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MySQL中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设置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在提交事务时,InnoDB不会立即触发将缓存日志写到磁盘文件的操作,而是每秒触发一次缓存日志回写磁盘操作,并调用操作系统fsync刷新IO缓存。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在每个事务提交时,InnoDB立即将缓存中的redo日志回写到日志文件,并调用操作系统fsync刷新IO缓存。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2,在每个事务提交时,InnoDB立即将缓存中的redo日志回写到日志文件,但并不马上调用fsync来刷新IO缓存,而是每秒只做一次磁盘IO缓存刷新操作。

    默认值1是为了保证完整的ACID。当然,你可以将这个配置项设置为1以外的值来换取更高的性能,但是在系统崩溃的时候,你将会丢失1秒的数据。设置为0的话,mySQLd进程崩溃的时候,就会丢失最后1秒的事务。设置为2的话,只有在操作系统崩溃或者断电的时候才会丢失最后1秒的数据。InnoDB在做恢复的时候会忽略这个值。

    刷写其实是两个操作,刷(flush)和写(write),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系统调用)是很重要的。在大多数的操作系统中,把Innodb的log buffer(内存)写入日志(调用系统调用write),只是简单的把数据移到操作系统缓存中,操作系统缓存同样指的是内存。并没有实际的持久化数据。

    所以,通常设置为0和2的时候,在崩溃或断电的时候会丢失最后一秒的数据,因为这个时候数据只是存在于操作系统缓存。之所以说“通常”,可能会有丢失不只1秒的数据的情况,比如说执行flush操作的时候阻塞了。

    设为1当然是最安全的,但性能也是最差的(相对其他两个参数而言,但不是不能接受)。如果对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求不高,完全可以设为2,如果只要求性能,例如高并发写的日志服务器,设置为0来获得更高性能。

  • 相关阅读:
    文章截断显示方法
    mysql数据库基础知识和认识
    js 返回上一页和刷新以及页面跳转
    编译原理根据项目集规范族构造LR(0)分析表
    编译原理LR(0)项目集规范族的构造详解
    编译原理复习
    FIRST集合、FOLLOW集合及LL(1)文法求法
    UML时序图
    UML活动图(二)
    UML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pfss/p/1077295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