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语言II博客作业01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E2020-2/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E2020-2/homework/11769
    这个作业的目标 <学会从文件中提取数据进行条件测试>
    学号 <20209126>

    一、本周教学内容&目标

    第6章 回顾数据类型和表达式,第12章 文件

    二、本周作业(总分:50分)

    2.1 题目:给定一个十进制正整数N,写下从1开始,到N的所有整数,然后数一下其中出现的所有“1”的个数。
    例如:
    N=2,写下1,2。这样只出现了1个”1“。
    N=12,我们会写下1,2,3,4,5,6,7,8,9,10,11,12。这样,1的个数是5。
    问题是:
    1.写出一个函数f(N),返回1到N之间出现的”1“的个数,比如f(12)=5;
    2.满足条件”f(N)=N“的最大的N是多少?
    要求:
    1.贴出代码图片,写出解题思路,列出测试数据(5分)

    解题思路:通过while,for,等循环语句进行/10来运算每一个数的每一位1的个数并相加。
    测试数据:

    测试数据 测试时间 结果
    123 time=1.937000s 57
    520 time=1.954000s 212
    5200 time=2.969000s 2640
    999999999 time=33.237000s 900000000

    2.给出不同测试数据的运算时间,如果你的运算时间不变,说明你的测试数据不够大(5分)




    3.思考针对足够大的数据,如何减少运算时间,并给出在原有算法基础上的改进算法和改进思路。(10分)
    答:在编码中尽量减少自定义函数的个数。
    2.2 将上题中多组测试数据写入文件,并给出测试程序以检测你的代码有没有问题,贴出你的代码、运行结果和文件内容。(5分)

    2.3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两个问题,并给出所查阅资料的引用(10分)
    1.什么是文件缓冲系统?工作原理如何?
    答:文件缓冲区即系统在读写程序时在内存中开辟的数据源与数据目标中间的一个用于保存完整数据内容的缓冲区域。系统自动地在内存区为每一个正在使用地文件开辟一个缓冲区。从内存向磁盘输出数据必须先送到内存中的缓冲区,装满缓冲区后才一起送到磁盘去。如果从磁盘向内存读入数据,则一次从磁盘文件将一批数据输入到内存缓冲区,然后再从缓冲区逐个地将数据送到程序数据区。这些被放入缓冲区的文件或数据就叫“缓冲文件”。
    2.什么是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答:文本文件是基于字符编码的文件,常见的编码有ASCII编码,UNICODE编码等等。二进制文件是基于值编码的文件,文本文件是给人看的,二进制文件是给机器看的。
    文本文件:这类文件以文本的ASCII码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它是以"行"为基本结构的一种信息组织和存储方式。二进制文件:这类文件以文本的二进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用户一般不能直接读懂它们,只有通过相应的软件才能将其显示出来。二进制文件一般是可执行程序、图形、图像、声音等等。
    2.4 请给出本周学习总结(15分)
    1 学习进度条(5分)

    周/日期 这周所花的时间 代码行数 学到的知识简介 目前比较迷惑的地方
    3.6第一周 10 120 如何应用文件 更多新函数的运用

    2 累积代码行和博客字数(5分)

    3 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5分)
    1.新的一学期开始在经过寒假之后,因为没有及时的巩固学过的知识导致自己的编程速度严重下降。
    2在对问题的思考时没有进行准确的判断,思路紊乱,对题目的条件也考虑不全面,基本上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之上做的。
    3对新的东西还是有点畏惧心理感觉别人一学就会,加油吧骚年。

  • 相关阅读:
    day6_redis模块和pipeline
    day6_hashlib模块
    18 MySQL数据导入导出方法与工具介绍之二
    【Vijos1264】神秘的咒语
    【Vijos1180】选课
    【vijos1234】口袋的天空
    【vijos1790】拓扑编号
    【WC2008】【BZOJ1271】秦腾与教学评估(二分,前缀和,奇偶性乱搞)
    【Baltic2003】【BZOJ1370】Gang团伙(并查集,拆点)
    【基础】二分算法学习笔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cjddd/p/1449325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