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存储:原理、实践与生态
序1
序2
序3
序4
序5
序6
1 软件定义存储之介绍
1.1 什么是软件定义
1.2 什么是软件定义存储
1.2.1 VMware眼里的SDS
1.2.2 EMC眼里的SDS
1.2.3 IBM眼里的SDS
1.2.4 华为眼里的SDS
1.2.5 Gartner眼里的SDS
1.2.6 IDC眼里的SDS
1.2.7 SNIA眼里的SDS
1.2.8 本书对SDS的定义
1.3 为什么出现软件定义存储
1.3.1 背景
1.3.2 数据迅猛增长
1.3.3 硬盘的发展异常缓慢
1.3.4 深刻改变存储架构的新技术
1.4 本章小结
2 软件定义存储之发展
2.1 SDS之抽象篇
2.2 SDS之池化篇
2.2.1 SNIA对存储虚拟化的解释
2.2.2 SNIA之存储标准化建议:SMI-S
2.2.3 存储虚拟化实例剖析
2.2.4 存储标准化之互操作性
2.3 SDS之自动化篇
2.3.1 DCOS-OpenStack Cinder
2.3.2 Hypervisor-VMware
2.4 本章小结
3 软件定义存储之分类
3.1 Server SAN
3.2 HCI
3.3 SDS的分类
3.3.1 IDC对SDS的分类
3.3.2 VMware SDS的分类
3.3.3 EMC SDS的分类
3.4 本书对SDS的分类
3.4.1 控制平面
3.4.2 数据平面
3.5 本章小结
4 软件定义存储之未来
4.1 第三方机构对SDS市场的预测
4.1.1 Gartner
4.1.2 IDC
4.1.3 Wikibon
4.1.4 Marketsandmarkets
4.1.5 总结
4.2 SDS未来发展的预测和解释
4.2.1 谁会在未来SDS名列前茅
4.2.2 存储、服务器、云计算厂商的并购将加速
4.2.3 未来SDS可能的发展
4.2.4 与SDS相关的技术
5 VMware SPBM和Virtual Volumes
5.1 存储策略出现的历史回顾
5.2 VMware SPBM
5.3 Virtual Volumes
5.3.1 什么是Virtual Volumes
5.3.2 Virtual Volumes的优势
5.3.3 Virtual Volumes的组成部分
5.4 Virtual Volumes各家阵列之实现
5.4.1 DELL EqualLogic
5.4.2 IBM XIV
5.4.3 华为OceanStor 5000系列(v3)
5.4.4 EMC VNXe
5.4.5 HP 3PAR
5.4.6 NimbleStorage
5.5 如何动手实验VVol
5.6 本章小结
6 OpenStack Cinder
6.1 Cinder前世今生
6.1.1 OpenStack的由来
6.1.2 IaaS云计算的能力
6.1.3 OpenStack的发展
6.1.4 Cinder能做什么
6.1.5 Cinder支持的存储产品
6.1.6 Cinder提供的功能
6.1.7 Cinder的诞生
6.1.8 Cinder的生命力
6.1.9 Cinder、Swift、Ceph的区别
6.2 Cinder初体验
6.2.1 创建Volume操作
6.2.2 挂载Volume
6.2.3 扩展Volume大小
6.2.4 创建Snapshot
6.3 Cinder全景
6.3.1 Cinder的核心概念
6.3.2 Cinder的核心架构
6.3.3 创建Volume的流程
6.3.4 挂载Volume的流程
6.3.5 Cinder和Nova之间的调用
6.3.6 Cinder服务如何扩展
6.3.7 Cinder如何对接后端存储
6.3.8 Cinder的Volume Type
6.3.9 Cinder的QoS设置
6.3.10 如何添加新的Driver
6.4 存储厂商与Cinder
6.4.1 国外存储厂商
6.4.2 国内存储厂商
6.5 Cinder的部署
6.5.1 Cinder服务的高可用
6.5.2 Cinder与商业存储对接
6.5.3 Cinder的自动化部署
6.6 Cinder的未来
6.7 本章小结
7 EMC ViPR
7.1 ViPR Controller简介
7.1.1 ViPR Controller介绍
7.1.2 ViPR Controller历史
7.2 ViPR Controller深入剖析
7.2.1 架构剖析
7.2.2 技术原理
7.2.3 功能特性
7.2.4 技术现状与未来
7.3 应用场景
7.3.1 存储自动化
7.3.2 存储即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先智数据Federator SDS
8.1 Federator SDS简介
8.1.1 先智数据公司介绍
8.1.2 Federator SDS是什么
8.2 Federator SDS深入剖析
8.2.1 架构概述
8.2.2 技术原理
8.2.3 功能特性
8.2.4 技术现状与未来
8.3 应用场景
8.4 案例介绍
8.4.1 台中荣民总医院医疗云一体机
8.4.2 东芝亚太数据中心容灾
8.5 本章小结
9 飞康软件FreeStor
9.1 FreeStor简介
9.2 FreeStor深入剖析
9.2.1 Intelligent Abstraction
9.2.2 FreeStor的拓扑结构
9.2.3 FreeStor的智能分析
9.3 应用场景
9.3.1 FreeStor的异构存储整合
9.3.2 利用FreeStor的缓存技术为存储加速,替换高端阵列
9.3.3 FreeStor的异构容灾
9.4 本章小结
10 VMware VSAN
10.1 VSAN简介
10.1.1 VSAN是什么
10.1.2 VSAN的能力
10.1.3 VSAN的市场
10.2 VSAN深入剖析
10.2.1 架构剖析
10.2.2 技术细节
10.2.3 功能特性
10.2.4 未来技术
10.3 应用场景
10.4 案例介绍
10.4.1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10.4.2 山东新华书店
10.5 本章小结
11 EMC ScaleIO
11.1 ScaleIO简介
11.1.1 ScaleIO介绍
11.1.2 ScaleIO历史
11.2 ScaleIO深入剖析
11.2.1 架构剖析
11.2.2 技术原理
11.2.3 功能特性
11.2.4 技术现状与未来
11.3 应用场景
11.3.1 数据库
11.3.2 服务器虚拟化
11.3.3 虚拟桌面
11.3.4 开发测试
11.4 案例介绍
11.4.1 瑞士电信
11.4.2 国内某运营商
11.5 本章小结
12 Ceph
12.1 Ceph简介
12.1.1 开源生态体系
12.1.2 技术平台
12.1.3 持续创新环境
12.1.4 广泛的用户基础
12.2 Ceph深入剖析
12.2.1 核心组件
12.2.2 统一存储
12.2.3 RADOS数据分布计算
12.2.4 RADOS数据管理
12.2.5 副本和Erasue Code
12.2.6 缓存分层存储
12.2.7 备份与容灾
12.3 未来展望
12.3.1 CephFS与容器
12.3.2 存储引擎
12.3.3 IO栈重构
12.3.4 多站点多活方案
12.4 应用场景
12.4.1 OpenStack与Ceph
12.4.2 对象存储提供
12.5 本章小结
13 HPE StoreVirtual VSA
13.1 HPE StoreVirtual VSA简介
13.1.1 HPE StoreVirtual VSA的历史
13.1.2 市场现状
13.1.3 设计思路
13.2 HPE StoreVirtual VSA深入剖析
13.2.1 架构剖析
13.2.2 功能特性
13.2.3 技术细节
13.2.4 技术现状与未来
13.3 应用场景
13.3.1 独立外置块存储设备
13.3.2 超融合架构系统
13.4 本章小结
14 达沃时代
14.1 达沃存储简介
14.1.1 研制背景
14.1.2 市场现状
14.2 达沃存储深入剖析
14.2.1 架构剖析
14.2.2 技术原理与功能特性
14.2.3 技术现状与未来
14.3 应用场景
14.3.1 硬件基础
14.3.2 部署形式
14.3.3 三种接口
14.3.4 广域存储
14.4 案例介绍
14.4.1 以数据为中心的超融合
14.4.2 统一的分布式存储
14.4.3 集中控制、分布部署的广域存储
14.5 本章小结
15 Lenovo ThinkCloud AIO
15.1 AIO简介
15.1.1 设计思路和原则
15.1.2 AIO产品定义
15.1.3 AIO架构模式
15.1.4 AIO优势分析
15.2 AIO深入剖析
15.2.1 架构剖析
15.2.2 技术原理
15.2.3 功能特性
15.2.4 产品序列
15.2.5 技术现状与未来
15.3 应用场景
15.3.1 企业级应用部署
15.3.2 企业IT云化实现
15.4 案例介绍
15.4.1 某出版社云平台建设
15.4.2 联想集团IT云化建设
15.5 本章小结
16 华云网际FusionStor
16.1 背景
16.2 FusionStor解决方案
16.2.1 主要特点
16.2.2 产品特性
16.2.3 技术参数
16.2.4 架构原理
16.2.5 关键技术原理
16.3 应用场景
16.3.1 云资源池场景
16.3.2 数据库场景(高IOPS、高带宽场景)
16.4 本章小结
17 天玑数据
17.1 天玑数据融合架构简介
17.2 天玑数据PBData数据库云平台深入剖析
17.2.1 架构介绍
17.2.2 功能特性及技术原理
17.3 应用场景
17.3.1 x86架构取代“小型机+高端存储”传统架构
17.3.2 加速传统OLTP/OLAP业务
17.3.3 数据仓库、大数据分析平台和商业智能
17.3.4 OLTP、OLAP业务类型混合负载
17.3.5 异构数据库整合
17.3.6 中小型规模、成长型企业核心业务
17.3.7 数据库容灾系统
17.3.8 MPP型数据库平台部署
17.4 案例介绍
17.4.1 运营商行业典型业务系统解决方案
17.4.2 交通行业ACC系统解决方案
17.4.3 物流行业TOS系统解决方案
17.5 本章小结
18 云和恩墨
18.1 zData数据库存储平台简介
18.1.1 zData的性能
18.1.2 zData的高可用性
18.1.3 zData的扩展性
18.1.4 zData的其他功能
18.2 zData架构解析
18.2.1 存储节点和计算节点
18.2.2 zData存储的分布式
18.3 zData应用场景
18.4 本章小结
19 青云HCI
19.1 青云HCI简介
19.2 青云HCI架构深入剖析
19.3 青云HCI存储部分架构剖析
19.3.1 青云HCI对象存储
19.3.2 青云HCI对象存储架构
19.3.3 青云HCI对象存储的特点
19.3.4 青云HCI对象存储功能介绍
19.4 应用场景
19.5 案例介绍
19.5.1 青云公有云
19.5.2 某大型商业银行总行新一代开发测试云
19.5.3 某大型国有银行IT资源交付平台
19.6 本章小结
20 Zadara云阵
20.1 Zadara VPSA简介
20.1.1 Zadara VPSA是什么
20.1.2 Zadara VPSA的能力
20.1.3 Zadara云阵的市场
20.2 Zadara VPSA深入剖析
20.2.1 架构剖析
20.2.2 技术原理
20.2.3 功能特性
20.2.4 技术现状与未来
20.3 应用场景
20.3.1 企业级数据库
20.3.2 服务器虚拟化
20.3.3 VDI虚拟桌面
20.3.4 公有云/私有云
20.3.5 HPC/科学研究/开发测试
20.3.6 Zadara不适用场景
20.4 云阵存储性能
20.4.1 测试环境
20.4.2 一个VPSA性能测试
20.4.3 四个VPSA性能测试
20.4.4 总结
20.5 案例介绍
20.5.1 国家广电总局VDI案例
20.5.2 三甲医院数字化医疗存储系统
20.6 本章小结
21 SDS的备份
21.1 SDS备份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选择
21.1.1 备份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概念
21.1.2 SDS技术带给备份设计的挑战与机会
21.1.3 SDS备份中常见技术手段简介
21.2 SDS各种备份技术运用实例
21.2.1 备份整体架构设计
21.2.2 备份服务器配置和部署实例
21.2.3 通过Off-Host设计实现数据抽取的实例
21.2.4 与私有云管理平台集成的智能备份实例
21.2.5 SDS备份技术运用小结
21.3 SDS未来备份技术的趋势
21.3.1 备份会逐渐成为数据中心所提供的一个基础功能
21.3.2 备份数据将逐渐发挥更大的业务价值
21.4 本章小结
22 闪存存储与SDS
22.1 闪存存储简介
22.1.1 闪存存储特性
22.1.2 磨损平衡
22.1.3 垃圾回收
22.2 面向企业级应用的闪存存储设计
22.2.1 闪存存储接口技术
22.2.2 企业级PCIe闪存存储架构设计
22.2.3 企业级闪存存储可靠性和稳定性设计
22.3 闪存存储在SDS中的实践
22.3.1 闪存存储在SDS中的使用方式
22.3.2 闪存存储在SDS中的应用实例
22.4 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储以及技术的分析和展望
22.5 本章小结
23 网络与SDS
23.1 InfiniBand技术简介
23.1.1 InfiniBand定义
23.1.2 InfiniBand架构
23.1.3 InfiniBand在行业中应用现状
23.2 高速网络通信协议RDMA
23.2.1 RDMA技术简介
23.2.2 RDMA的技术核心
23.2.3 实现RDMA的几种方式
23.2.4 如何使用RDMA
23.2.5 支持RDMA的存储协议
23.3 高速网络加速软件定义存储
23.3.1 Ceph
23.3.2 VSAN
23.4 本章小结
24 SAS与SDS
24.1 SAS协议和SAS协议的现状
24.2 服务器存储和计算物理解耦合
24.3 Server SAN的数据读写通过SAS网络传输
24.4 数据写入硬盘从软件到硬件
24.5 云计算和软件定义存储
24.6 最后的一些话
25 内存虚拟化与SDS及DELL Fluid Cache
25.1 DELL SDS计划
25.1.1 “演化性”方法
25.1.2 “革命性”方法
25.2 DELL Fluid Cache简介
25.2.1 背景介绍
25.2.2 Fluid Cache简介
25.3 DELL Fluid Cache深入剖析
25.3.1 Fluid Cache的体系结构
25.3.2 Fluid Cache的功能特性
25.4 DELL Fluid Cache的应用场景
25.5 DELL Fluid Cache的未来展望
25.6 本章小结
26 容器与SDS
26.1 容器技术简介
26.1.1 容器技术的发展背景
26.1.2 容器技术应用的现状
26.2 容器技术深入剖析
26.2.1 容器的核心技术
26.2.2 Docker容器管理工具
26.2.3 容器的特性
26.3 容器的应用场景
26.3.1 云原生应用和微服务架构的载体
26.3.2 开发运维一体化
26.3.3 混合云
26.4 容器技术对SDS的影响
26.4.1 容器应用的存储需求
26.4.2 容器的存储架构
26.4.3 Docker的容器卷插件
26.4.4 Kubernetes的数据卷
26.4.5 Flocker
26.4.6 Portworx和Open Storage
26.4.7 光子平台和Virtual SAN
26.5 本章小结
赞誉
思维导图
防止博客图床图片失效,防止图片源站外链:
http://www.processon.com/chart_image/5e5b2e67e4b0c037b6080a24.png)
思维导图在线编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