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拆分超长的表达式

    关键思想

    把你超长的表达式,拆分成更容易理解的小模块;使其不成为读者阅读上的“减速带”

    1 “解释型”变量 

    拆分表达式最简单的方法是引入一个额外的变量,让它来表达一个小一点的子表达式。

    这个额外变量有时候被称作“解释”变量,因为它可以帮助解释子表达式的含义。

    来个判断用户名称的例子

    BAD

                string userInput = "kimmy:1989/4/11:male";
                
                if (userInput.Split(':').FirstOrDefault().Trim() == "kimmy")
                {
                    Console.WriteLine("是kimmy");
                }

    GOOD  引入“解释”变量

                string userInput = "kimmy:1989/4/11:male";
                string userName = userInput.Split(':').FirstOrDefault().Trim();
    
                if (userName == "kimmy")
                {
                    Console.WriteLine("是kimmy");
                }

    此处,我们使用userName,来解释该行对userInput进行一系列操作的目的。

    在if判断的时候,我们清晰的明白:判断的对象,是用户输入的用户名。

    2 “总结型”变量

    你可以一眼看出作用的代码块,不需要引入额外的“解释型”变量,但是把它装入一个“总结型”变量仍然有用。

    使用“总结型”变量的目的是:用一个短很多的名字来代替一大块代码 来更加直接地向读者传递编码意图。

    来个权限判断的例子

    BAD

                int userRights = 7;
                int editRights = 1;
    
                //如果用户有编辑的权限
                if ((userRights & editRights) == editRights)
                {
                    
                }
    
                //如果用户没有编辑权限,文档是只读的
                if ((userRights & editRights) != editRights)
                {
    
                }

    GOOD 引入“总结型”变量

                int userRights = 7;
                int editRights = 1;
    
                bool isUserHasEditRights = (userRights & editRights) == editRights;
    
                //如果用户有编辑的权限
                if (isUserHasEditRights)
                {
                    
                }
    
                //如果用户没有编辑权限,文档是只读的
                if (isUserHasEditRights==false)
                {
    
                }

    3 善用“摩根定理”  简化逻辑判断

    如果你学过“电路”或者“逻辑课”,就记得有个叫“摩根定理”,把它应用于布尔表达式,可以得出两个等价的写法。

    • not (a or b or c)      <=>  (not a) and (not b) and (not c)
    • not (a and b and c)  <=>  (not a) or (not b) or (not c)

    如果记不住这个写法,一个口诀就是(分别取反,转换与或)

    比如判断文件是否可以操作

    BAD 最外层还有反转,易读性差

                if ((isFileExist && !isFileProtected)==false)
                //文件无法写入

    GOOD 简化了外层反转的逻辑

    现在我们就用"摩根定理",去掉外面的逻辑反转;    谨记口诀(分别取反,转换与或)

    是不是看起来代码的逻辑简单多了:如果文件不存在,或者文件存在保护,则无法写入。

                if (!isFileExist || isFileProtected)
                //文件无法写入

    4:警惕被滥用的短路逻辑

    在javascript里,短路逻辑用来初始化参数很方便,比如

     function showUserName(userName) {
                //如果没指定用户名称,则默认使用游客
                userName = userName || "游客";
                alert(userName);
            }

    使用短路逻辑很方便,但是有时可能被滥用,以实现复杂逻辑

    比如 我们要检查是否找到了桶

    assert(!(bucket = FindBucket())

    现在需求变更了,还要检查桶有没有被占用,另外接手的程序员见缝插针,写了个短路逻辑进去

     assert((!(bucket = FindBucket())) || !bucket.isOccupied());

    尽管它只用一行代码就实现了两个检查的点,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个代码的意思--得不偿失。

    改进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分成两个语句:

    //确保找到篮子
    assert(!bucket = FindBucket());
    //确保篮子没被占用
    assert(!bucket.isOccupied());

    5 拆分巨大的语句

    还记得DRY原则吗?(don‘t repeat yourself)

    把重复使用的变量提取成公用变量(不是全局变量,生命周期只局限在函数内。滥用全局变量会导致可读性变差)。

    把重复使用的代码块提取成公用方法。

    c/c++里面还可以使用“宏”来替你做重复的事情。

  • 相关阅读:
    数组子数组求最大值1
    乐游 游戏论坛开发第二阶段
    软件开发第一天
    团队开发
    解决libpython2.6.so.1.0: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linux卸载Python3
    在Linux上安装Python3.7.1
    Pytest高级进阶之Fixture
    发现使用id定位元操作不了
    报错:Original error: Could not proxy command to remote server. Original error: Error: read ECONNRESE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immy/p/369560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