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一个外行谈行业应用的营销问题


    我是外行,没做过营销,我只是接触过产品生产相关的打杂事项。

    行业应用,有特别清晰的客户,不过并不意味着有清晰的需求,如果你跟着走,累死你也未必跟得上,回头还给你扣顶帽子说是没有及时响应需求,而有的需求是合理能实现的,有的需求实在是很难啃。

    看到很多的产品后来都随着用户的需求一点点一点点的沉沦下去,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用户的抱怨不见得减少,顶多也就是看着你没功劳有苦劳的面子上少说两句。

    产品和产品之间也沦落到拼功能数量,拼关系,说好听点叫做拼服务,7X24小时伺候。难听点就是卖地摊货,价廉物美,跟着人屁股后面叫卖,人还懒得搭理。

    为什么会这样?我以为,营销最核心的是你能否给你的客户带来价值。

    所以才有人写过那篇著名的稿子:

    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服务:贪婪、色欲、虚荣、窥视、懒惰。

    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是的确这是给客户带来了价值,满足了心理和生理需求。

    我这里说的价值更简单,毕竟是企业客户,就是简单的效益。

    按照我的白日梦思维,应该这么做行业应用的产品和营销。

    营销的定位决定了好卖不,地摊货拼关系拼价格拼功能,真心难搞,还得走稍微高端一点的路线,不拼这些东西,咱拼理念。

    企业的发展,大体是粗放式转向精细化。有个老外说过,不量化就叫做没掌握。

    我的想法是:

    首先梳理好整个企业各个角色工作流程,第一个产品的主要目标是资料的搜集,将最主要环节的相关数据搜集完整准确;

    然后做数据挖掘,量化每个角色的各个环节的时间,推出第二个版本,优化工作流程,简化环节,缩短流程时间,提高效率;

    再对优化流程后的环节数据进行分析,用数据指导生产,提高效益。

    如果你的产品能帮助回答诸如以下的问题,那么产品的价值自然就体现了:

    企业的不同型号产品销售时间分布,地域分布,使用人群分布,销售人员分布,增速和降速分布,不同工作流程条件下的增速等等等等。

    有了数据做基础,有了理念做指引,这样不断演化的产品才能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

    绕回来说,发现这样的产品如果有能力的话其实最好是企业自己做。软件公司最好别做贴身服务,做公用模块给企业二次开发好了。

  • 相关阅读:
    jsp转向
    什么是 XDoclet?
    tomcat中的几点配置说明
    mysql5问题
    POJ 3734 Blocks
    POJ 2409 Let it Bead
    HDU 1171 Big Event in HDU
    POJ 3046 Ant Counting
    HDU 2082 找单词
    POJ 1286 Necklace of Bead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eanuyaoo/p/328563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