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VC++中的头文件包含问题


    在一些大的工程中,可能会包含几十个基础类,免不了之间会互相引用(不满足继承关系,而是组合关系)。也就是需要互相声明。好了,这时候会带来一些混乱。如果处理得不好,会搞得一团糟,根据我的经验,简单谈谈自已的处理办法:


    编码时,我们一般会尽量避免include头文件,而是采用声明 class XXX。但有时候还是必须用Include头文件,那么,两者的划分在于什么呢?


    应该是很明确的,但书上好像都少有提及。


    首先:
    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用声明取代头文件包含:对了,是为了避免无必要的重编译(在头文件发生变更时)。工程较大,低速机,或基础类经常变更(不合理的设计吧),编译速度还是会在意的,另外,更为重要的是,采用声明可降低代码(class)之间的藕合度,这也是面向对象设计的一大原则。


    二:一般原则:
    a. 头文件中尽量少include, 如果可以简单申明 class clsOld; 解决,那最好。减少没有必要的include;
    b. 实现文件中也要尽量少include,不要include没有用到的头文件。 


    三:那什么时候可以只是简单声明class clsOld呢?
    简单的说:不需要知道clsOld的内存布局的用法都可以(静态成员除外),也就是讲如果是指针或引用方式的都行。
    比如:
       clsOld * m_pOld;    //指针占4个字节长
       clsOld & test(clsOld * pOld) {return *pOld};
      一切OK。


    四:什么时候不能简单声明class clsOld,必须include呢?
    不满足三的情况下:
     比如:
             clsOld m_Objold;  //不知道占据大小,必须要通过它的具体声明来计算
    原因很简单,想想你要计算sizeof(classNew),但连clsOld的size都不知道,编译器显然会无能为力。


    特殊情况:
              int test() { return clsOld::m_sInt;}
        静态成员调用,想来应该是不需要知道内存布局的,但因为需要知道m_sInt是属于clsOld命名空间的,如果只声明class xxx显然是不足以说明的,所以必须包含头文件。


    综上所述,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如果有共同相关依赖(必须include)的类,比如 A,B都依赖D 可以放在一起,然后直接 Include "d" 类的使用者只需关心与本类暴露出的相关类型,内部用到的类型不用去管(不用自已去include d)。这样给出的class,调用者才更好用(不用去看代码查找,是不是还需要包含其它头文件)。


    2:如果A类依赖D B类不依赖D,可以把它们分开两个头文件。各自Include。这样可避免当D发生变化时,避免不必要重编译。


    3:类中尽量采用指针或引用方式调用其它类,这样就可以只声明class xxx了。并且这也符合资源最优利用,更利于使用多态。




    -------------------------------
    既然使用了包含文件,为什么还要在class CMainFrame前添加"class CViewerView;"等代码?如果用包含文件代替它,行不行? 很多Visual C++书籍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理解上述代码,我们很可能为无法通过编译而大伤脑筋。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基于这样的一些事实:在我们用标准C/C++设计程序时,有一个原则即两个代码文件不能相互包含,而且多次包含还会造成重复定义的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Visual C++使用#pragma once来通知编译器在生成时只包含(打开)一次,也就是说,在第一次#include之后,编译器重新生成时不会再对这些包含文件进行包含(打开)和读取,因此我们看到在用向导创建的所有类的头文件中有#pragma once语句就不会觉得奇怪了。然而正是由于这个语句而造成了在第二次#include后编译器无法正确识别所引用的类。因此,我们在相互包含时还需要加入类似class CViewerView这样的语句来通知编译器这个类是一个实际的调用
     

  • 相关阅读:
    CentOS查看CPU信息、位数、多核信息
    Linux常用命令大全
    chmod命令详细用法
    tar命令的详细解释
    yum和rpm命令详解
    LeetCode 241. Different Ways to Add Parentheses
    LeetCode 139. Word Break
    LeetCode 201. Bitwise AND of Numbers Range
    LeetCode 486. Predict the Winner
    LeetCode 17. Letter Combinations of a Phone Numb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eanuyaoo/p/332300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