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概况
- 1、整体框架与NABCD构架
- 2、面向部门
- 3、面向同学
- 4、MockPlus框架图一览 可实现版 [脑洞版](由于没管住自己的手,结果把项目升级成了团队项目,没有会员的我只能默默地看不能另存了,如果需要运行,我提供账号密码,在云上运行一下吧。)
- 5、图表项
- 6、心得体会,以及我和我的队友 > _ > 031502106_陈涵 031502634_杨光海天
1、整体框架与NABCD构架
- 具体内容我们通过MockPlus(在搜索Balsamiq Mockups的额外产物,同时也有知乎和CSDN推荐, 一下子被MockPlus简洁的界面吸引了)进行了原型设计,分为面向部门,面向同学,针对管理员部分,我们在现阶段还没有具体设计,但是有了一些打算。
1>Need篇
痛点的概述
1)部门的痛点
- 身处学校的广播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对于纳新已经再熟悉不过了,眼下又是一轮新的纳新周期,我也由此对我周围的部长进行了一些调研,不难看出和我的想法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我们不了解新生的作息,包括课程的安排和一些其他部门的安排,痛点很简单也很一致,那就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同学进入了几个部门,他们部门是什么,最关键的就是不知道他们部门的工作量是多少。
关键痛点1:多部门已纳,而面试者未知
- 部门的工作量其实最直观的反应就是他们的部门名称,如果知道了名称,那么我们是很容易了解到他现在所需要的工作性质。 打个比方,比如一位同学,加入了校主持队,加入了校社联,加入了校记者团……如果一个学生的能力还不错的话,他们如果已经加了上述三个部门或以上,我想我们是不会选择纳入这名学生的。因为他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同时,例会的冲突可能也在所难免,我把它归结为一个痛点,同时这也就是本次最关键的痛点。
关键痛点2:专业因素冲突,影响部门工作
- 但是即便是他没有上述的一些部门,但是如果他的专业是建筑类的话,可能我们也要再三考虑,因为这个专业的课程可能不只是BT这么简单了。他有没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他的专业,这个问题可能直到他来面试,才会了解,这将会使他和我们无故的增加一些工作量。此为痛点二。
2)学生的痛点
级别不清,部门、社团、学生会,工作性质不明
- 周围的一些同学,恰恰是一些班导,而自己的新生群中,也有很多的新生,因此我了解过他们的难处,那就是"这个部门,那个社团,或者这个社联究竟是什么?"校级,院级?究竟有什么区别,我要做什么?",总结了一下他们的痛点,那就是了解部门,社团,社联的概念,并且分类依据需要不同的级别!但是题目所给的是部门的概况,因此我只是单单以部门模型为例,区分校级、院级的不同。以此作为问题的痛点。
2>Approach篇
依托数据库的解决之道
-
首先想澄清一点,我们的想法很多,但考虑到后期实现的困难程度,因此我们对自己的高要求进行了"落地"操作,取消了一些我们看上去能够实现,但是能力和时间所限无法实现的问题。并且对一些研究过于详细,实现难度大的问题进行了模型的简化。
-
其次,介绍一下部门的管理,此为重中之重,我们的功能也主要是面向部门。我们提供了部门成员的整体管理,新生的纳入,请假情况的详查,以及新生被占时间为例会的查询,目的很简单,解决痛点,提供给部门一个明明白白的新生框架。由此我们建立三张表来处理这个需求。在面向部门之处会详细介绍。
-
之后,对于学生,我们想通过支持学生注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不想参加的话,没有必要透露个人信息。而学生的痛点,在于不了解部门,因此目前任何人都可以查询部门的状况。由于部门是公开的,所以也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细化,以后可以单独给学生创立一个界面,完成学生自己的申请操作。
-
整体的实现框架
3>Benefit篇
一线需求者,同时也是一线的制作者
- 和一般软件一样,数据库不需要什么硬件消费,同时做自己最了解的事情,当然自己也应该擅长这一方面的策划。解决问题的软件,才是好软件。深受问题影响的人,也是最可能解决问题的人。可能自己的能力有限,没有好看的UI,可能距离移动到移动平台还有些时日,但是模型,关键需求的满足是每一个软件设计者必须的东西。可能,我们只是展现一下这方面的造诣。
4>Competitors篇
Sum = (选修软工实践人数) / 2;
- 开一个玩笑。由于没有正式的类似软件上线管理,因此我们都算是一个竞争者,而目前为止,我们的对手就是所有班需要做这道题的同学。我方优势:原版的方式较为简化,上手方便。 我方劣势:没有开发经历,掌握的开发工具比较薄弱。没有优质的算法实现。
5>Delivery篇
强大的自媒体社交与传统的推广
- 自己的纳新环节必定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来审核一下自己到底哪些地方不好,哪些地方做的还可以。自己这个试验场还可以推广到自己的部长,甚至是以后作为部长的部员,下一步推广到认识的朋友,在别的部门工作的人,甚至是以前的同学,不同学校,我想,这一定不是我们一个学校的问题,也是众多学校共有的问题。
2、面向部门
- 讲了那么多介绍,下面来一些干货,首先是面向部门的规划和提供的功能。
3、面向学生
- 提供基础查询,简化模型,无需登录
4、MockPlus框架图
- 首先安利一波MockPlus的学习教程,很好很强大 ->点击这里
可实现版
- 登录及注册界面
- 部门登录
- 部门和学生注册
- 部门管理
- 学生查询部门
脑洞版
- 整体构架
- 登录界面
- 部门注册界面
- 学生注册界面
- 学生登录个人管理界面
- 部门首页功能介绍
- 部门模块功能介绍
- 页面流程图
- 新脑洞版,在ios上运行,并且增加了一些额外,如学生和部门的互选功能,学生可以查询到自己的面试得分和面试每轮的在线题目(如需要)。更加明晰要纳入学生的具体状态,以及对于时间冲突学生的判定。
- 该版本主体由杨光海天具体制作,我来负责前期一些规划和后期的一些修改。
5、图表项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Planning | 计划 | 30 | 30 |
· Estimate |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30 | 30 |
Development | 开发 | 330 | 330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120 | 100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60 | 120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和同事审核设计文档) | 30 | 30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0 | 0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120 | 80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0 | 0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0 | 0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0 | 0 |
Reporting | 报告 | 90 | 70 |
· Test Report | · 测试报告 | 30 | 20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30 | 20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30 | 30 |
合计 | 450 | 430 |
6、心得体会,以及我和我的队友
1>心得体会及项目总结
陈涵
-
第一次不是一个人上路了,第一次想法可以有一个共享的平台,我喜欢这种感觉,第一次尝试了一下组织,安排工作,我喜欢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说实话,不知道自己的想法会不会被采纳,的确有很多的想法和希望,但是由于各种各样自身的原因,难以实现,这也反映了自己的能力还远远不够,自己会的工具还是太少,当然,就像我第一次作业说的,我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做下去,而不是希望那种竞争气太重,或者抱着一个大腿,成为一个“优质“的附庸者,我觉得既然报了软工实践,就要给自己一点空间去真正的实践,既然选择了栋哥,就要把自己的极限往上升一个档次。我希望的结对和团队都是希望每一个人能够亲身经历这个过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参加一部分的工作,可以说不论是结对还是组队,我们都不强,都没有一个真正的靠山,但是我觉得这种危机意识,以及无法依靠大腿的意识,会敦促我们按时按质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我更倾向一个和谐的团队氛围,我们可以有争论,我们可以有不同想法,但是都不要过分地夹杂情绪的影响,而使自己过于强势,我们可以问,可以想,也可以提,可以看。团队是你的家,而不会漠视任何一个人的存在。我理想的Team就是以上这样子。
-
同时附上理想(qiang po zheng)的自己: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要么不做,要么做,做就做好。
杨光海天
- 刚听到本门课程的作业需要结对完成的时候,不免有些茫然失措。平时并不十分努力的我,该如何结对呢?更何况不能和组队的人员冲突。
- 在这危难关头,他向我抛出了橄榄枝,说实话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同样是来自北京的同学,能力上的差距已然显而易见。我想,自己的步伐既然已经慢了很多,有一位优秀的同学愿意带带我,必然是我受益匪浅,所以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
- 毕竟开学第一周,需要忙碌的事着实不少,终于在9月16日周六晚上,在活动室针对本次作业进行了研究讨论。虽然是研究讨论,不过大佬就是大佬,已经准备了很多内容,并且分享了他对于本次作业的大致想法,而我只不过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些建议。当我第一次看到作业内容的时候,不知道具体应该运用什么知识来解决,而队友提出了运用数据库的方式来达到实践目的。的确是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比较简洁,相对应该会比较容易实现。
- 第一次作业,仅仅是个开始,我相信以后我一定可以在队友的引导下,不断提升。
2>我和我的队友
-
讲什么呢…………讲得太多怕坑了他,讲的太少怕他不满意,图太正面感觉毁三观……
-
所以就送一张图吧(正在MockPlus上作讨论)
9.22 更新脑洞设计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