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OpenCV中轮廓处理简介

    一、OpenCV中的轮廓
            在OpenCV中,将 Canny 等边缘检测算法根据像素间的差异检测出轮廓边界的像素,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分析,称之为轮廓。比如对于这副图片:
    图像的上半部分是一张白色背景上的测试图像,包含了一系列标记 A E的区域。寻找到的轮廓被标记为 cX 或 hX, 其中c 代表 “轮廓(contour)”,h 代表 “孔(hole)”(也可以理解为内轮廓)。
    同样,左图是原始图片,右图是寻找到的轮廓,它也采用了类似的标注方法。

    二、函数调用细节
    寻找轮廓的主要函数是 cv::findContours(),它的主要定义为:
    void cv::findContours(
      cv::InputOutputArray    image,               // 输入图像,特别需要注意是二值图像     
      cv::OutputArrayOfArrays contours,        //输出结果
      cv::OutputArray         hierarchy,              // 层级结果
      int                     mode,                             //定义轮廓是如何提取
      int                     method,                          // 定义轮廓的寻找方法  
      cv::Point           offset = cv::Point()     // Offset every point
    );
    其中参数定义:
    参数一:输入图像,8位单通道;
    参数二:“an array of arrays”,一般采用“ an STL vector of STL vectors”,找到的轮廓、函数调用后的运算结果保存在这里;
    参数三:hierarchy(层次,等级),可选输出向量。包含图像的拓扑信息。每个轮廓对应4元组,分别对应后一个轮廓、前一个轮廓、父轮廓和内嵌轮廓。
    参数四:flag 轮廓检索模式
    参数五:flag 轮廓近似方法
    其中,对于参数二它主要是以vector<cv::point>的形式保存寻找到的轮廓结果;
    对于参数三一般表示为cv::Vec4i 型的元素,并且进一步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定义:

    Index

    Meaning

    0

    同级的下一条轮廓

    1

    同级的前一条轮廓

    2

    下级的第一个子节点

    3

    上级的父节点

    通过这幅图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层次关系:


    其对应的轮廓的相互关系为:


    0  [ 7-11-1]
    1  [-1-120]
    2  [-1-131]
    3  [-1-142]
    4  [-1-153]
    5  [ 6-1-14]
    6  [-15-14]
    7  [ 80-1-1]
    8  [-17-1-1]

    对于参数四,轮廓检索模式:
    对于参数五,轮廓近似方法:

          cv::CHAIN_APPROX_NONE

    将轮廓编码中的所有点转换为点。 这一操作将会产生大量的点,每个点都将成为前一个点的8个邻点之一, 不会减少返回的点数,

           cv::CHAIN_APPROX_SIMPLE

    压缩水平、垂直、斜的部分,只保留最后一个点。 在许多特殊情况下,这一操作将大大减少返回的点数。 极端例子是,对于一个沿着x-y x-y 轴方向的矩形(任意大小), 只会返回4个点。

           cv::CHAIN_APPROX_TC89_L1 or cv::CHAIN_APPROX_TC89_KCOS

    使用Teh-Chin 链逼近算法中的一个。

    三、重要函数
    轮廓处理中经常遇到的任务是计算一些轮廓变化的概括特性这可能包括长度或其他一些反应轮廓整体大小的量度,包括以下函数:
    cv::arcLength() 得到轮廓的长度
    double  cv::arcLength(
      cv::InputArray  points,      // Array or vector of 2-dimensional points
      bool            closed       // If true, assume link from last to first vertex
    );

    第一个参数代表是轮廓,其形式可以是任何常见的轮廓表示方法(如标准模板库的点向量,或二通道数组)。 

    第二个参数closed表示该轮廓是否是闭合的。 假如轮廓是闭合的,则参数points中的最后一个点到第一个的距离也算入总弧长中。

    cv::minAreaRect()活动轮廓的最小外接矩形
    cv::RotatedRect cv::minAreaRect( // Return rectangle bounding the points
      cv::InputArray  points,        // Array or vector of 2-dimensional points
    );
    其返回的是一个RotatedRect 结构。

    cv::minEnclosingCircle()获得最小包围圆
    void  cv::minEnclosingCircle(
       cv::InputArray points,        // Array or vector of 2-dimensional points
       cv::Point2f&   center,        // Result location of circle center
       float&         radius         // Result radius of circle
    );
    center radius 参数是需要获得的结果。

    cv::convexHull()获得轮廓的凸包
    void cv::convexHull(
      cv::InputArray  points,               // Array or vector of 2-d points
      cv::OutputArray hull,                 // Array of points or integer indices
      bool            clockwise    = false, // true='output points will be clockwise'
      bool            returnPoints = true   // true='points in hull', else indices
    );

    pointPolygonTest 检测点是否落在多边形内
    double cv::pointPolygonTest(   // Return distance to boundary (or just side)
      cv::InputArray contour,      // Array or vector of 2-dimensional points
      cv::Point2f    pt,           // Test point
      bool           measureDist   // true 'return distance', else {0,+1,-1} only
    );
    当参数measureDist设为真,函数将返回该点距离最近的轮廓边缘的距离。若点在轮廓内,距离为0;若点在轮廓外,距离将是大于0的整数
    基于pointPolygonTest,我们能够实现寻找已知轮廓最大内接圆”,具体来说,就是找到这样的结果:

    细节可以参考:https://github.com/opencv/opencv/pull/12206,这个实现已经被OpenCV收录。
    四、快速连通区域分析

    与轮廓分析紧密相关的另一种方法是连通区域分析.  采用阈值化等方法分割一张图像后,我们可以采用连通区域分析来有效地对返回图像逐张分离和处理。在以前,常用的方法是是先调用 cv::findContours() 函数(传入cv::RETR_CCOMP 标志),随后在得到的连通区域上循环调用 cv::drawContours() 

    比如,我在GOCVHelper中这样进行了实现
        //寻找最大的轮廓
        VP FindBigestContour(Mat src){    
            int imax = 0//代表最大轮廓的序号
            int imaxcontour = -1//代表最大轮廓的大小
            std::vector<std::vector<Point>>contours;    
            findContours(src,contours,CV_RETR_LIST,CV_CHAIN_APPROX_SIMPLE);
            for (int i=0;i<contours.size();i++){
                int itmp =  contourArea(contours[i]);//这里采用的是轮廓大小
                if (imaxcontour < itmp ){
                    imax = i;
                    imaxcontour = itmp;
                }
            }
            return contours[imax];
        }
        //寻找并绘制出彩色联通区域
        vector<VP> connection2(Mat src,Mat& draw){    
            draw = Mat::zeros(src.rows,src.cols,CV_8UC3);
            vector<VP>contours;    
            findContours(src.clone(),contours,CV_RETR_LIST,CV_CHAIN_APPROX_SIMPLE);
            //由于给大的区域着色会覆盖小的区域,所以首先进行排序操作
            //冒泡排序,由小到大排序
            VP vptmp;
            for(int i=1;i<contours.size();i++){
                for(int j=contours.size()-1;j>=i;j--){
                    if (contourArea(contours[j]) < contourArea(contours[j-1]))
                    {
                        vptmp = contours[j-1];
                        contours[j-1= contours[j];
                        contours[j] = vptmp;
                    }
                }
            }
       }
    从OpenCV3开始实现专门函数 cv::connectedComponents() 和函数 cv::connectedComponentsWithStats()寻找
    int  cv::connectedComponents (
        cv::InputArrayn image,                // input 8-bit single-channel (binary)
        cv::OutputArray labels,               // output label map
        int             connectivity = 8,     // 4- or 8-connected components
        int             ltype        = CV_32S // Output label type (CV_32S or CV_16U)
        );
    int  cv::connectedComponentsWithStats (
        cv::InputArrayn image,                // input 8-bit single-channel (binary)
        cv::OutputArray labels,               // output label map
        cv::OutputArray stats,  // Nx5 matrix (CV_32S) of statistics:[x0, y0, width0, height0, area0;... ; x(N-1), y(N-1), width(N-1),height(N-1), area(N-1)]
        cv::OutputArray centroids,            // Nx2 CV_64F matrix of centroids:[ cx0, cy0; ... ; cx(N-1), cy(N-1)]
        int             connectivity = 8,     // 4- or 8-connected components
        int             ltype        = CV_32S // Output label type (CV_32S or CV_16U)
        );
    由于connectedComponentsWithStatsconnectedComponents的增强版,所以我们主要介绍connectedComponentsWithStats。
    参数二、labels用来保存寻找到的“联通区域”,以0-N用来表示当前像素属于该张图片的第几个轮廓;
    这张动图是label的结果,可以看到有数值的区域表示的就是“第几个轮廓”
    参数三、stats用来保存“联通区域”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5XN的表格,可以直接使用ImageWtach打开。
    分别对应各个轮廓的x,y,width,height和area。注意0的区域标识的是background,所以出现了(0,0)。
    参数四、centroids对应的是轮廓的重点


    五、矩

    5.1什么是矩(moment)
     
    数学定义:实函数相对于值c的n阶矩为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到,它就是一个加了权重的积分,而权重是(x-c)n,其中n是阶数(n阶矩),如果把它想成一个平面直角系中,c是x轴上的一点,(x-c)n是个x点相对于c点值的n次方。以下是个积分的图示,只要想象一下,它的每个小方块再乘上权重:(xi-c)^n即可得到矩。
     
    轮廓处理中用到的矩,是它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以上公式是一元的情况,扩展到图片所在的二元,想象我们有一个图像矩阵,经过了寻找边缘,转换轮廓之后,矩阵中每个值点f(x,y)的值或为0(不是轮廓点),或为1(是轮廓点),当f(x,y)为0时,该积分项也为0,可以不计算,因此,对我们有意义的只有f(x,y)=1的n个点,即轮廓点。在后面公式中记为I(x,y),x,y为其在图中的坐标,c点扩展到二元,可以视为轮廓的中心点,我们求得的所谓n阶中心矩,就如上述公式所示,积分的权重是轮廓上各点相对于中心位置c的n次方。
    此时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统计规律,比如:轮廓边界长度(零阶矩),x/y方向上的均值(即质心,由一阶矩求得),方差(由二阶中心矩求得),形状特性(Hu矩)
     
    5.2. 常用的矩
     
    1) 空间矩(spatial moment)
    i. 用途
    最简单地轮廓比较,只能用于对比位置,大小,角度完全一致的轮廓。一般来说轮廓矩代表了一条轮廓、一幅图像、一组点集的某些高级特征。

    ii. 公式
     


    在上式中,mp,q代表对象中所有像素的总和,其中每个像素x, y的像素值都乘以因子 xpyqm00时,这个因子等于1。因此若图像为二值图(如,所有像素都等于0或者1),则 m00代表图像上所有值非零的区域。 当处理轮廓时,结果是轮廓的长度。

    mpq表示图像的(p+q)阶矩,一般计算所有3阶的矩(p+q<=3)。其中 I(x,y) 是象素点 (x, y) 的值,一般是1,n是轮廓上点的个数,p和q分别是x维度和y维度上的矩,即m00,m10,m01…m03。
    零阶矩m00是轮廓上点的简单累加,即轮廓上有多少个点 。
    一阶矩m10,m01分别是x和y方向上的累加


    2) 中心矩(central moment)
     
    i. 用途
    xavg和yavg由一阶矩和零阶矩的比值算出(见公式),它是重心坐标,中心矩即是根据x,y与重心的相对位置求取的矩,它使得结果与图像相对于x,y轴的位置无关(与平移无关)。
    ii. 公式
     
    m10m01分别除以 m00,能得到整个对象的平均x值和y值。

    中心矩常用μp, q标注,定义如下

    其中:


     
    3) 归一化的中心矩
     
    i. 用途
    使用m00的幂对中心矩归一化,使得结果与图像大小无关
    ii. 公式
     
     

     
    4) Hu不变矩
     
    i. 用途
    Hu矩是归一化中心矩的线性组合,它对于缩放,旋转,镜像映射具有不变性。
    ii. 公式
     
     
    最后,我想补充一下我认为适合轮廓分析的场合:

    感谢阅读至此,希望有所帮助。






  • 相关阅读:
    个人:我的2011生活看板
    个人管理:公司做的稻盛阿米巴培训笔记
    使用TOGAF来做业务架构 价值驱动产品开发
    30天敏捷结果(21)正面失败,吸取教训,改善结果
    2010年12月blog汇总:敏捷个人
    30天敏捷结果(25):固定时间,灵活范围
    101与金根回顾敏捷个人:(11)执行力
    团队管理:设计团队的一周
    云:构建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与平台
    读书笔记:千万别学英语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sxyhelu/p/1322815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