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交换排序 —— 冒泡排序 + 改进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通过无序区相邻两个元素之间进行比较和位置交换,达到排序的目的。

    插入排序是设定序列的 1 到 n-1 元素为无序区,初始有序区就只有 0 这个元素,然后将无序区中的元素和有序区中的元素逐个进行比较插入。从而是不断扩大有序区的范围。减少无序区的范围直至排序完成。

    而冒泡排序则视整个序列均为无序区。即从 0 到 n-1 这些元素都位于无序区。直接对其中的元素进行比较,根据相邻元素大小比较的结果和想要的最终排序结果,对相邻元素的位置进行调整。

    如:想要从小到大的排序结果,那么就对相邻元素进行比较, a b c

    if a>b:

      交换 a b的位置,然后比较a c 大小

    else:

      保持a b 位置不变,比较b c 的大小。

    代码如下:

    def bubbleSort( A, n):
        for i in range(n-1,0,-1):  # 整个序列均为无序区,初始参与排序的是 n 个元素
            for j in range(i):  # 遍历本趟内的相邻元素,移动到最右边。
                if A[j]>A[j+1]:
                    A[j],A[j+1]=A[j+1],A[j]
        return A
    
    B  = [41,14,22,45,43,76,29,27,38]
    print(bubbleSort(B,len(B)))
    View Code

    冒泡排序-改进

    如图,随着排序的进行,会发现,在最后三次的时候就已经排好序了,最后三次的排序有点多余。所以可以设置一个表示,如果某一趟没有进行交换,说明所有排序都已经完成了就退出循环,停止排序。

    代码如下:

    def bubbleSort( A, n):
        for i in range(n-1,0,-1):  
            exchange = False  # 设置一个标志
            print(A)
            for j in range(i):  # 遍历本趟内的相邻元素,移动到最右边。
                if A[j]>A[j+1]:
                    A[j],A[j+1]=A[j+1],A[j]
                    exchange = True  #只要有本趟内元素位置有更改,那么就改变标记的状态。
            if exchange == False:  #如果exhange ==False 可以推断出,上层的for循环没有改变元素位置,那么意味着排序已经完成了。可以停止循环了。
                return A
    B  = [4,1,5,2,6,3]
    print(bubbleSort(B,len(B)))
  • 相关阅读:
    圆圈中最后剩下的数字
    扑克牌的顺子
    n个骰子的点数
    翻转单词顺序和左旋转字符串
    和为s的两个数字 和为s的连续正数序列
    LINUX学习(1)
    社交分享(facebook分享、twitter分享、link分享、google分享)
    获得HttpWebResponse请求的详细错误内容
    获得用户IP、城市、国家等信息的api接口
    win10彻底关闭自动更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jizhazha/p/612131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