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MySQL select语句中where条件的提取过程

    select语句中where条件的提取过程

    孔个个
    依然,在整理where条件提取过程时,发现中文互联网上关于这一块的知识要么是存在错误自相矛盾的,要么是版本过老,遂自己整理了一版。
    在验证这些内容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而搞懂后便豁然开朗,这部分都写在文章中了,多数以注解的形式存在着。

    所有SQL的where条件,均可归纳为3大类:

    1. Index Key (First Key & Last Key):用于确定SQL查询在索引中的连续范围(起始范围+结束范围)的查询条件,被称之为Index Key。
    2. Index Filter:经过index key提取的结果里,并不都是满足查询条件的项,因此需要进一步对索引列进行筛选。
    3. Table Filter:所有不属于索引列的查询条件,均归为Table Filter之中。

    尝试总结一下:

    • 首先,引擎层通过index key将连续范围的索引列条件提取走。就是属于索引列的查询条件里,以=、>=的,以及第一个>的条件作为范围开始(index first key),直到=、<=、第一个<的条件作为范围结束(index last key)。

    • 其次,server层通过index filter将第一列满足index key之外的所有属于索引列查询条件的,都提取走。

    • 最后,server层将剩下的所有不属于索引列查询条件的,提取走。

    1. Index key (First Key & Last Key)

      • 引擎层

      • 用于确定SQL查询在索引中的连续范围(起始范围+结束范围)的查询条件,被称之为Index Key

      • Index First Key

        • 用于确定索引查询的起始范围。

        • 提取规则:

          • 从索引的第一个column开始,检查其在where条件中是否存在。
            • 若存在并且条件是=、>=,则将对应的条件加入Index First Key之中,继续读取索引的下一个键值,使用同样的提取规则;
            • 若存在并且条件是>,则将对应的条件加入Index First Key中,同时终止Index First Key的提取;
            • 若不存在,同样终止Index First Key的提取。

          =、>=一定加入index first key, 其次,第一个> 的条件会加入index first key, 然后不管有没有第一个> 条件,都结束提取。

          也就是说,index first key包含着: 等值,包含自身的范围起始值,以及[第一个]不包含自身的范围起始值的条件

      • Index Last Key

        • 用于确定索引查询的终止范围。

        • 提取规则:

          • 从索引的第一个键值开始,检查其在where条件中是否存在。
            • 若存在并且条件是=、<=,则将对应条件加入到Index Last Key中,继续提取索引的下一个键值,使用同样的提取规则;
            • 若存在并且条件是 < ,则将条件加入到Index Last Key中,同时终止提取;
            • 若不存在,同样终止Index Last Key的提取。

          和index first key相对,也就是说,index last key包含着: 等值,包含自身的范围结束值,以及[第一个]不包含自身的范围结束值。

    2. Index Filter

      • Server层。(ICP特性作用时,Index Filter下降(推)到引擎层实现。)

      • index key之后,此范围中的项并不都是满足查询条件的项,对范围之内的数据进行再次条件限制,称为 Index Filter。 其实就是,有索引的列除了被index key连续范围条件提取了之外,其他的都给index filter。

      • Index Filter提取规则

        • 同样从索引列的第一column开始,检查其在where条件中是否存在。

        • 若存在并且where条件仅为 =,则跳过第一列继续检查索引下一列,下一索引列采取与索引第一列同样的提取规则;

          索引第一列条件为等值则跳过这一列,因为这个被index key拿走啦

        • 若where条件为 >=、>、<、<= 其中的几种,则跳过索引第一列将其余where条件中索引相关列全部加入到Index Filter之中(这句很重要,因为这一块在index key提取环节中,非第一列的键也可能符合index key条件被提取,到了index filter又因为这个规则归给inex filter了!);

          索引第一列条件为范围,则跳过这一列,因为这个被index key拿走啦,然后把其他所有[有索引的]列的条件都拿过来

        • 若索引第一列的where条件包含 =、>=、>、<、<= 之外的条件,则将此条件以及其余where条件中索引相关列全部加入到Index Filter之中;

          索引第一列条件非范围非等值,意味着没有东西被index key拿走,自然就把所有[有索引的]列的条件都拿到这里了。

        • 若第一列不包含查询条件,则将所有索引相关条件均加入到Index Filter之中。(同上)

    3. Table Filter

      • Server层
      • 无索引的条件,所有不属于索引列的查询条件,均归为Table Filter之中。

    Index Key/Index Filter/Table Filter小结

    • SQL语句中的where条件,使用以上的提取规则,最终都会被提取到Index Key (First Key & Last Key),Index Filter与Table Filter之中。
    • Index First Key,只是用来定位索引的起始范围,因此只在索引第一次Search Path(沿着索引B+树的根节点一直遍历,到索引正确的叶节点位置)时使用,一次判断即可;
    • Index Last Key,用来定位索引的终止范围,因此对于起始范围之后读到的每一条索引记录,均需要判断是否已经超过了Index。
    • Table Filter,则是最后一道where条件的防线,用于过滤通过前面索引的层层考验的记录,此时的记录已经满足了Index First Key与Index Last Key构成的范围,并且满足Index Filter的条件,回表读取了完整的记录,判断完整记录是否满足Table Filter中的查询条件,同样的,若不满足,跳过当前记录,继续读取索引的下一条记录,若满足,则返回记录,此记录满足了where的所有条件,可以返回给前端用户。

    ICP特性:MySQL 5.6中引入的Index Condition Pushdown,将Index Filter环节 Push Down到索引层面进行过滤。

    • 在MySQL 5.6之前,并不区分Index Filter与Table Filter,统统将Index First Key与Index Last Key范围内的索引记录,回表读取完整记录,然后返回给MySQL Server层进行过滤。
    • 在MySQL 5.6之后,Index Filter与Table Filter分离,Index Filter下降到InnoDB的索引层面进行过滤,减少了回表与返回MySQL Server层的记录交互开销,提高了SQL的执行效率。

    SQL的where条件提取的例子

    考虑以下的一条SQL:

    create table t1 (
        a int,
        b int,
        c int,
        d int,
        e varchar(20),
        primary key (a),
        key idx_t1_bcd (b,c,d)
    );
    
    mysql> select * from t1;
    +---+------+------+------+------+
    | a | b    | c    | d    | e    |
    +---+------+------+------+------+
    | 1 |    1 |    1 |    1 | a    |
    | 3 |    3 |    2 |    2 | c    |
    | 4 |    3 |    1 |    1 | d    |
    | 5 |    2 |    3 |    5 | e    |
    | 6 |    6 |    4 |    4 | f    |
    | 7 |    4 |    5 |    5 | g    |
    +---+------+------+------+------+
    
    select * from t1 
    	where b >= 2            // idx_t1_bcd 索引第一列b
    	and b < 8               // idx_t1_bcd 索引第一列b
    	and c > 1               // idx_t1_bcd 索引第二列c
    	and d != 4              // idx_t1_bcd 索引第三列d
    	and e != ‘a’;           // 不属于索引列
    
    • 可以发现where条件使用到了[b,c,d,e]四个字段,而t1表的idx_t1_bcd索引,恰好使用了[b,c,d]这三个字段。走idx_t1_bcd索引进行条件过滤,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此SQL,覆盖索引idx_t1_bcd上的哪个范围?

        • 起始范围:记录[2,2,2]是第一个需要检查的索引项。索引起始查找范围由b >= 2,c > 1决定。

        • 终止范围:记录[8,8,8]是第一个不需要检查的记录,而之前的记录均需要判断。索引的终止查找范围由b < 8决定;

          image-20200830180305137

      • 在确定了查询的起始、终止范围之后,SQL中还有可以通过索引idx_t1_bcd,使用c > 1 and d != 4条件进行索引记录的过滤。

        • 根据SQL,固定了索引的查询范围[(2,2,2),(8,8,8))之后,此索引范围中并不是每条记录都是满足where查询条件的。例如:(3,1,1)不满足c > 1的约束;(6,4,4)不满足d != 4的约束。而c,d列,均可在索引idx_t1_bcd中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索引记录的。
        • 因此,SQL中还可以使用c > 1 and d != 4条件进行索引记录的过滤。
      • 在确定了索引中最终能够过滤掉的条件之后,e != ‘a’这个查询条件,是无法在索引idx_t1_bcd上进行过滤的,因为索引并未包含e列。e列只在表上存在。为了过滤此查询条件,必须将已经满足索引查询条件的记录回表,取出表中的e列,然后使用e列的查询条件e != ‘a’进行最终的过滤。

    • 剖析一下where条件提取流程:

      • Index Key (First Key & Last Key)

        • 应用index first key提取规则,提取出来的Index First Key为(b >= 2, c > 1)。由于c的条件为 >,提取结束,不包括d。
        • 应用Index Last Key提取规则,提取出来的Index Last Key为(b < 8),由于是 < 符号,因此提取b之后结束。
      • Index Filter

        在上面的SQL用例中,(3,1,1),(6,4,4)均属于范围中,但是又均不满足SQL的查询条件。

        • 针对上面的用例SQL,索引第一列只包含 >=、< 两个条件(b>=2, b<8),因此第一列可跳过,将余下的c、d两列加入到Index Filter中。因此获得的Index Filter为 c > 1 and d != 4 。
      • Table Filter

        • 所有不属于索引列的查询条件,均归为Table Filter之中。Table Filter就为 e != 'a'

    SQL执行过程中的优化特性/算法

    • ICP(Index Condition Pushdown)

      ICP特性将Index Filter下降到InnoDB的索引层面进行过滤,减少了IO次数,减少了回表与返回MySQL Server层的记录交互开销,提高了SQL的执行效率。

    • MRR(Multi-Range Read)

      是基于辅助/第二索引的查询,减少随机IO,将随机IO转化为顺序IO,提高查询效率。

      查询辅助索引时,首先把查询结果按照主键进行排序,按照主键的顺序进行书签查找,避免频繁发生离散读操作导致缓冲区中的页被替换出缓冲区,然后又不断的被新的请求读入缓冲区,减少缓冲池中页被替换的次数。

    • Nested Loop Join算法

      将驱动表/外部表的结果集作为循环基础数据,然后循环该结果集,每次获取一条数据作为下一个表的过滤条件查询数据,然后合并结果,获取结果集返回给客户端。

      Nested-Loop一次只将一行传入内层循环, 所以外层循环(的结果集)有多少行, 内存循环便要执行多少次,效率非常差

    • Block Nested-Loop Join算法(BNL)

      主要用于当被join的表上无索引。

      将外层循环的行/结果集存入join buffer, 内层循环的每一行与整个buffer中的记录做比较,从而减少内层循环的次数。

    • Batched Key Access算法(BKA)

      当被join的表能够使用索引时,就先排好顺序,然后再去检索被join的表。对这些行按照索引字段进行排序,因此减少了随机IO。

      如果被Join的表上没有索引,则使用老版本的BNL策略(Block Nested-Loop)。

    个个原创文章

    欢迎讨论
    https://www.cnblogs.com/konggg/
    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支持!
  • 相关阅读:
    SpringBoot学习
    Matlab立体标定mat转换成Opencv的CvMat
    由lib引发的血案(opencv找不函数问题)
    C# 使用Epplus导出Excel [4]:合并指定行
    C# 使用Epplus导出Excel [3]:合并列连续相同数据
    C# 使用Epplus导出Excel [2]:导出动态列数据
    C# 使用Epplus导出Excel [1]:导出固定列数据
    C# Excel常用控件总结
    C# IsNullOrEmpty与IsNullOrWhiteSpace
    C# 读App.config配置文件[2]: .Net Core框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onggg/p/1469533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