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通过此文章理解了接口,觉得非常实用,借来一用
c#为什么要使用接口?通俗的讲,就是为了降低耦合度。给大家看一个我见过的很搞笑的例子。看看下面的程序:一个学校里边,有两种人:学生、老师。他们都要吃饭和睡觉。
public interface I人 2
{ 3
void 吃饭(); 4
void 睡觉(); 5
} 6
public class 学生:I人 7
{ 8
public void 吃饭() 9
{ //去食堂吃饭 } 10
public void 睡觉() 11
{ //回寝室睡觉 } 12
//其他特有方法,比如泡妞、打游戏 13
} 14
public class 老师:I人 15
{ 16
public void 吃饭() 17
{ //回家吃饭 } 18
public void 睡觉() 19
{ //回家睡觉 } 20
//其它特有方法,比如为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历史使命努力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事情 21
} 22
public class 学校 23
{ 24
public void 开饭(I人 ren) 25
{ ren.吃饭(); } 26
public void 放学(I人 ren) 27
{ ren.睡觉(); } 28
} 29

这里就用到了里氏代换原则,"开饭()"和"放学()"的参数都是人,那么这个地方如果换成学生和老师肯定也可以。
I人 某学生 = new 学生(); 2
某学生.开饭(); 3
某学生.放学(); 这样执行的结果就是学生回寝室吃饭。
I人 某老师 = new 老师(); 2
某老师.开饭(); 3
某老师.放学(); 这样执行的结果就是老师回家吃饭。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我在开饭的时候完全可以直接调用“学生.吃饭();”、“老师.吃饭();”。接着看,有一天,学校里来了第三种人,家长。 家长既不是去寝室睡觉也不是回家睡觉,而是旅馆睡觉,既不是去食堂吃饭也不是回家吃饭,而是去下馆子。 这个时候学校这个系统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原来没有定义"I人"这个接口那就麻烦啦,所有用到人的地方代码都要改。 现在不一样了,我可以直接定义一个类:家长,这个类实现人这个接口就可以了。 好,看代码:
public class 家长:I人 2
{ 3
public void 吃饭() 4
{ //下馆子 } 5
public void 睡觉() 6
{ //去旅馆睡觉 } 7
//其它特有方法,比如会见老师,晓之以钱,动之以利等等,不一而足 8
} 在调用的时候不需要修改任何代码,还和原来一样:
I人 某家长=new 家长();
某家长.开饭();
某家长.放学();
轻松搞定家长的食宿问题! 这样一来学校来再多的客人都没关系啊,绝对可以应付自如,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可扩展性!不知道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能够明白接口的作用。如果你还不明白,那么你把人这个接口去掉,自己写一个学校开饭和放学的类,然后再加一个家长这个新新人类进去,看看你的代码是什么样子的,再想一下在人口这么多的中国,万一哪天你的学校里来了成千上万个新新人类你该怎么办!
先声明一下,这个案例可不是我想出来的~~
然后我们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用别人的东西要实现接口呢?很直接的一个原因是这样一来,编程的复杂度就可能会大大降低了,不是么?
来源:http://bbs.esrichina-bj.cn/ESRI/viewthread.php?tid=31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