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37】池化层讲解(Pooling layers)

    池化层(Pooling layers)

    除了卷积层,卷积网络也经常使用池化层来缩减模型的大小,提高计算速度,同时提高所提取特征的鲁棒性,我们来看一下。

     

    先举一个池化层的例子,然后我们再讨论池化层的必要性。假如输入是一个4×4矩阵,用到的池化类型是最大池化(max pooling)。执行最大池化的树池是一个2×2矩阵。执行过程非常简单,把4×4的输入拆分成不同的区域,我把这个区域用不同颜色来标记。对于2×2的输出,输出的每个元素都是其对应颜色区域中的最大元素值。

    左上区域的最大值是9,右上区域的最大元素值是2,左下区域的最大值是6,右下区域的最大值是3。为了计算出右侧这4个元素值,我们需要对输入矩阵的2×2区域做最大值运算。这就像是应用了一个规模为2的过滤器,因为我们选用的是2×2区域,步幅是2,这些就是最大池化的超参数。

    因为我们使用的过滤器为2×2,最后输出是9。然后向右移动2个步幅,计算出最大值2。然后是第二行,向下移动2步得到最大值6。最后向右移动3步,得到最大值3。这是一个2×2矩阵,即f=2,步幅是2,即s=2。

     

    这是对最大池化功能的直观理解,你可以把这个4×4输入看作是某些特征的集合,也许不是。你可以把这个4×4区域看作是某些特征的集合,也就是神经网络中某一层的非激活值集合。

    数字大意味着可能探测到了某些特定的特征,左上象限具有的特征可能是一个垂直边缘,一只眼睛,或是大家害怕遇到的CAP特征。显然左上象限中存在这个特征,这个特征可能是一只猫眼探测器。然而,右上象限并不存在这个特征。最大化操作的功能就是只要在任何一个象限内提取到某个特征,它都会保留在最大化的池化输出里。所以最大化运算的实际作用就是,如果在过滤器中提取到某个特征,那么保留其最大值。如果没有提取到这个特征,可能在右上象限中不存在这个特征,那么其中的最大值也还是很小,这就是最大池化的直观理解。

    必须承认,人们使用最大池化的主要原因是此方法在很多实验中效果都很好。尽管刚刚描述的直观理解经常被引用,不知大家是否完全理解它的真正原因,不知大家是否理解最大池化效率很高的真正原因。

    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特点就是,它有一组超参数,但并没有参数需要学习。实际上,梯度下降没有什么可学的,一旦确定了f和s,它就是一个固定运算,梯度下降无需改变任何值。

    我们来看一个有若干个超级参数的示例,输入是一个5×5的矩阵。我们采用最大池化法,它的过滤器参数为3×3,即f=3,步幅为1,s=1,输出矩阵是3×3。之前讲的计算卷积层输出大小的公式同样适用于最大池化,即(n+2p-f)/s+1,这个公式也可以计算最大池化的输出大小。

     

    此例是计算3×3输出的每个元素,我们看左上角这些元素,注意这是一个3×3区域,因为有3个过滤器,取最大值9。然后移动一个元素,因为步幅是1,蓝色区域的最大值是9.继续向右移动,蓝色区域的最大值是5。然后移到下一行,因为步幅是1,我们只向下移动一个格,所以该区域的最大值是9。这个区域也是9。这两个区域的最大值都是5。最后这三个区域的最大值分别为8,6和9。超参数f=3,s=1,最终输出如图所示。

     

    以上就是一个二维输入的最大池化的演示,如果输入是三维的,那么输出也是三维的。例如,输入是5×5×2,那么输出是3×3×2。计算最大池化的方法就是分别对每个通道执行刚刚的计算过程。如上图所示,第一个通道依然保持不变。对于第二个通道,我刚才画在下面的,在这个层做同样的计算,得到第二个通道的输出。一般来说,如果输入是5×5×n_c,输出就是3×3×n_c,n_c个通道中每个通道都单独执行最大池化计算,以上就是最大池化算法。

     

    另外还有一种类型的池化,平均池化,它不太常用。我简单介绍一下,这种运算顾名思义,选取的不是每个过滤器的最大值,而是平均值。示例中,紫色区域的平均值是3.75,后面依次是1.25、4和2。这个平均池化的超级参数f=2,s=2,我们也可以选择其它超级参数。

     

    目前来说,最大池化比平均池化更常用。但也有例外,就是深度很深的神经网络,你可以用平均池化来分解规模为7×7×1000的网络的表示层,在整个空间内求平均值,得到1×1×1000,一会我们看个例子。但在神经网络中,最大池化要比平均池化用得更多。

    总结一下,池化的超级参数包括过滤器大小f和步幅s,常用的参数值为f=2,s=2,应用频率非常高,其效果相当于高度和宽度缩减一半。也有使用f=3,s=2的情况。至于其它超级参数就要看你用的是最大池化还是平均池化了。你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增加表示padding的其他超级参数,虽然很少这么用。最大池化时,往往很少用到超参数padding,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我们下周会讲。大部分情况下,最大池化很少用padding。目前p最常用的值是0,即p=0。最大池化的输入就是n_H×n_W×n_c,假设没有padding,则输出⌊(n_H-f)/s+1⌋×⌊(n_w-f)/s+1⌋×n_c。输入通道与输出通道个数相同,因为我们对每个通道都做了池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池化过程中没有需要学习的参数。执行反向传播时,反向传播没有参数适用于最大池化。只有这些设置过的超参数,可能是手动设置的,也可能是通过交叉验证设置的。

    除了这些,池化的内容就全部讲完了。

    最大池化只是计算神经网络某一层的静态属性,没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它只是一个静态属性

    关于池化我们就讲到这儿,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构建卷积层和池化层了。下节课,我们会分析一个更复杂的可以引进全连接层的卷积网络示例。

  • 相关阅读:
    Asp.net 动态添加Meta标签
    【转】在SharePoint Server 2010中更改“我的网站”
    SPQuery DateTime 类型查询
    Asp.net Web Application 打开 SharePoint 2010 Site 错误 The Web application at could not be found
    How To Create SharePoint 2010 Site Collection In Its Own DB
    C# 文件打印
    面试题 java集合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六)堆内存使用分析,垃圾收集器 GC 日志解读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五)JVM调优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四)虚拟机性能监控与故障处理工具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au1997/p/123740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