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第四章 局域网基本原理

    一、引入

    1.局域网覆盖范围较小,带宽较高,通常用于建筑内部、园区范围内的专用网络例如宿舍、网吧等。

    2.在众多的局域网协议中,以太网占据着统治地位

    二、局域网概述

    1.局域网与OSI参考模型

       局域网的bai体系结构与OSI的体系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它的体系结构只有OSI的下三层,而没有第四层以上的层次。即使是下三层,也由于局域网是共享广播信道,且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到种种媒体访问方法,所以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在局域网中,物理层负责物理连接和在媒体上传输比特流,其主要任务是描述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这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相同。

    但由于局域网可以采用多种传输媒体,各种媒体的差异很大,所以局域网中的物理层的处理过程更复杂。通常,大多数局域网的物理层分为两个子层:一个子层描述与传输媒体有关的物理特性,另一子层描述与传输媒体无关的物理特性。
      在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在不太可靠的传输信道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帧的传送与控制。
    这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相同。但局域网中,由于各站共享网络公共信道,由此必须解决信道如何分配,如何避免或解决信道争用,即数据链路层必须具有媒体访问控制功能。有由于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与传输媒体多种多样,相应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也有多种,因此在数据链路功能中应该将与传输媒体有关的部分和无关的部分分开。这样,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在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中没有网络层。这是因为局域网的拓扑结构非常简单,且各个站点共享传输信道,在任意两个结点之间只有唯一的一条链路,不需要进行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所以在局域网中不单独设置网络层。这与OSI参考模型是不同的。但从OSI的观点看,网络设备应连接到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SAP上。因此,在局域网中虽不设置网络层,但将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SAP设在LLC子层与高层协议的交界面上。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局域网的参考模型只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且两者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也有很大差别。在IEEE802系列标准中各个子标准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是有区别的,而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是相同的,也就是说,LLC子层实际上是高层协议与任何一种MAC子层之间的标准接口。

    2.常用局域网技术

    令牌环网、FDDI环网

    三、以太网基础

    1.早起以太网技术介绍

    • 施乐以太网(Xerox Ethernet,又称“施乐以太网”)──是以太网的雏型。最初的2.94Mbit/s以太网仅在施乐公司里内部使用。而在1982年,XeroxDECIntel组成DIX联盟,并共同发表了Ethernet Version 2(EV2)的规格,并将它投入商场市场,且被普遍使用。而EV2的网络就是目前受IEEE承认的10BASE5
    • 10BROAD36──已经过时。一个早期的支持长距离以太网的标准。它在同轴电缆上使用,以一种类似线缆调制解调器系统的宽带调制技术。
    • 1BASE5──也称为星型局域网,速率是1Mbit/s。在商业上很失败,但同时也是双绞线的第一次使用。
    10Mbps以太网
    • 10BASE5(又称粗缆(Thick Ethernet)或黄色电缆)──最早实现10 Mbit/s以太网。早期IEEE标准,使用单根RG-11同轴电缆,最大距离为500,并最多可以连接100台计算机的收发器,而缆线两端必须接上50欧姆终端电阻。接收端透过所谓的“插入式分接头”插入电缆的内芯和屏蔽层。在电缆终结处使用N型连接器。尽管由于早期的大量布设,到现在还有一些系统在使用,这一标准实际上被10BASE2取代。
    • 10BASE2(又称细缆(Thin Ethernet)或模拟网上)── 10BASE5后的产品,使用RG-58同轴电缆,最长转输距离约200米(实际为185米),仅能连接30台计算器,计算器使用T型适配器连接到带有BNC连接器网卡,而线路两头需要50欧姆的终结器。虽然在能力、规格上不及10BASE5,但是因为其线材较细、布线方便、成本也便宜,所以得到更广泛的使用,淘汰了10BASE5。由于双绞线的普及,它也被各式的双绞线网络取代。
    • StarLAN──第一个双绞线上实现的以太网上标准10 Mbit/s。后发展成10BASE-T。
    • 10BASE-T──使用3类双绞线、4类双绞线、5类双绞线的4根线(两对双绞线)100米。以太网集线器或以太网交换机位于中间连接所有节点。
    • FOIRL ──光纤中继器链路。光纤以太网上原始版本。
    • 10BASE-F ── 10Mbps以太网光纤标准通称,2公里。只有10BASE-FL应用比较广泛。
      • 10BASE-FL ── FOIRL标准一种升级。
      • 10BASE-FB ──用于连接多个Hub或者交换机的骨干网技术,已废弃。
      • 10BASE-FP ──无中继被动星型网,没有实际应用的案例

    2.载波侦听技术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技术规定了多台计算机共享一个通道的方法。这项技术最早出现在1960年代由夏威夷大学开发的ALOHAnet,它使用无线电波为载体。这个方法要比令牌环网或者主控制网简单。当某台计算机要发送信息时,在以下行动与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1. 开始- 如果线路空闲,则启动传输,否则跳转到第4步。
    2. 发送- 如果检测到冲突,继续发送数据直到达到最小回报时间(min echo receive interval)以确保所有其他转发器和终端检测到冲突,而后跳转到第4步。
    3. 成功传输- 向更高层的网络协议报告发送成功,退出传输模式。
    4. 线路繁忙- 持续等待直到线路空闲。
    5. 线路空闲- 在尚未达到最大尝试次数之前,每隔一段随机时间转到第1步重新尝试。
    6. 超过最大尝试传输次数- 向更高层的网络协议报告发送失败,退出传输模式。
       因为所有的通信信号都在共享线路上传输,即使信息只是想发给其中的一个终端(destination),却会使用广播的形式,发送给线路上的所有计算机。在正常情况下,网络接口卡会滤掉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信息,接收到目标地址是自己的信息时才会向CPU发出中断请求,除非网卡处于混杂模式(Promiscuous mode)。这种“一个说,大家听”的特质是共享介质以太网在安全上的弱点,因为以太网上的一个节点可以选择是否监听线路上传输的所有信息。共享电缆也意味着共享带宽,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以太网的速度可能会非常慢,比如电源故障之后,当所有的网络终端都重新启动时。
    3.MAC地址

     

    MAC地址为48位二进制数,常用12位16进制数表示,MAC地址是全网唯一

    4.单播与广播

     5.以太网流量控制

    5.总线型以太网拓扑发展

     6.星型以太网拓扑发展

    四、现代以太网技术

     1.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

    1)多磨光纤

    较粗的纤芯,传输多种不同波长不同角度的光

    损耗大,传输距离通常在千米以内

    成本低

    2)单模光纤

    纤芯与光波长相同,传送单一波长的激光

    损耗小,传输距离可达数十千米

    成本高

    五、wlan技术基础

      HomeRF工作组是由美国家用射频委员会领导于1997年成立的,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为家庭用户建立具有互操作性的话音和数据通信网,2001年8月推出HomeRF2.0版,集成了语音和数据传送技术,工作频段10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Mbps,在WLAN的安全性方面主要考虑访问控制和加密技术。 HomeRF是针对现有无线通信标准的综合和改进:当进行数据通信时,采用IEEE802.11规范中的TCP/IP传输协议;进行语音通信时,则采用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标准。 除了IEEE802.11委员会、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和美国家用射频委员会之外,无线局域网联盟WLANA(WirelessLANAssociation)在WLAN的技术支持和实施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WLANA是由无线局域网厂商建立的非营利性组织,由3Com、Aironet、Cisco、Intersil、Lucent、Nokia、Symbol和中兴通讯等厂商组成,其主要工作验证不同厂商的同类产品的兼容性,并对WLAN产品的用户进行培训等。
     
  • 相关阅读:
    用Groovy处理JMeter变量
    用Groovy处理JMeter断言和日志
    选择手动测试还是自动化测试?
    从单元测试标准中学习
    利用ThreadLocal解决线程同步问题
    JSON基础
    Java中interface属性和实例方法
    集成测试、单元测试、系统测试
    异步查询转同步加redis业务实现的BUG分享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读书笔记三——第四章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hno1/p/1328096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