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联想Y7000安装ubuntu1804.6双系统和显卡驱动(一)

    1安装系统ubuntu1804.5

    说明:

    没有遇到默认显卡不支持驱动导致无法进取桌面问题

    没有遇到wifi无法使用需要修改配置文件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ubuntu1604.6遇到过。

    1-0 WIN10压缩空间给ubuntu1804腾空间

    为Ubuntu预留硬盘空间
    在桌面 计算机 右键-管理-磁盘管理,

    找到空间最大的一个盘,右键-压缩卷,输入你想为Ubuntu留出的硬盘空间大小(视需求而定,一般用途>50GB就比较充足了,具体以咨询相关领域的前辈),然后分出的空间(比如50GB)会变为黑色 未使用(参考win10硬盘怎么分区请注意,安装Ubuntu只需压缩卷,分出未使用,不需要新建分区)。


    关闭Win10快速启动
    Win10快速启动的功能加快了系统开机速度,但可能造成开机时,不会出现进入BIOS选项,所以可以预先关闭快速启动(参考Win10关闭快速启动功能的详细操作)。

    禁用快速启动(可选)

        • 按住Win + X(请记住这个万能的组合),选择“电源选项”,依次执行:

          "选择电源按钮的功能"


          "更改当前不可用的设置"


          取消选择"启用快速启动(推荐)"

        注: “快速启动”是Windows 8时代引进的新特性,建议关闭该特性的原因是,“快速启动”会影响Grub开机引导过程,可能出现无法载入Ubuntu的状况,最后选择“保存修改”。

      1. 大部分机器默认是关闭Secure Boot的,如果不放心,直接重启进Boot,简单粗暴:

        • Boot>Security>Secure Boot


          确保Secure Boot是Disabled

        注:同样的,“安全启动”也是Windows 8时代为了防范RootKit病毒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但也阻止了Windows和其他操作系统的双启动,因此在载入Ubuntu镜像之前,务必确保“安全启动”已禁用。

    1-1 制作U盘系统

    下载Ubuntu系统镜像
    前往Ubuntu中国官网 https://cn.ubuntu.com/download ,下载对应镜像。一般下载带有LTS的最新版本即可,LTS表示Long-term Support,可以简单理解为“稳定版”并会获得长期更新支持。

    这里我安装的是ubuntu18.04.5

    • 进入UltraISO,打开文件:

      打开镜像文件
    • 启动>写入硬盘映像:

      写入硬盘映像
    • 按默认值写入:

      写入硬盘映像
    • 完成写入:

      完成硬盘映像写入

    1-2安装系统

    https://regulus.cc/2019/10/05/Windows10+Ubuntu18.04%E5%8F%8C%E7%B3%BB%E7%BB%9F%E7%AE%80%E5%8D%95%E5%AE%89%E8%A3%85%E6%8C%87%E5%8C%97/

    插入U盘,重启,出现“按Delete或F2键进入BIOS设置”类似字眼时按对应按键,进入BIOS准备开始安装系统

    选中从U盘启动项启动,需要选择UEFI开头的U盘启动项

    然后这里直接选Install Ubuntu(当然也可以选Try without installing,先试用,试用过程中可以点击桌面的Install快捷方式安装)。

    接下来选择语言,个人推荐安装过程断开网络,然后选择“正常安装”,并取消勾选“安装Ubuntu时下载更新”(有网络连接时安装过程最后一步会下载一些更新包,如果网络环境不好,会拖慢安装进度,可以待系统安装完成后再更新)

    在“安装类型”,这里先选择“其它选项”,至于第一个共存的选项,我们下文再讨论。

    然后我们就来到了分区页面,在分区页面,选择标记为“空闲”的分区[2],点击‘+’加号,创建分区。

    在网上的很多比较老的教程,多会写创建/、/boot、/usr、/home、Swap等分区,这里按照最简原则以及之前的安装习惯,只创建/boot以及根目录/两个分区,格式都为ext4,下文会对分区以及更简安装做出讨论。其中,/boot分区最好分空间1GB甚至2GB以上,因为/boot分区也用来存放系统内核,一个版本的内核大约几十到百MB不等,在内核更新时,系统会保留2-3个旧版本的内核,这样以前的教程说只分200MB就完全不够了。

    剩下全部分给根目录/,而不再需要再Swap分区。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在最下面“安装启动引导器的设备”选为/boot分区对应的设备(此处为/dev/sda5),此步骤会将Ubuntu的grub2引导程序安装到/boot分区,而不会默认覆盖Windows的引导,也就达成了我们“两系统互不影响”的目的。

    接下来,就按提示确定-下一步-选定时区等待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安装最后一步需要设置姓名、密码等,这里密码需要设置,但请不要设置过长过复杂的密码,在之后的使用中,会经常在终端需要输入密码以获取管理员权限,看有的同学就在那不断的输入自己长长的密码(还容易输错)

    安装完成后会重启,但会发现,此时默认重启的系统还是Windows,那如何进入Ubuntu呢?
    此时在电脑启动时还是需要进入BIOS设置,找到启动项相关设置,这里就可以看到Windows和Ubuntu的启动项是独立存在的,选择Ubuntu启动即可。

    然后就可以正常进入grub引导程序,引导启动系统啦~
    一般正常的话,grub会自动发现电脑中安装的Windows系统,所以在日常使用中也可以用grub来选择引导来启动Windows。

    如何删除Ubuntu

    直接进入Windows系统,和之前给Ubuntu预留空间时一样(桌面 计算机 右键-管理-磁盘管理),然后删除Ubuntu对应的分区即可,因为之前的安装过程中,Windows的引导得以保留,所以此时完全不影响原来的Windows系统的使用。

    但删除分区之后,可能在BIOS会残留Ubuntu启动项,这是因为Ubuntu的引导信息也会写在隐藏的Windows的EFI分区中,一般来说,只要将Windows启动项选为第一顺位,残留的Ubuntu启动项不管也无妨。但如果强迫症一些,一定要删除Ubuntu启动项,可以参考此篇教程

    Ubuntu双系统安装完之后要做的事

    双系统时间问题

    安装完双系统,从Ubuntu切换到Windows,或者反过来,会发现系统时间不对了,总会差8个小时,这是因为,Windows会把本地时区(UTC+8)的时间直接写在BIOS存储中,而Ubuntu会将格林尼治时间(UTC+0)存在BIOS中,然后Ubuntu会根据时区设置,算出本地时间显示出来,所以系统切换会导致进入到新系统时时间会发生错误。在16.04之后,Ubuntu的系统时间是交由timedatectl来管理,在终端输入 timedatectl,可以看到,UTC=No,我们输入timedatectl set-local-rtc 1 --adjust-system-clock,改变UTC设置,并同步调整系统时间即可。

    参考:解决windows10和ubuntu16.04双系统下时间不对的问题

    文件夹名称的问题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语言一般都选为中文(这里也推荐小白选择系统语言为中文,如果想深zi入zhao学ma习fan,请无视,其实等熟悉了Ubuntu的各项设置之后,语言再设置为英语也不迟,真的只是为了方便),这时系统的下载、桌面等文件夹也为中文,一般使用时无所谓,但未来使用终端需要在各文件夹cd 切换,这时输入中文的文件夹名就哭了。

    此时我们可以在菜单栏最右侧点击下拉三角-系统设置,找到语言设置,设置其为英文,然后注销登录,重新进入系统,会跳出提示询问是否更改文件夹名为英文名称,我们选择“更新名称/Update Names”。
    然后重新在系统设置中将语言改回中文,注销重新登录,依然会弹出弹窗询问是否将文件夹名改回中文,我们勾选“不要再询问”,然后选择“保留旧名称”即可

    在开机F2进入bois中,设置ubuntu为第一个启动项,不需要下面的设置。

    EasyBCD引导Ubuntu
    进入EasyBCD,选择“添加新条目”,选择Linux/BSD操作系统,在“驱动器”栏目选择接近200M的Linux分区:


    EasyBCD设置


    完成条目添加后,重启电脑,会发现Windows10和Ubuntu的双系统已经完成安装,祝玩得开心!


    添加之后的条目

    Windows引导的开机画面

  • 相关阅读:
    2、requests练习
    1、接口基础
    9、异常和文件
    宝马5系图片分类下载自动创建文件夹并保存
    opencv操作视频python
    利用协程框架,无界面浏览器爬取上海高院开庭数据
    协程框架
    多线程抓取邮箱
    selenium操作下拉选和网页提示框
    selenium相关导入By、Keys、WebDriverWait、ActionChains,显示等待与隐式等待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ekeoutlook/p/1422769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