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 — SnowFlake

    一、概述

    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的有很多种,Twitter 的 SnowFlake 就是其中经典的一种。

    SnowFlake 算法生成 ID 的结果是一个 64bit 大小的整数,它的结构如下图:

    • 1 位,不用。二进制中最高位为 1 的都是负数,但是我们生成的 id 一般都使用整数,所以这个最高位固定是 0。
    • 41 位,用来记录时间戳(毫秒)。41 位可以表示 2^41 个数字;如果只用来表示正整数(计算机中正数包含 0),可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 至 2^41−1,也就是说 41 位可以表示 2^41 个毫秒的值,转化成单位年则是 2^41 / (1000 * 60 * 60 * 24 * 365) = 69年。
    • 10 位,用来记录工作机器 id,可以部署在 2^10 = 1024个节点,包括 5 位 datacenterId 和 5 位 workerId ;5 位(bit)可以表示的最大正整数是2^5-1 = 31,即可以用 0、1、2、3、....31 这 32 个数字,来表示不同的 datecenterId 或 workerId。
    • 12 位,序列号,用来记录同毫秒内产生的不同 id。12位(bit)可以表示的最大正整数是 2^12-1 =4095,即可以用 0、1、2、3、....4095 这 4096 个数字,来表示同一机器同一时间截(毫秒)内产生的 4096 个ID序号。

    由于在 Java 中 64 bit 的整数是 Long 类型,所以在 Java 中 SnowFlake 算法生成的 ID 就是 Long 来存储的。

    SnowFlake 可以保证:

    • 所有生成的 ID 按时间趋势递增;
    • 整个分布式系统内不会产生重复id(因为有 datacenterId 和 workerId 来做区分);

    二、SnowFlake 算法的 JAVA 实现

    public class SnowFlake {
    
        /**
         * 起始的时间戳
         */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START_STMP = 1480166465631L;
    
        /**
         * 每一部分占用的位数
         */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SEQUENCE_BIT = 12; //序列号占用的位数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MACHINE_BIT = 5;   //机器标识占用的位数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DATACENTER_BIT = 5;//数据中心占用的位数
    
        /**
         * 每一部分的最大值
         */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MAX_DATACENTER_NUM = ~(-1L << DATACENTER_BIT);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MAX_MACHINE_NUM = ~(-1L << MACHINE_BIT);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MAX_SEQUENCE = ~(-1L << SEQUENCE_BIT);
    
        /**
         * 每一部分向左的位移
         */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MACHINE_LEFT = SEQUENCE_BIT;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DATACENTER_LEFT = SEQUENCE_BIT + MACHINE_BIT;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TIMESTMP_LEFT = DATACENTER_LEFT + DATACENTER_BIT;
    
        private long datacenterId;  //数据中心
        private long machineId;     //机器标识
        private long sequence = 0L; //序列号
        private long lastStmp = -1L;//上一次时间戳
    
        public SnowFlake(long datacenterId, long machineId) {
            if (datacenterId > MAX_DATACENTER_NUM || datacenter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datacenterId can't be greater than MAX_DATACENTER_NUM or less than 0");
            }
            if (machineId > MAX_MACHINE_NUM || machine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machineId can't be greater than MAX_MACHINE_NUM or less than 0");
            }
            this.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
            this.machineId = machineId;
        }
    
        /**
         * 产生下一个ID
         *
         * @return
         */
        public synchronized long nextId() {
            long currStmp = getNewstmp();
            if (currStmp < lastStmp)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lock moved backwards.  Refusing to generate id");
            }
    
            if (currStmp == lastStmp) {
                //相同毫秒内,序列号自增
                sequence = (sequence + 1) & MAX_SEQUENCE;
                //同一毫秒的序列数已经达到最大
                if (sequence == 0L) {
                    currStmp = getNextMill();
                }
            } else {
                //不同毫秒内,序列号置为0
                sequence = 0L;
            }
    
            lastStmp = currStmp;
    
            return (currStmp - START_STMP) << TIMESTMP_LEFT //时间戳部分
                    | datacenterId << DATACENTER_LEFT       //数据中心部分
                    | machineId << MACHINE_LEFT             //机器标识部分
                    | sequence;                             //序列号部分
        }
    
        private long getNextMill() {
            long mill = getNewstmp();
            while (mill <= lastStmp) {
                mill = getNewstmp();
            }
            return mill;
        }
    
        private long getNewstmp()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nowFlake snowFlake = new SnowFlake(2, 3);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System.out.println(snowFlake.nextId());
            }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
    

    三、SnowFlake 算法的生产实践

    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知道 SnowFlake 算法能产生全局唯一 ID 主要是通过 5 位 datacenterId 和 5 位 workerId 来做区分,而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将机器 ID(hostid)来当成 datacenterId,将机器上运行的实例ID(pid)来当成 workerId。

    如今的分布式部署都在强调无状态化,那么给每台机器绑定一个 hostid 显然不太现实,假设又是在容器化环境下,没有固定的 IP,并且容器实例每次重新启动后的唯一 ID 还不一致。综上,基于机器 ID 的思路不可行。所以经常的做法是,利用 ZK/Redis/DB 等作为一个全局的 datacenterId/workerId 发号器,由发号器来分配唯一的 datacenterId/workerId 。(可以参考百度分布式唯一 ID 生成器 UidGenerator)

    四、SnowFlake 算法的问题思考

    1. 时间回拨问题

    由于机器的时间是动态的调整的,有可能会出现时间跑到之前几毫秒,如果这个时候获取到了这种时间,则会出现数据重复。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历史时间”。在进程启动后,我们会将当前时间(实际处理采用了延迟10ms启动),作为该业务这台机器进程的时间戳中的起始时间字段,后续的自增是在序列号自增到最大值时,时间戳增 1,而序列号重新归为 0。

    2. 机器 id 分配及回收

    目前机器 id 需要每台机器不一样,这样的方式分配需要有方案进行处理,同时也要考虑,如果该机器宕机了,对应的 datacenterId/workerId 分配后的回收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每个实例启动,扩容,直接从 ZK/Redis/DB 等发号器取一个 id 作为 datacenterId/workerId,下线不销毁;并且维护一个活动节点队列,在地址空间耗尽的时候,指针指回队列头部,当分配的 id 存在于活动节点队列则跳过取下一个可用空间,达到复用原地址空间的目的。

  • 相关阅读:
    系统的讲解
    系统的讲解
    前端笔记之Vue(七)Vue-router&axios&Vue插件&Mock.js&cookie|session&加密
    前端笔记之Vue(六)分页排序|酷表单实战&Vue-cli
    前端笔记之Vue(五)TodoList实战&拆分store&跨域&练习代理跨域
    EggJs快速入门
    前端笔记之Vue(四)UI组件库&Vuex&虚拟服务器初识
    前端笔记之Vue(三)生命周期&CSS预处理&全局组件&自定义指令
    前端笔记之Vue(二)组件&案例&props&计算属性
    前端笔记之Vue(一)初识SPA和Vue&webpack配置和vue安装&指令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mcui/p/1430262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