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oftware-engineering-2017-1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oftware-engineering-2017-1/homework/10864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2020软件工程个人作业06——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
作业正文 | 如下所示 |
其他参考文献 | 无 |
一、回望
-
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 达到的的目标是对软件工程开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团队合作有了新的认知。
- 不足的是,对于Java不太行,实践能力需要提升。
- 你在第一次作业的个人简历中制定的
这门课程结束后,你预期你将增长的能力、技术、技能;
和你在第二次作业中绘制的学习路线图。对比当前你的所学所得,你达到了当时的预期值吗? - 总的来说,有了一定的进步,不过并没达到当时的规划,我会继续学习的。
- 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一共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 没算过,应该没有多少吧
-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
-
作业名称 花费时间(h) 2020软件工程作业01 1 2020软件工程作业02 2 2020软件工程作业03 20 2020软件工程作业04 15 2020软件工程作业00——问题清单 1 2020软件工程作业05 30 2020软件工程个人作业06——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2 总计 71 - 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 用墨刀画图那次,研究怎么使用都花了很多时间,然后还是结对作业,两个人一起去完成。
- 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 大概一百多个小时吧,平均每周8个小时左右吧
- 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 axure rp、xmind、墨刀
- 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 GitHub
-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 无,新平台有博客园和GitHub
-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 原型设计,界面设计
- 工程能力的提升;
- 对软件工程的开发有了一定的了解
- 团队合作上的提升;
- 团队更加团结了,交流也多些了
- 其他方面的提升
- 沟通能力有了提升
-
二、团队总结
-
软件工程实践是大学里少有的认真的团队协作经验。《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执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 萌芽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创造阶段,没有达到创造阶段
- 如果你是组长,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的?有哪些地方做的好的?你觉得该怎么改进
- 做的不好的是对团队的贡献不是很大,但我尽力做了,做的好的有分配的任务都准时完成了。改进的话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
- 如果你是组员,你觉得你的组长分工安排是否合理?你对组长的选举有什么建议
- 我觉得组长的分工很合理,组长需要是个公正的人,细心的人
-
三、人月神话
-
1、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以下要求你们的团队达到了哪几个?
(1)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必须公开发布,有实际的用户,一定的用户量和持续使用量 (3 天后能保持10 - 100个用户);而不是: 做没有用户使用的软件 (2)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有项目规划/需求/设计/实现/发布/维护,有定时的进度发布 ; 而不是: 通过临时熬夜,胡乱拼凑,大牛一人代劳,延迟交付等方式糊弄 (3)并且通过数据展现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而不是 找不到源代码,代码无文档,代码不能编译,没有task/bug 等项目的发展资料
- 我们达到了23,我还没有完全学会软件工程。
- 2、写下属于你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字数不限,开放命题,可以使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 对于家族树那个作业,我和我的搭档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使用软件,然后还要想着家族树桌面去实现等等,这个说明了我们平时使用的软件太少了,一旦碰见新的软件,就得花费很多精力去研究,告诫我们要多学,多接触其他东西。
-
四、建议
- 对下一届同学的建议,或者对于开学初的你,对于大一的你,对于开学初的我,你有什么想建议和告知的呢?请写下你对后来人的期许。
- 大一不要偷懒松懈,不然后面就会很难受
- 对于软工实践课程,你有哪些建议
- 多学习,多累积,上课认真
- 对于老师的工作,你有哪些建议
- 老师很负责,很好
- 对于自己今后,你有哪些建言?
- 努力,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