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零拷贝Zero-Copy(NIO)

    介绍

         Java 的zero copy多在网络应用程序中使用。Java的libaries在linux和unix中支持zero copy,关键的api是java.nio.channel.FileChannel的transferTo(),transferFrom()方法。我们可以用这两个方法来把bytes直接从调用它的channel传输到另一个writable byte channel,中间不会使data经过应用程序,以便提高数据转移的效率。

        许多web应用都会向用户提供大量的静态内容,这意味着有很多data从硬盘读出之后,会原封不动的通过socket传输给用户。这种操作看起来可能不会怎么消耗CPU,但是实际上它是低效的:kernal把数据从disk读出来,然后把它传输给user级的application,然后application再次把同样的内容再传回给处于kernal级的socket。这种场景下,application实际上只是作为一种低效的中间介质,用来把disk file的data传给socket。

        data每次穿过user-kernel boundary,都会被copy,这会消耗cpu,并且占用RAM的带宽。幸运的是,你可以用一种叫做Zero-Copy的技术来去掉这些无谓的 copy。应用程序用zero copy来请求kernel直接把disk的data传输给socket,而不是通过应用程序传输。Zero copy大大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并且减少了kernel和user模式的上下文切换

        使用kernel buffer做中介(而不是直接把data传到user buffer中)看起来比较低效(多了一次copy)。然而实际上kernel buffer是用来提高性能的。在进行读操作的时候,kernel buffer起到了预读cache的作用。当写请求的data size比kernel buffer的size小的时候,这能够显著的提升性能。在进行写操作时,kernel buffer的存在可以使得写请求完全异步。

          悲剧的是,当请求的data size远大于kernel buffer size的时候,这个方法本身变成了性能的瓶颈。因为data需要在disk,kernel buffer,user buffer之间拷贝很多次(每次写满整个buffer)。

        而Zero copy正是通过消除这些多余的data copy来提升性能。

     

    传统的数据复制方式及涉及到的上下文切换:

          通过网络把一个文件传输给另一个程序,在OS的内部,这个copy操作要经历四次user mode和kernel mode之间的上下文切换,甚至连数据都被拷贝了四次,如下图:

        具体步骤如下:

    1. read() 调用导致一次从user mode到kernel mode的上下文切换。在内部调用了sys_read() 来从文件中读取data。第一次copy由DMA (direct memory access)完成,将文件内容从disk读出,存储在kernel的buffer中。
    2. 然后请求的数据被copy到user buffer中,此时read()成功返回。调用的返回触发了第二次context switch: 从kernel到user。至此,数据存储在user的buffer中。
    3. send() Socket call 带来了第三次context switch,这次是从user mode到kernel mode。同时,也发生了第三次copy:把data放到了kernel adress space中。当然,这次的kernel buffer和第一步的buffer是不同的buffer。
    4. 最终 send() system call 返回了,同时也造成了第四次context switch。同时第四次copy发生,DMA egine将data从kernel buffer拷贝到protocol engine中。第四次copy是独立而且异步的。

            Traditional data copying approach

            Traditional context switches


    数据转移(data transfer): zero copy方式及涉及的上下文转换

            在linux 2.4及以上版本的内核中(如linux 6或centos 6以上的版本),开发者修改了socket buffer descriptor,使网卡支持 gather operation,通过kernel进一步减少数据的拷贝操作。这个方法不仅减少了context switch,还消除了和CPU有关的数据拷贝。user层面的使用方法没有变,但是内部原理却发生了变化:

    1. transferTo()方法使得文件内容被copy到了kernel buffer,这一动作由DMA engine完成。
    2. 没有data被copy到socket buffer。取而代之的是socket buffer被追加了一些descriptor的信息,包括data的位置和长度。然后DMA engine直接把data从kernel buffer传输到protocol engine,这样就消除了唯一的一次需要占用CPU的拷贝操作。

            Data copies when transferTo() and gather operations are used

                Context switching when using transferTo()

     

  • 相关阅读:
    SimpleXML简单使用
    制作RSS供应源
    DOM方式操作XML
    Referer与图片防盗链
    PAT
    Margarite and the best present
    Petya and Origami
    Margarite and the best present
    Petya and Origami
    A/B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aleidoscope/p/981788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