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申论 立意列大纲

    作者:一片仙鱼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957544/answer/5212073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最重要也最首要工作:立意列大纲

    阅卷人会首先看你的文章结构,也就是总论点和下面2-3个分论点,所以总论点不能用一句话表述清楚的小伙伴要单独练习哦。

    我们可以看看评分标准,立意深刻和立意明确的界限并不清楚,可能只有阅卷人才能清晰判断什么是深刻吧,所以我认为能够有明确的观点就够了。

    立意,其实就是找出总论点,有时我很烦去练申论,因为要写很多字,尤其是大作文,后来我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可以在不想写作文时只写大纲。

    比如我练的2016山东A卷(因为我的国考试卷借给同学看了,所以只有省考卷子了。)

    可以就这样只写包括标题、总论点和分论点的大纲,其实大纲列出来之后,再把开头写出来,剩下的就好填充了。

    在这里给个小技巧。发卷子后首先看大作文让写什么,心里揣着这个主题,然后还是先做小题。

    1. 确定总论点。

    2018国考的“有与无”尤其抽象变态,为了保证考场不慌神,还是要有套路地去应对。接下来的步骤这样理解,如果第一点无法确定总论点再通过第二点确定,还不行就通过第三点。

    1.看题干。你会很容易看到题干中的几个关键词,找出它们间的关系,或者用简短的话语概括出来,那就是总论点啦。

    2.回到题干中句子所在的材料。一定要重视这句话的前后语句,因为这是帮助你理解这个抽象变态句的最佳解释。

    3.概括每则材料想表达的意思。有时大作文题干给的句子实在太抽象太朦胧,这时就可以概括所有材料的大意,这并不是大工程,其实有时候好几则材料说的都是一个主题。

    比如2015山东C类卷大作文是“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让你根据理解写作文。

    回到句子所在的材料也不好理解,但是你在看前面材料时,大体概括下大意就能发现,所有材料的观点还是希望年轻人去奋斗,这时总论点就出来了。

    小技巧又来啦!因为做完前面小题所有材料也就看完了,所以你可以在做小题对应的材料时就把大意标在旁边,用几个词语就行,别浪费时间。

    比如2017年山东申论A卷我做的标记。

    二、确定分论点

    我认为分论点2-3个就行,因为4个分论点可能每段太短显得论证不全面。2个分论点的话前面开头可以写两段,3个分论点开头可以写一段,保证总共5-6个自然段就行。分论点我是每段9行左右。

    (一)确定分论点

    六个字:看小题+找材料。其实所有总分论点都在材料里,我记得我裸考时候大作文完全是脱离材料想写啥写啥,最后只得了四十几分。

    小题有两种可能。1.小题其实就是大作文分论点之一;2.小题是分论点的论据之一

    比如2017国考申论(地市级以下)大作文是“向水学习”,而你会发现前面第三题第四题都可以作为论据,通过水对于城市治理的作用去往公务员工作上去扯。

    而2016国考申论(省级以上)大作文是“不学礼,无以立”,前面的第二题也可以作为反面论据,说明教育层面只重视技术不重视素养、礼的教育。

    而大部分时候,还是要看材料找分论点,所以!你还是要概括每则材料的意思哦!再说一遍,可以做小题时就下意识概括一下。

    如果材料按照不同维度、不同主体,比如说xxx在个人、企业、社会方面的意义/对策,三个分论点就出来了;又或者xxx在经济、文化、生态、政府治理方面的意义/对策,分论点又出来了。

    比如2017年山东C类大作文是写“互联网下的连接”,你通过大致概括能发现,可以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三个方面展开,所以一定要基于材料

    当然,这样可能很浅显,因为我申论分数中等所以可能不会出彩哈哈。

    这里建议大家列大纲时就要把分论点用规范的话语写出来,比如这样。

    (二)展开论证

    有小伙伴说文章无法展开,其实就是论点的论证不知道如何去写。其实很简单,我都是用的“例证法+理证法”

    例证法就是举例子,在这里再次拿出评分标准,内容充实就是材料内外都要有论据,也就是材料内的例子要精炼成一句话写进作文,但是材料之外也应该有对应主题的例子,这样阅卷人才能觉得你读透了材料但是又旁征博引,我认为有小伙伴想拔高但不知道怎么让作文出彩有亮点,可以借鉴下这个方法。

    材料内的例子其实也就是“看小题+找材料”,还是上面说的那一套,小题很可能可以拿出来作为论据之一,而材料中的例子通过一句话凝练出来也可以写进大作文里,这里建议偶尔用个排比句把例子串联起来,会显得有文采一些哈哈。

    理证法也很简单,就是“只有XXX,才能XXX”,或者“如果没有XXX,就会导致XXX”。也可以拿名人名言、古语、政策话语去套。

    材料外的例子我自己有看半月谈整理,都是精简一句话可以直接抄进作文里,还有一些古语啊、政策啊都可以事先准备好反复使用的,有机会给大家分享如何分类整理哈。

  • 相关阅读:
    各种骚操作线段树
    CCPC qinhuangdao
    ACM ICPC 2017 Warmup Contest 3
    ACM ICPC 2017 Warmup Contest 2[菜鸡选手的成长]
    树状数组总结篇
    XDOJ 1152: 数据库查询
    POJ 1511Invitation Cards
    React非受控组件
    React 组件优化之函数防抖节流---使用 debounce +throttle 函数
    React脚手架工程化项目里ServiceWorker.js文件作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akaisgood/p/1019906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