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主分区与拓展分区加起来不能超过4个,而且拓展分区最多一个且不能放入数据文件及不能格式化,拓展分区唯一作用就是包含逻辑分区,逻辑分区可以放入数据和格式化。这种限制不是Linux限制,而是硬盘本身的限制。
分区过程就是将大硬盘分成小硬盘,此时小硬盘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先格式化。
格式化(高级格式化)又称逻辑格式化,主要目的是写入文件系统(如FAT16、FAT32、NTFS、EXT2、EXT3、EXT4等)。比如默认的文件系统EXT4在格式化的时候,需要将硬盘分成一个个等大小的数据块,大小为4KB。
Linux一切皆为文件,包括硬件,这一点与windows不一样,下面介绍一些Linux的主要硬件文件名及存放路径。
硬件 | 设备文件名 |
IDE硬盘 | /dev/hd[a-d] |
SCSI/SATA/USB硬盘 | /dev/sd[a-p] |
光驱 | /dev/cdrom或/dev/sr0 |
软盘 | /dev/fd[0-1] |
打印机(25针) | /dev/lp[0-2] |
打印机(USB) | /dev/usb/lp[0-15] |
鼠标 | /dev/mouse |
总结:
分区:将大硬盘分为小的逻辑分区
格式化:写入文件系统
分区设备文件名:给每个分区定义设备文件名
挂载:给每个分区分配挂载点
注意:根分区“/”以下的子分区可以单独使用硬盘
在虚拟机安装中swap的大小为内存的两倍但超过2G没有意义。(因为swap分区,可以理解为虚拟内存,不是真正的内存)
/boot路径是为了让Linux系统可以顺利运行,里面最好不要放数据,大小200M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