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crum看板的思考

         最近一直在看《金矿》,一本讲精益的图书,里面讲到了各种看板和流程梳理的事情,看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想到Scrum的一些流程,其中的很多知识给与我更多的思考。

    精益里面的流程,是以看板为基础进行拉动前面的生产,同时控制前面的生产节拍和节奏,保证了在制品的减少,从而减少了在制库存,也减少了成本。那么如果把这个思想放到Scrum里面的话,那又会是怎么样呢?

        以前,在实施Scrum研发的时候,流程类似于这样的

       图片1

           这样做的一个后果就是前面的成果物不停的产生,导致中间积压的任务特别多,一般都是压在测试的地方,导致研发了大量的成果,但是等待测试的成果很多,也就是未完成的任务特别多,这些大量积压的任务,导致测试压力很大的同时,也导致了整个在制品的成本很高,同时某一时间内,完成的成果物又很少。

           如果我们更换一个思维进行拉动生产的话,会不会使情况好一些呢?

        图片2

         由后面的完成能力来决定前面的生产,也就是后面完成了几个,就拉动前面几个的生产,这样的整个研发的节拍就比较固定和可预测了。同时可以根据后面的完成产能来决定前面的的研发人员个数,如果因为时间压力等原因,需要加快进度,那么就需要从后面的完成进行调整,也就是人员的动态调配,研发人员进行测试或者调入测试人员等等,保证整体流程的节拍和控制质量。

        拉动生产的时候,可以控制一下各个环节的质量,如果前面的质量不能达标的时候,是否可以进行退回?是否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这些还有待检验。

  • 相关阅读:
    svn cleanup failed–previous operation has not finished 解决方法
    开源SNS社区系统推荐
    从网络获取图片本地保存
    MS SQL Server 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KeepAlive
    Configure Git in debian
    sqlserver query time
    RPi Text to Speech (Speech Synthesis)
    SQL Joins with C# LINQ
    search or reseed identity columns in sqlserver 2008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aka/p/256348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