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档
https://blog.csdn.net/u011412586/article/details/10009761
前言
对于信号需要跨时钟域处理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确保数据能稳定的传送到采样时钟域。
普通的cdc处理方法需要关注时钟域速度的异同,即分慢时钟域到快时钟域、快时钟域到慢时钟域、相位关系等问题,会让人瞬间爆炸。
那么,是否有一种相对稳定,又无需关注传送时钟域和接收时钟域两者时钟速度、相位关系的数据传递方式呢?
这里仿真验证握手结绳法,自己想的,不知道跟结绳法是不是一致的。。。。。。
思考方式为:要绝对的保证数据被接收,自然是握手应答机制。
流程
首先考虑亚稳态说明:对于异步信号的采集,不可避免的会有亚稳态,但亚稳态的恢复时间一般为1个时钟或者两个时钟,同样其不会是0、1的中间值,而是一个开发者无法确定的定值,同时你的时钟频率越高,亚稳态发生的概率就越大。
网上感觉都说的不明就里,对于简单的使用多级触发器,然后使用最高的2bit进行边沿检测,目测是不行的。
可以理解为仿真中的x值,但数字电路的本质上是有值的,要么0,要么1。
所以如果是检测一个信号的上升沿,即使采到亚稳态,那就分两种情况:
(1)边沿比较陡峭,时钟只采到1次亚稳态,那么边沿寄存器的值就可能为:00、01。检测到00,下一次就会采到01。如果是检测到01,就是想要的沿。
(2)边沿一点都不陡峭,导致时钟采到两次甚至更多次的亚问题,那这就没得玩了。因为你不知道当前是00 11011,这就可能导致你的后续逻辑完蛋了。
当然这里第二种情况不予考虑,FPGA内部不太可能出现这么糟糕的上升沿,除非你的时钟过快,在时钟沿到来前,亚稳态还没有恢复过来。
极端的处理方式是(本质上是滤波):用更多位的寄存器,比如8bit,当检测到为8'b0000_1111,那就是上升沿啦,虽然这阔以绝对可靠的检测到边沿,但检测出沿的所用的时间更长,同时需要保证前级信号的高低电平长度,否则就被滤波了。。。。。。
所以,信号的边沿陡峭性是很重要的,专业术语叫做:上升时间、下降时间。
言归正传,那么握手结绳法是咋样的操作呢?
如下图所示:有点复杂
如图所示,则操作流程为:上述方法应该是支持多bit数据跨时钟域的,这里的多bit说的是FPGA内部数据,pulse_clk1表示发送数据使能,clk1检测到使能则拉高pulse_delay_clk1开始结绳。在clk2中,检测到clk1中的结绳信号的上升沿则产生pulse_clk2,clk2检测到pulse_clk2则启动clk2中的结绳pulse_delay_clk2,在clk1中检测到clk2中的结绳信号为高则解掉clk1的结绳。在clk2中检测到clk1的结绳拉低,则解绳clk2中的结绳信号pulse_delay_clk2,完成传输。
待传送数据在clk2的结绳上升沿被采样。
busy信号为clk1中的信号,在clk1的发送数据使能到来则拉高,在pulse_delay_clk2的下降沿则拉低。
可以看到,这种方式只适合少量的慢速的数据传输。
源代码
`timescale 1ns/1ps module cdc_test ( input i_clk1 , input i_clk2 , // input i_rst_n , input i_en_clk1 , input [15:0] i_data_clk1 , output o_busy_clk1 , output o_valid_clk2 , output [15:0] o_data_clk2 ); ////clk1 ////clk1的发送使能边沿检测 reg [1:0] r_en_clk1_edge = 2'b00; always @(posedge i_clk1) begin r_en_clk1_edge <= {r_en_clk1_edge[0],i_en_clk1}; end reg r_en_clk2 = 1'b0;////clk2的使能边沿检测 reg [1:0] r_en_clk2_edge = 2'b00; always @(posedge i_clk1) begin r_en_clk2_edge <= {r_en_clk2_edge[0],r_en_clk2}; end reg r_en_expand = 1'b0; ////clk1的使能延长 always @(posedge i_clk1) begin if (r_en_clk1_edge == 2'b01) r_en_expand <= 1'b1; else if (r_en_clk2_edge == 2'b01) r_en_expand <= 1'b0; end reg r_busy_clk1 = 1'b0; ////传输忙碌指示,忙碌的时候clk1的数据不可发生改变 always @(posedge i_clk1) begin if (r_en_clk1_edge == 2'b01) r_busy_clk1 <= 1'b1; else if (r_en_clk2_edge == 2'b10) r_busy_clk1 <= 1'b0; end ////clk2 reg [1:0] r_en_expand_edge = 2'b00; ////clk1的扩展后的使能边沿检测 always @(posedge i_clk2) begin r_en_expand_edge <= {r_en_expand_edge[0],r_en_expand}; end always @(posedge i_clk2) ////clk2中的使能 begin if (r_en_expand_edge == 2'b01) r_en_clk2 <= 1'b1; else if (r_en_expand_edge == 2'b10) r_en_clk2 <= 1'b0; end reg r_valid_clk2 = 1'b0; always @(posedge i_clk2) begin if (r_en_expand_edge == 2'b01) ////上升沿表示数据有效 r_valid_clk2 <= 1'b1; else r_valid_clk2 <= 1'b0; end reg [15:0] r_data_clk2 = 16'd0; always @(posedge i_clk2) begin if (r_en_expand_edge == 2'b01) ////上升沿刷新数据 r_data_clk2 <= i_data_clk1; end ////信号输出 assign o_busy_clk1 = r_busy_clk1; assign o_valid_clk2 = r_valid_clk2; assign o_data_clk2 = r_data_clk2; endmodule // end the cdc_test model
仿真看看。
可以看到数据正确传输,不管是快到慢还是慢到快。
以后再板级测试啦。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