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斐波那契数列和反向计算问题

    反向计算:编写一个函数将一个整型转换为二进制形式

    反向计算问题,递归比循环更简单

    分析:需要理解,奇数的二进制最后一位是1,偶数的二进制最后一位一定是0,联想记忆,这个和整型的奇偶性是一致的,1本身就是奇数,0本身是偶数。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采用"除2取余,逆序排列"法。
    具体做法是:用2整除十进制整数,可以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再用2去除商,又会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如此进行,直到商为0时为止,然后把先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低位有效位,后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高位有效位,依次排列起来。
    对于数值n,二进制最后一位=n%2;计算得到的结果是最后要输出的结果,使用递归函数,联系递归的特点:在递归语句之前计算n%2,在递归调用语句之后输出结果,这样先计算的结果反而在最后输出。

    使用了10进制转2进制的反复相除,余数倒置法;

     1 #include <stdio.h>
     2 #include <stdlib.h>
     3 void toBinary(unsigned long);
     4 int main()
     5 {
     6     unsigned long num;
     7     printf("输入一个正整数:q退出
    ");
     8     while(scanf_s("%ul", &num) == 1)
     9     {
    10         toBinary(num);
    11         putchar('
    ');
    12         printf("输入一个正整数:
    ");
    13     }
    14     system("pause");
    15     return 0;
    16 }
    17 //递归函数
    18 void toBinary(unsigned long num)
    19 {
    20     int r;
    21     r = num % 2;//最后一位要输出的,即使参数=1,还是要计算到这里结束,只取出余数就ok了。然后顺次返回上一级主调函数,继续执行剩下的……
    22     //如果商 1 / 2 = 0,计算就可以终止了,不需要再算
    23     if (num >= 2)
    24     {
    25         //精华,联系10进制转2进制的算法,每次除以2,取出余数,然后用新的商继续除以2,取出新余数……直到商为0,余数逆序输出即可
    26         toBinary(num / 2);//把新的商作为参数递归调用
    27     }
    28     //在递归语句之后输出,这样就是倒叙输出
    29     printf("%d", r);
    30 }

    当然使用位操作,也能实现这个算法:

    //将无符号十进制数转化为标准16位二进制数
    int main()
    {
        unsigned short i;
        
        cout << "请输入一个小于65536的正整数" << endl;
        cin >> i;
        //for语句从15递减到0,一共16次对二进制数的每一位的判断作操作。
        for(int j = 15; j >= 0; j--)
        {
            //<<运算表示把1的二进制形式整体向左移j位,左移后低位补0,移出的高位部分被舍弃。
            if (i & (1 << j)){
                //i&(1<<j)的值相当于把i的二进制的第j位取出来(i的第j位与(1<<j)的第j位与,i的第j位为1时值为真)循环后既得i的二进制形式。
                cout << "1";
            }
            else{
                cout << "0";
            }
        }
        
        cout << endl;
        
        return 0;
    }

    <<运算表示把1的二进制形式整体向左移j位,左移后低位补0,移出的高位部分被舍弃。

    例如,当j为15时,表达式(1<<j)的值为1000000000000000;当j为10时,值为0000010000000000。

    位运算的“个性”决定了它直接对数据的二进制形式进行操作的快捷性(一般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基本形式为二进制形式),两个相同算法的程序,用了位运算后会使程序速度上有提高。

    使用现成的转换函数也是可以的

    _itoa(120, &buffer, 16); 第一个参数是要转换的数,第二个是地址,第三个是进制数

    再次看递归的优缺点

    优点:为一些编程问题提供了简单的办法,比如上题还有斐贝纳契数列问题等,二个数字是1,其余的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的和。这使用递归很好。

    缺点:占据内存大,耗资源,速度慢,一般难以维护和阅读。比如斐波纳契数列递归函数:

    斐波那契数列问题

    问题的由来:13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斐波纳契(Fibonacci)写了一本商用的算术和代数手册<<Liber abaci>>。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这么一个有趣的问题:

    假定一对兔子在它们从出生整整两个月以后可以生一对小兔子,其后每隔一个月又可以再生一对小兔子。假定现在在一个笼子里有一对刚生下来的小兔子,请问一年以后笼子里应该有几对兔子?

    让我们仔细地算一下。

    第一、第二个月,小兔子长成大兔子,但还没成熟不能生小兔子,所以总共只有一对。

    第三个月,原有的一对大兔子生了一对小兔子,现在一共有二对了。

    第四个月,大兔子又生了一对小兔子,但是第二代的那对小兔子还没成熟,还不能生小兔子,所以总共有三对。

    第五个月,第一、二两代的两对兔子各生了一对小兔子,连同四月份原有的三对,现在一共有五对了。

    第六个月,在四月份已经有的三对兔子各生一对小兔了,连同五月份原有的五对兔子,现在一共有八对了。

    依此类推,每个月份所有的兔子对数应该等于其上一个月所有的兔子对数(也就是原有的兔子对数)及其上上个月所有的兔子对数(这些兔子各生了一对小兔子)的总和。

    所以每个月的兔子对数应该是1、1、2、3、5、8、13、21、34、55、89、144、233……

    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因此,一年后笼子里应该有233对兔子

    这些兔子的数目我们称之为斐波纳契数字(Fibonacci numbers)。

    为方便起见,我们用 Fn表示第 n 代兔子的数目。

    我们观察到:

    F1=F2=1

    而当n≧3时,Fn=Fn-1+Fn-2

    最简单,但是时间复杂度最大的解法是递归算法, 算法时间复杂度O(n^2)

    long long fibonacciRecursion(unsigned int n ){
        if (0 == n){
            return 0;
        }
        else if (1 == n){
            return 1;
        }
        else{
            return fibonacciRecursion(n - 1) + fibonacciRecursion(n - 2);
        }
    }

    注意:c和 c++中所有函数的地位平等,都可以调用其他任何函数的同时,被其他任何函数调用。比如,main虽然是程序入口函数,但是main也可以递归,或者被其他函数调用,只不过不经常这样做。

    下面分析一下这个递归解斐波那契数列的过程。以 f(10)为例子,想求 f(10),就要求 f(9)和 f(8),同理,求 f(9),先求 f(8)和 f(7)……使用递归树来表示:

    发现这是一个双重递归,即每次函数对本身进行了两次调用(不是一次调用一次,而是每次递归对自己调用两次),这样出现了指数变量阶的问题,就是每次递归调用产生的变量集合是指数阶增长的,如递归树所示,很多结点是重复计算的,是浪费的。这样就很容易程序崩溃。这是一个典型极端例子,提醒我们要谨慎使用,结合效率。

    改进的办法很自然就是避免重复计算

    可以把中间的结果,提前保存起来,以备后用,下次计算的时候直接使用,无需重复计算。使用迭代递推的方法。

    //递推的解法,非递归
    long long fibonacciRecursion(unsigned int n ){
        //先判断 n=0和1的时候
        if (0 == n){
            return 0;
        }
        else if (1 == n){
            return 1;
        }
        else
        {
            long n0 = 0;
            long n1 = 1;
            long fn = 0;
            for (int i = 2; i <= n; i++){
                fn = n1 + n0;
                n0 = n1;
                n1 = fn;//这是递推的过程
            }
            
            return fn;
        }
    }

    算法时间复杂度O(n),很容易理解,也是很实用的解法。在实际开发中,不会使用第一种递归解法,因为效率很低,而第二种方法(也激素迭代),把递归用循环处理,极大的提高了时间效率。比较常用。

    一些关于斐波那契的变种

    问:一只青蛙一次可以跳上一级台阶,或者一次跳上两级台阶,求该青蛙跳上一个n 级的台阶总共有多少种跳法?

    分析;

    如果只有一级台阶,那么一共一种跳法,两级台阶,那么一共两种跳法,假设有 n 级台阶,那么把跳法记为 f(n),当 n>2的时候,第一次跳的时候有两种选择,如果第一次只跳一级,此时跳法数为后面剩下的n-1级台阶的跳法数目,也就是为 f(n-1)种,如果第一次跳两级,此时跳法数目为后面剩下的n-2级台阶的跳法数目,也就是 f(n-2),故一共为f(n)=f(n-1)+f(n-2)种,其实就是斐波那契数列。

    问:用2x1的小矩形横放或者竖放去覆盖更大的矩形,请问用8个2x1的小矩形无重叠的覆盖一个2x8的大矩形,一共有多少种方法?

    把2x8的覆盖方法记为 f(8),第一个1x2的小矩形去覆盖大矩形最左边有两个选择,竖放或者横放,当竖着放的时候,右边还有2x7个小区域,这种情况下的覆盖方法记为 f(7),如果横着放,当1x2的小矩形横着放在左上角的时候,左下角必须也横着放一个1x2的小矩形,而在右边还有2x6的区域,这时的覆盖方法记为 f(6),因此f(8)=f(7)+f(6),这仍然是斐波那契数列。

    欢迎关注

    dashuai的博客是终身学习践行者,大厂程序员,且专注于工作经验、学习笔记的分享和日常吐槽,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行业,附带分享一些PDF电子书,资料,帮忙内推,欢迎拍砖!

  • 相关阅读:
    常用的电脑快捷键【转】
    win10关闭自动更新【转】
    JavaScript中双叹号(!!)作用【转】
    javascript中获取dom元素的高度和宽度【转】
    javascript的setTimeout()用法总结,js的setTimeout()方法【转】
    JavaScript sort() 方法使用【转】
    JavaScript slice() 方法使用【转】
    Ball CodeForces
    C. Trailing Loves (or L'oeufs?)
    C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ubixuesheng/p/438568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