键盘、显示器、打印机及磁盘等I/O外设与 CPU交换的信息,它们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或以ASCII码表示的数符。
        2. 模拟量
        当计算机应用于控制系统中时,输入的信息一般为来自现场的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湿度等。这些物理量通过传感器并经放大处理得到模拟电压或电流。这些模拟量必需先经过模拟量向数字量的转换(A/D转换)后才干输入计算机。反过来,计算机输出的控制信号都是数字量,也必须先经过数字量向模拟量的转换(D/A转换)。把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才干去控制现场。
        3. 开关量
        开关量可表示两个状态。如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机器的运转与停止。阀门的打开与关闭等。

    这些开关量通常要经过对应的电平转换才干与计算机连接。开关量仅仅要用一位二进数就可以表示。


        二.状态信息
        状态信息作为CPU与外设之间交换数据时的联络信息,反映了当前外设所处的工作状态。是外设通过接口送往CPU的。CPU通过对外设状态信号的读取。可得知输入设备的数据是否准备好、输出设备是否空暇等情况。

    对于输入设备,一般用准备好(READY)信号的高低来表明待输入的数据是否准备就绪。对于输出设备,则用忙(BUSY)信号的高低表示输出设备是否处于空暇状态,如为空暇状态,则可接收CPU输出的信息。否则CPU要暂停送数。因此,状态信息可以保障CPU与外设正确进行数据交换。
        三.控制信息
        控制信息是CPU通过接口传送给外设的。CPU通过发送控制信息设置外设(包含接口)的工作模式、控制外设的工作。如外设的启动信号和停止信号就是常见的控制信息。

    实际上,控制信息往往随着外设的详细工作原理不同而含义不同。
        尽管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含义各不同样,但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CPU通过接口和外设交换信息时。仅仅能用输入指令(IN)和输出指令 (OUT)传送数据。所以状态信息、控制信息也是被作为数据信息来传送的。即把状态信息作为—种输入数据。而把控制信息作为一种输出数据,这样,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也通过数据总线来传送。但在接口中。这三种信息是在不同的寄存器中分别存放的。
        7.1.3 I/O接口的基本结构
        I/O接口的基本结构如图7.2所看到的。每一个接口电路中都包括一组寄存器。 CPU和外设进行信息交换时。各类信息在接口中存入不同的寄存器,一般称这些寄存器为I/Oport,简称为口(Port)。用来保存CPU和外设之间传送的数据(如数字、字符及某种特定的编码等)、对输入/输出数据起缓冲作用的数据寄存器称为数据port;用来存放外设或者接口部件本身状态的状态寄存器称为状态port。用来存放CPU发往外设的控制命令的控制寄存器称为控制port。
        正如每一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物理地址一样,每一个port也有一个地址与之相相应,该地址称为port地址。有了port地址,CPU对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就是对I/O接口中各port的读/写操作。数据port通常是双向的,数据是输入还是输出,取决于对该port地址进行操作时CPU发往接口电路的读/写控制信号。因为状态port仅仅作输入操作、控制port仅仅作输出操作,所以。有时为了节省系统地址空间,在设计接口时往往将这两个port共用一个port地址,再用读/写信号来分别选择訪问。
        应该指出,输入/输出操作所用到的地址总是对port而言,而不是对接口而言的。

    接口和por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若干个port加上对应的控制电路才构成接口。


         7.1.4 I/Oport的编址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I/Oport编址方式有两种:即I/Oport与内存单元统一编址和 I/Oport与内存单元独立编址。
        一.I/Oport与内存单元统一编址
        这样的编址方式,是对I/Oport和存储单元依照存储单元的编址方法统一编排地址号,由I/Oport地址和存储单元地址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地址空间,比如,对于一个有16根地址线的微机系统。若採用统一编址方式,其地址空间的结构如图7.3所看到的。

    採用统一编址方式后,CPU对I/Oport的输入/输出操作如同对存储单元的读/写操作一样,全部訪问内存的指令相同都可用于訪问I/Oport。因此无需专门的I/O指令,从而简化了指令系统的设计;同一时候。对存储器的各种寻址方式也相同适用于对I/Oport的訪问。给使用者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但因为 I/Oport占用了一部分存储器地址空间。相对降低了内存的地址可用范围。


        二.I/Oport与内存单元独立编址
        在这样的编址方式中,建立了两个地址空间。一个为内存地址空间,一个为I/O地址空间。

    内存地址空间和I/O地址空间是相对独立的。通过控制总线来确定CPU究竟要訪问内存还是I/Oport。

    为确保控制总线发出正确的信号,除了要有訪问内存的指令之外,系统还要提供用于CPU与I/Oport之间进行传输数据的输入/输出指令。
        80x86CPU组成的微机系统都採用独立编址方式。

    在8086/8088系统中,共同拥有20根地址线对内存寻址,内存的地址范围是00000H~FFFFFH;用地址总线的低16位对I/Oport寻址,所以I/Oport的地址范围从 0000H~FFFFH,如图7.4所看到的。CPU在訪问内存和外设时,使用了不同的控制信号来加以区分。比如,当8086CPU的M/IO信号为1时,表示地址总线上的地址是一个内存地址。为0时,则表示地址总线上的地址是一个port地址。
        採用独立编址方式后,存储器地址空间不受I/Oport地址空间影响,专用的输入/输出指令与訪问存储器指令有明显差别。便于理解和检查。可是,专用I/O指令添加了指令系统复杂性,且I/O指令类型少,程序设计灵活性较差;此外。还要求CPU提供专门的控制信号以区分对存储器和I/Oport的操作,添加了控制逻辑的复杂性。
        三、I/Oport的地址译码
        微机系统经常使用的I/O接口电路一般都被设计成通用的I/O接口芯片。一个接口芯片内部能够有若干可寻址的port。

    因此,全部接口芯片都有片选信号线和用于片内port寻址的地址线。比如,某接口芯片内有四个port地址。则该芯片外就会有两根地址线。

    本书第八章中将具体介绍几种经常使用的I/O接口芯片。
        I/Oport地址译码的方法多样,一般的原则是把CPU用于I/Oport寻址的地址线分为高位地址线和低位地址线两部分。将低位地址线直接连到I/O接口芯片的对应地址引脚,实现片内寻址,即选中片内的port;将高位地址线与CPU的控制信号组合。经地址译码电路产生I/O接口芯片的片选信号。

     
     IO接口的作用 - 雨水天窗 - m13243180187的博客
  • 相关阅读:
    Windows Server 2003 SP2(32位) 中文版 下载地址 光盘整合方法
    用Recycle()方法对Java对象的重要性
    Lotus中千奇百怪的 $$
    Developing a simple application using steps "User Decision" and "Mail"(1) 沧海
    沟通中的情绪管理(演讲稿) 沧海
    人只有在压力之下,才可能成功,没做一件事,都必须成功,不许言败 沧海
    什么是IDOC,以及IDOC的步骤 沧海
    VS2008 Professional Edition CHS中的deffactory.dat读取错误 沧海
    Including custom text in the step "User Decision" 沧海
    SAP Upgrade Strategy 沧海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hcelue/p/714072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