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Makefile编写 三 伪目标的作用

    本节我们讨论一个Makefile中的一个重要的特殊目标:伪目标。 

      伪目标是这样一个目标:它不代表一个真正的文件名,在执行make时可以指定这个目标来执行其所在规则定义的命令,有时我们也可以将一个伪目标称为标签。使用伪目标有两点原因:

      1. 避免在我们的Makefile中定义的只执行命令的的目标(此目标的目的为了执行执行一系列命令,而不需要创建这个目标)和工作目录下的实际文件出现名字冲突。

      2. 提高执行make时的效率,特别是对于一个大型的工程来说,编译的效率也许你同样关心。以下就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分析讨论: 

    1. 如果我们需要书写这样一个规则:规则所定义的命令不是去创建目标文件,而是使用make指定具体的目标来执一些特定的命令。像下边那样: 

    clean: 
        rm *.o temp 

    规则中“rm”不是创建文件“clean”的命令,只是删除当前目录下的所有.o文件和temp文件。在工作目录下不存在“clean”这个文件时,我们输入“make clean”后,“rm *.o temp”总会被执行。这是我们的初衷。 

      当前工作目录下存在文件“clean”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在我们输入“make clean”时。规则没有依赖文件,所以目标被认为是最新的而不去执行规则作定义的命令,命令“rm”将不会被执行。这并不是我们的初衷。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目标“clean”明确的声明为伪目标。将一个目标声明为伪目标需要将它作为特殊目标.PHONY”的依赖。如下: 

    .PHONY : clean 

    这样目标“clean”就是一个伪目标,无论当前目录下是否存在“clean”这个文件。我们输入“make clean”之后。“rm”命令都会被执行。而且,当一个目标被声明为伪目标后,make在执行此规则时不会试图去查找隐含规则来创建这个目标。这样也提高了make的执行效率,同时我们也不用担心由于目标和文件名重名而使我们的期望失败。在书写伪目标规则时,首先需要声明目标是一个伪目标,之后才是伪目标的规则定义。目标“clean”书写格式应该如下: 

    .PHONY: clean 
    
    clean: 
        rm *.o temp 

    2. 伪目标的另外一使用场合在make的并行和递归执行过程中。此情况下一般存在一个变量,其定义为所有需要make的子目录。对多个目录进行make的实现方式可以在一个规则中可以使用shell的循环来完成。如下: 

    SUBDIRS = foo bar baz 
    
    subdirs: 
        for dir in $(SUBDIRS); do  
        $(MAKE) -C $$dir;  
        done 

      但这种实现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当子目录执行make出现错误时,make不会退出。就是说,在对某一个目录执行make失败以后,会继续对其他的目录进行make。在最终执行失败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根据错误的提示定位出具体是是那个目录下的Makefile出现错误。这给问题定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命令行部分加入错误的监测,在命令执行错误后make退出。不幸的是,如果在执行make时使用了“-k”选项,此方式将失效。

      2.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使用这种shell的循环方式时,没有用到make对目录的并行处理功能,因为规则的命令是一条完整的shell命令,不能被并行的执行。 

    我们可以通过伪目标方式来克服以上实现方式所存在的两个问题。 

    SUBDIRS = foo bar baz 
    
    .PHONY: subdirs $(SUBDIRS) 
    
    subdirs: $(SUBDIRS) 
    
    $(SUBDIRS): 
        $(MAKE) -C $@ 
    
    foo: baz 

    上边的实现中使用了一个没有命令行的规则“foo: baz”,用来限制子目录的make顺序。此规则的含义时在处理“foo”目录之前,需要等待“baz”目录处理完成。在书写一个并行执行make的Makefile时,目录的处理顺序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般情况下,一个伪目标不作为一个另外一个目标文件的依赖。这是因为当一个目标文件的依赖包含伪目标时,每一次在执行这个规则时伪目标所定义的命令都会被执行(因为它是规则的依赖,重建规则目标文件时需要首先重建它的依赖)。当伪目标没有作为任何目标(此目标是一个可被创建或者已存在的文件)的依赖时,我们只能通过make的命令行选项明确指定这个伪目标,来执行它所定义的命令。例如我们的“make clean”。 

    Makefile中,伪目标可以有自己的依赖。在一个目录下如果需要创建多个可执行程序,我们可以将所有程序的重建规则在一个Makefile中描述。因为Makefile中第一个目标是“终极目标”,约定的做法是使用一个称为“all”的伪目标来作为终极目标,它的依赖文件就是那些需要创建的程序。下边就是一个例子: 

    #sample Makefile 
    
    all : prog1 prog2 prog3 
    
    .PHONY : all 
    
    prog1 : prog1.o utils.o 
        cc -o prog1 prog1.o utils.o 
    
    prog2 : prog2.o 
        cc -o prog2 prog2.o 
    
    prog3 : prog3.o sort.o utils.o 
        cc -o prog3 prog3.o sort.o utils.o 

    执行make时,目标“all”被作为终极目标。为了完成对它的更新,make会创建(不存在)或者重建(已存在)目标“all”的所有依赖文件(prog1、prog2和prog3)。当需要单独更新某一个程序时,我们可以通过make的命令行选项来明确指定需要重建的程序。(例如: “make prog1”)。 当一个伪目标作为另外一个伪目标依赖时,make将其作为另外一个伪目标的子例程来处理(可以这样理解:其作为另外一个伪目标的必须执行的部分,就行C语言中的函数调用一样)。下边的例子就是这种用法: 

    .PHONY: cleanall cleanobj cleandiff 
    
    cleanall : cleanobj cleandiff 
    
    rm program 
    
    cleanobj : 
        rm *.o 
    
    cleandiff : 
        rm *.diff 

    “cleanobj”和“cleandiff”这两个伪目标有点像“子程序”的意思(执行目标“clearall时会触发它们所定义的命令被执行”)。我们可以输入“make cleanall”和“make cleanobj”和“make cleandiff”命令来达到清除不同种类文件的目的。例子首先通过特殊目标“.PHONY”声明了多个伪目标,它们之间使用空各分割,之后才是各个伪目标的规则定义。 

    说明: 

    通常在清除文件的伪目标所定义的命令中“rm”使用选项“–f”(--force)来防止在缺少删除文件时出错并退出,使“make clean”过程失败。也可以在“rm”之前加上“-”来防止“rm”错误退出,这种方式时make会提示错误信息但不会退出。为了不看到这些讨厌的信息,需要使用上述的第一种方式。 

    另外make存在一个内嵌隐含变量“RM”,它被定义为:“RM = rm –f”。因此在书写“clean”规则的命令行时可以使用变量“$(RM)”来代替“rm”,这样可以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是我们推荐的用法。

  • 相关阅读:
    合并排序二
    合并排序
    理解Windows消息循环机制
    直接插入排序
    关于typedef的用法总结
    迭代器的抽象
    C++基础--malloc和new的区别
    C++基础--sizeof和strlen的区别
    C++ VS编译问题--LINK : fatal error LNK1123: 转换到 COFF 期间失败: 文件无效或损坏
    SSL--Windows下生成OpenSSL自签证书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angzhaowei/p/43690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