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UPC-6744 求和VII(LCA倍增法+幂次前缀和)

    题目描述
    master对树上的求和非常感兴趣。他生成了一棵有根树,并且希望多次询问这棵树上一段路径上所有节点深度的k次方和,而且每次的k可能是不同的。此处节点深度的定义是这个节点到根的路径上的边数。他把这个问题交给了pupil,但pupil并不会这么复杂的操作,你能帮他解决吗?

    输入
    第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n,表示树的节点数。
    之后n−1行每行两个空格隔开的正整数i,j,表示树上的一条连接点i和点j的边。
    之后一行一个正整数m,表示询问的数量。
    之后每行三个空格隔开的正整数i,j,k,表示询问从点i到点j的路径上所有节点深度的k次方和。由于这个结果可能非常大,输出其对998244353取模的结果。
    树的节点从1开始标号,其中1号节点为树的根。

    输出
    对于每组数据输出一行一个正整数表示取模后的结果。

    样例输入
    5
    1 2
    1 3
    2 4
    2 5
    2
    1 4 5
    5 4 45

    样例输出
    33
    503245989

    提示
    以下用d(i)表示第i个节点的深度。
    对于样例中的树,有d(1)=0,d(2)=1,d(3)=1,d(4)=2,d(5)=2。
    因此第一个询问答案为(25+15+05) mod 998244353=33,第二个询问答案为(245+145+245) mod 998244353=503245989。

    对于30%的数据,1≤n,m≤100;
    对于60%的数据,1≤n,m≤1000;
    对于100%的数据,1≤n,m≤300000,1≤k≤50。

    思路:首先很裸的题意就是要找到两结点路径上的所有深度幂次和,那么即要求LCA,找到路径两端点上的深度,找到LCA的深度,然后直接计算经过深度的幂次求和即可。

    这里的询问次数很多,因此不能暴力的用朴素LCA,倍增法找到最近公共祖先后也不能用for循环求和经过的深度。明显会超时。因此,我们注意到幂次范围很小,只有50,并且确定了树结构后,我们已知树的最深深度。那么预处理好所有深度的1~50幂次结果,并且处理成前缀和的形式存储,这样在知道LCA和端点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作差以O(1)的复杂度求出一半路径的深度幂次和。另一半同理也是作差,或者,直接用一个端点的前缀和加另一个端点的前缀和,此时发现从根节点到LCA的这段重复加了2次,那么减去,LCA的前缀和,这时LCA本身被减去了,因此加回来一次,这样求和即路径上所有节点的的深度幂次和。

    写这题时LCA倍增模板抄错了找了几乎一个小时的BUG。。。。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M(a,b) memset(a,b,sizeof a)
    #define pb(x) push_back(x)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3e5+7;
    const int mod=998244353;
    int n,t,mxdep=0;
    LL k;
    int fa[23][maxn],dep[maxn];
    LL sum[maxn][55];
    vector<int>g[maxn];
    LL qp(LL a,LL b)
    {
        if(a==0)return 0;
        LL ans=1;
        while(b)
        {
            if(b&1)ans=(ans*a)%mod;
            a=(a*a)%mod;
            b>>=1;
        }
        return ans;
    
    }
    void init()
    {
        for(int i=0; i<20; i++)
            for(int j=1; j<=n; j++)
            {
                if(fa[i][j]==-1)continue;
                fa[i+1][j]=fa[i][fa[i][j]];
            }
    
        for(LL i=1; i<=50; i++)///预处理所有深度幂次为1~50的值的前缀和
            for(LL j=0; j<=mxdep; j++)
                if(j==0)sum[j][i]=0;
                else sum[j][i]=(sum[j-1][i]+qp(j,i))%mod;
    }
    void dfs(int u)///深搜计算深度
    {
        if(g[u].size()==0)return;
        for(int i=0; i<g[u].size(); i++)
        {
            int v=g[u][i];
            dep[v]=dep[u]+1;
            if(dep[v]>mxdep)mxdep=dep[v];
            dfs(v);
        }
    }
    int lca(int u,int v)///倍增找最近公共祖先
    {
        if(dep[u]>dep[v]) swap(u,v);
        for(int i=20; i>=0; i--)
            if((dep[v]-dep[u])&(1<<i))
                v=fa[i][v];
        if(u==v)return u;
        for(int i=20; i>=0; i--)
            if(fa[i][u]!=fa[i][v])
            {
                u=fa[i][u];
                v=fa[i][v];
            }
        return fa[0][u];
    }
    int main()
    {
        mxdep=0;
        scanf("%d",&n);
        for(int i=0; i<=n; i++) g[i].clear();
        M(fa,-1);
        M(dep,-1);
        int u,v;
        for(int i=1; i<n; i++)
        {
            scanf("%d%d",&u,&v);
            fa[0][v]=u;
            g[u].pb(v);
        }
        int rt;
        for(int i=1; i<=n; i++)
            if(fa[0][i]==-1)
            {
                rt=i;
                break;
            }
        dep[rt]=0;
        dfs(rt);
        init();
        scanf("%d",&t);
        while(t--)
        {
            scanf("%d%d%lld",&u,&v,&k);
            int tmp=lca(u,v);///拿路径两端点的深度与LCA的深度求和
            LL  ans=(sum[dep[u]][k]+sum[dep[v]][k])%mod;///利用前缀和快速求出两深度上经过的所有深度幂次和
            ans=(ans-sum[dep[tmp]][k]+mod)%mod;///减去两次公共祖先的前缀和,加上一次公共祖先的幂次
            ans=(ans-sum[dep[tmp]][k]+mod)%mod;
            ans=(ans+qp(dep[tmp],k))%mod;
            printf("%lld
    ",ans);
        }
    }
    /*
    5
    1 2
    1 3
    2 4
    2 5
    2
    1 4 5
    5 4 45
    */
    
  • 相关阅读:
    LoadRunner脚本增强技巧之参数化(二)
    LoadRunner脚本增强技巧之参数化(一)
    LoadRunner脚本增强技巧之手动关联
    LoadRunner脚本增强技巧之自动关联
    LoadRunner录制用户操作
    Fiddler绕过前端直接和后台进行交互
    Android手机Fiddler真机抓包
    zabbix自定义监控项二
    zabbix自定义监控项一
    zabbix主机自动发现和监控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uronekonano/p/1113572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