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内容
一、套接字:
1.1:套接字介绍
学习套接字编程的目的是为了开发一个CS或者BS架构的软件
#客户端 #服务端
client---------网络-------------server
browser---------网络-------------server
#浏览器 #服务端
CS架构与BS架构的差别:
CS优点:可以自己指定规则来写程序,缺点:需要写客户端和服务端
BS优点:只需要写服务端就可以,缺点:写程序需要遵守浏览器的规则
互联网 = 物理链接介质 + 通信协议
其中Socket抽象层中的Socket称之为套接字
二、互联网协议
2.1网络架构介绍:
网络七层架构 网络五层架构
应用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表示层 传输层
会话层 网络层
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2以五层架构介绍每层中的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负责发送二进制数(电信号)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ethernet(以太网协议)
1、用于对第一层的二进制进行分组划分
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称之为”帧“
每一个帧分为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head包含:(固定18个字节)
发送者:源地址(6个字节)
接收者:目标地址(6个字节)
数据类型(6个字节)
data包含:(最短46个字节,最长1500个字节)
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2、mac地址:
head中包含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的由来
ethernet规定接入internet的设备必须具备网卡
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指网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每个网卡上的mac地址都是独一无二的
3、ethernet的传输方式为在局域网内吼(广播通讯方式)
让接收端知道发送端在叫他
第三层:网络层:(ip协议,ARP协议):采用路由的方式(向不同的广播域/子网分发数据”包“)
引入一套新的地址来区分不同的广播域/子网,这套地址即网络地址
1、IP协议
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ip协议,它定义的地址称之为ip地址
ip地址分为两部分
网络部分:标识子网
主机部分:标识主机
注意:单纯的ip地址只是表示了ip地址的种类,
从网络部分或主机部分都无法辨识一个ip所处的子网
2、子网掩码:就是表示子网络特征的一个参数,他在形式上等同于ip地址
将不同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做AND运算就可以知道它们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中
总结:ip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
另一个是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子网络
3、IP数据包:
IP数据包也分为head和data两部分,无需为ip包定义单独的栏位,
直接放入以太网包的data部分
4、ARP协议:通信是基于mac的广播方式实现,计算机在发包时,获取自身的mac是容易的
如何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就需要通过ARP协议
1、ARP协议的功能(会将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广播的方式发送数据包,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第一步:首先通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区分出自己所处的子网
第二步:处于同一网络获取目标ip地址,如果不是则是获取网关的mac
第三步:这个包会以广播的方式在发送端所处的子网内传输,所有主机接收后拆开包
发现目标ip为自己的,就会响应,返回自己的mac
第四层:传输层(tcp协议与udp协议):
1、传输层的由来:网络层(ip协议)的ip地址帮我们区分子网,数据链层(以太网协议)的mac地址帮我们找到主机
但是大家使用的都是应用程序,标识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就为”端口“
端口即应用程序与网卡关联的编号
2、传输层功能: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
端口范围为(0-1023)为系统占用端口
(1024-65535)为应用程序端口
3、tcp协议(可靠传输):需要先建立双向通路,发送数据之后不会立马删除,而是会等到对方返回确认收到信息才会删除
如果没有收到回复确认收到信息过段时间之后会再次发送数据
(三次握手建立链接) (四次挥手断开链接)
syn_sent:发送syn(建立链接)请求 FIN_WAIT_1:第一次发送断链接请求(由主动发起syn请求端发起)
listen:等待建立链接请求 CLOSE_WAIT:接收断开链接请求
syn_rcvd:已收到syn请求 FIN_WAIT_2:收到同意断开链接消息
ESTABLISHED:链接建立成功 LAST_ACK:最后一次发送断开链接请求
backloa:半链接池,用来放置外部的链接请求 TIME_WAIT:等待状态,保留2MSL时间不断开链接,2MSL时间过后再断开
注意:需要在接收端的运行中产生
ESTABLISHED才算双向通道建立成功
三次握手建立链接示意图: 四次挥手断开链接示意图:
<客户端> <服务端> <客户端> <服务端>
syn_sent listen FIN_WAIT_1 ↓
↓ ↘ ↓ ↓ ↘ ↓
↓ syn=1 ↓ ↓ FIN seq=x+2 ↓
↓ seq=x ↘ ↓ ↓ ACK=y+1 ↘ ↓
↓ syn_rcvd ↓ CLOSE_WAIT
↓ ↙ ↓ ↓ ↙ ↓
↓ syn=1 ↓ ↓ ACK=x+3 ↓
↓ ↙ ack=1+x ↓ ↓ ↙ LAST_ACK
ESTABLISHED seq=y ↓ FIN_WAIT_2 ↙ ↓
↓ ↘ ↓ ↓ FIN seq=y+1 ↓
↓ ack=1+y ↓ ↓ ↙ ↓
↓ ↘ ↓ TIME_WAIT ↓
↓ ESTABLISHED ↓ ↘ ↓
↓ ↓ ↓ ACK=y+2 ↓
↓ ↓ ↓ ↘ ↓
4.udp协议(不可靠传输):不需要建立双向通道,直接向接收方软件发送数据,不需要接收方软件启动
但是不管接收方有没有接收到数据都不会再发
第五层:应用层(http协议,ftp协议,mail协议):
如果是写C/S结构软件是可以不用遵循应用层的协议,而是自己写客户端与服务端的协议
如果是写B/S结构的软件一定要遵循浏览器应用层中所规定的协议
2.3总结:以客户端发出数据为例
<客户端>
应用层 产生数据内容
传输层 添加源端口和目标端口:(源端口、目标端口(数据内容)) ”段(segment)“
网络层 添加源ip与目标ip:(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目标端口(数据内容))) ”包(packet)“
数据链路层 添加源mac与目标mac:(源mac、目标mac(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目标端口(数据内容)))) ”帧 (frame)“
物理层 将数据链路层产生的内容转成二进制数,然后打散发送出去 ”位(bit)“
↓
↓
↓
<交换机》
将收到的二进制数打散,将二进制数汇总成数据链路层内容,然后拆开得到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
然后在恢复成数据链路层内容,再打散成二进制往下一步发送
↓
↓
↓
<服务端>
物理层 接收到传输过来的二进制汇总成数据链路层内容
数据链路层 拆开发现目标amc地址是自己就往下传 (源mac、目标mac(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目标端口(数据内容))))
网络层 拆开发现目标ip地址是自己就往下传 (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目标端口(数据内容)))
传输层 拆开发现自己有目标端口就往下串 (源端口、目标端口(数据内容))
应用层 处理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