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得我》—— 面对死亡,遗忘or铭记
我因而终于感受到自己眼泪的温度。
太阳已燃烧殆尽,夜晚将四周完全包覆,我在世界的终点蹲了下来,竖耳倾听那遥远天空传来的歌声。
——引言
作为一部纯文学作品,读起来和普通的轻小说别有一番风味,文学性的语言配上一个深邃的主题,这本小说从大局上来看真的挺不错的。所以本篇简评我打算从文学性和主题两方面对这本小说进行剖析。
文学性:
我们就这么并肩伫立在这寒冷的海岸线上,看着夕阳一点一滴溶入水平线。
双排扣大衣落在海面上,是过了很久很久之后的事。
一片薄薄的太阳边缘,在渐渐沉入相同蓝色的海和天空之间燃烧。
大衣被海浪冲洗,浮在水面上,不久之后漂到我的身旁,笨拙地缠在我的脚上。
我拿起吸饱了水变得笨重的大衣往后退,在潮湿的沙滩上坐了下来,将书包紧贴着身旁放下,眺望落日。
不知是浪涛声静了下来,还是我的心跳被海吞噬了,我分不清楚。
就比如上面这段话(再加上引言),给读者的感觉就充满意境之美。寒冷的海和燃烧的夕阳,隐喻了我对待死亡、面向人生的转变,从消极的遗忘、消极的疏远他人,到积极的面向死亡、面向社会,这是一种质的飞跃。大衣、夕阳、沙滩、海浪,一幅美轮美奂甚至可以说凭着大脑根本想象不出来的美景植根于文字中。这也是这本小说的魅力所在。从这段话里面我们其实能受到很多启发,比方说很多时候描绘一个场景,不需要什么刻意的修辞、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词汇,其实只需要简单的意象的堆积,就能构成一段非常完美的描写。
当然,这段话还要一个可圈可点之处——何为世界的终点、遥远天空传来的歌声?根据原文,世界的终点大概就是指在小说的世界观中的终焉的世界(或者是这片据说枯涸的海洋),歌声其实是收音机放出的音乐。那在文章的末尾,它们又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呢?这就要谈到这本小说的主题了。
Escape or Face:
这是一个荒唐的世界。人会无缘无故地消失,消失之人存在的痕迹也会永远地被抹去。
我能通过相机铭记已死之人曾经存在过的事实。但是我又通过不和他人缔结深刻的情谊的方式来使自己面对他人的死亡时不会感到过于悲痛。这是逃避——想要保留自己的这份特权,又害怕这份特权。在这个世界里,人拥有了不知晓死亡的自由,我舍弃了这份自由获得了相反的自由,我却又被这份自由所束缚。
面对须藤老师的消失,我仅仅感受到了一种失落与空虚;面对汤泽老板的消失,我仅仅感受到了一种惋惜、感悟到了补偿行为即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DJ SATOSHI的消失,只是削弱了我和奈月的羁绊,我利用空出的一个小时能做其他的事……但是恭子阿姨的消失对我的人生观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我虽然终究未能流泪,但是这种胜似丧亲之痛刺激了我的内心。就连恭子都察觉了我难以掩盖的悲伤。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不断地用谎言安慰自己,以为自己切断了与周围的联系,便不会悲伤,其实从来都不是这样的,我一直都沉湎于这份痛苦之中。奈月的离去成了最后的导火线——我终于感受到自己眼泪的温度,能够抱着释然的心态去面对接下去的人生、去面对这个无可救药的世界、去面对这个即将结束的世界……
其实怎样面对死亡,或者说怎样面对世界是一个非常高深的问题。这涉及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也就是所谓的世界观与认识论。但是我不太想谈论太过深层次的东西。我就相对的,稍微谈一谈我对于一个人生态度的看法。其实每个人的人生态度都不一样,我们从小塑造的性格,或是一件事情带来的契机,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无论是乐观还是悲观,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到底是哪一类人。用谎言安抚自己,说到底什么都不是罢了。正如二元论最终会滑向唯心主义一样,模糊的认识只会带来对先前的人生的忏悔。
所以,我觉得一个客观的认识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必要条件。我对自己的认识的话,感觉还是处于一个比较悲观的状态(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所以我经常会去思考这个社会、思考身边的人。
其实还有很多想要写的东西,但是感觉说出来就少了一点味道。总之,我觉得这本小说是比较适合逐字逐句地阅读研磨的。反复阅读是对这本小说的最大尊重,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