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Ubuntu操作系统的总结操作

    一.Ubuntu系统环境变量

    Ubuntu Linux系统环境变量配置文件分为两种:系统级文件和用户级文件

    1.系统级文件:

    /etc/profile:在登录时,操作系统定制用户环境时使用的第一个文件,此文件为系统的每个用户设置环境信息,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时,该文件被执行,并从/etc/profile.d目录的配置文件中收集Shell的设置,这个文件一般就是调用/etc/bash.bashrc文件

    /etc/bash.bashrc:系统级的bashrc文件,为每个运行bash shell的用户执行此文件,bash shell被打开时,该文件被读取.

    /etc/environment:在登录时操作系统使用的第二个文件,系统在读取你自己的profile前,设置环境文件的环境变量

    2.用户级文件:

    ~/.profile:每个用户都可使用该文件输入专用于自己使用的shell信息,当用户登录时,该文件仅仅执行一次!默认情况下,他设置一些环境变量,执行用户的.bashrc文件。

    ~/.bashrc:该文件包含专门于你的bash shell的bash信息,当登录时以及每次打开新的shell时.该文件都会被读取

    ~/.bash_profile:每个用户都可使用该文件输入专用于自己 使用的shell信息,当用户登录时,该文件仅仅执行一次!默认情况下,他设置一些环境变量,执行用户的.bashrc文件。~/.bash_profile 是交互式、login 方式进入 bash 运行的~/.bashrc是交互式 non-login 方式进入 bash 运行的通常二者设置大致相同,所以通常前者会调用后者。

    ~./bash_login:不推荐使用这个,这些不会影响图形界面。而且.bash_profile优先级比bash_login高。当它们存在时,登录shell启动时会读取它们。

    ~/.bash_logout:当每次退出系统(退出bash shell)时,执行该文件.

    ~/.pam_environment:用户级的环境变量设置文件。

    3.执行顺序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

    /etc/enviroment -->/etc/profile --> $HOME/.profile -->$HOME/.env (如果存在) 

    /etc/profile 是所有用户的环境变量

    /etc/enviroment是系统的环境变量 

    登陆系统时shell读取的顺序应该是

    /etc/profile ->/etc/enviroment -->$HOME/.profile-->$HOME/.env 

    原因应该是用户环境和系统环境的区别了 

    如果同一个变量在用户环境(/etc/profile)和系统环境(/etc/environment) 有不同的值那应该是以用户环境为准了。 

    在登录Linux时要执行文件的过程如下:

    在刚登录Linux时,首先启动/etc/profile 文件,然后再启动用户目录下的 ~/.bash_profile、 ~/.bash_login或 ~/.profile文件中的其中一个,执行的顺序为:~/.bash_profile、 ~/.bash_login、 ~/.profile。如果 ~/.bash_profile文件存在的话,一般还会执行 ~/.bashrc文件。所以,~/.bashrc会调用/etc/bashrc文件。最后,在退出shell时,还会执行~/.bash_logout文件。 

    所以执行顺序为:/etc/profile -> (~/.bash_profile | ~/.bash_login | ~/.profile) -> ~/.bashrc-> /etc/bashrc -> ~/.bash_logout 

    4.访问环境变量:

    二.Ubuntu软件操作命令:

    1.apt软件包常见管理操作

    安装软件
    
    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softwarename
    
    更新软件信息数据
    
    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
    
    命令:  sudo apt-get upgrade
    
    将系统升级到新版本
    
    命令:sudo  apt-get dist-upgrade
    
    卸载软件
    
    命令:sudo  apt-get remove sofawarename
    
    卸载并清除配置
    
    命令: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sofawarename
    
    自动删除长期不需要的软件
    
    sudo apt autoremove
    
    修复依赖命令
    
    sudo apt-get -f install

    自动安装(autoconf/automake主要用于创建Makefile)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make

    2.deb包的安装,创建和管理软件包创建命令

    安装软件包
    
    命令: sudo dpkg -i package.deb
    
    删除软件包
    
    命令: sudo dpkg -r package.deb
    
    删除软件包(包括配置文件)
    
    命令: sudo -P package.deb (P要大写)或者sudo -r --purge package.deb
    
    
    查看系统中已安装软件包信息
    
    命令: sudo -l

     3.使用tar命令进行打包

    解压文件
    
    命令: tar -zxvf  ***.tar.gz 
    
    解压文件到制定文件
    
    命令:  tar -zxvf  ***.tar.gz -C Specify Files (C要大写)

    4.文件的权限管理 

    查看权限
    
    命令: sudo ls -l filename
    
    ubuntu下设置权限的命令为:
    
    共10位数
    
    其中: 最前面那个 - 代表的是类型
    
    中间那三个 rw- 代表的是所有者(user)
    
    然后那三个 rw- 代表的是组群(group)
    
    最后那三个 r-- 代表的是其他人(other)
    
     
    后面9位数:
    
    r 表示文件可以被读(read)
    
    w 表示文件可以被写(write)
    
    x 表示文件可以被执行(如果它是程序的话)
    
    - 表示相应的权限还没有被授予
    
     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权限
    
    第一种命令: chmod [-R] [ u / g / o / a ] [ + / - / = ] [ r / w / x ] filename
    
    第二种命令: chmod [-R] [xyz] file
    其中,x,y,z分别表示数字(最大不超过7),并分别对应User、Group、Other
    
    u表示User,即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g表示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o表示Other,即其他用户
    a表示ALL,所有用户
    
    +表示增加权限
    -表示取消权限
    =制定权限范围
    
    r表示Read,即读权限,数字代号为"4"
    w表示Write,即写权限,数字代号为"2"
    x表示运行文件,数字代号为"1"
    
    其中:-R表示以递归整个文件夹中的子文件

    5.一些小命令:

    安装扩展名为.sh的包
    
    命令: sudo su -c 'sh xxx.sh' 
    
    其中sh必须要加
    
    区域截屏
    
    命令: shift+prtSc(我的截屏键)
    
    查看网络接口
    
    命令:sudo ifconfig
    
    刷新dns缓存
    
    命令: sudo rcnscd restart
    
    
    查看挂载磁盘
    
    命令: sudo fdisk -l

    参考http://man.linuxde.net/

  • 相关阅读:
    天下无贼的IT版经典台词(zz)
    matlab混合编程向导(vc,vb,.net...)
    mcc生成的代码加入VC,VC的一些设置
    请问:Win2k下面,怎样取消mediaplayer的预览?
    win2k密码恢复
    **上海铁路局2004年最新时刻发布!**
    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快速实现(31)
    校车时刻表
    悼Java师兄(转载)
    制作弹出窗口常用技巧九则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irohuji/p/69115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