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忘了。
看自己写的东西总应该好理解记忆一些吧。
联合概率的乘法公式:
(当随机变量x,y独立,则)
这太简单了是吧。。。。
联合概率公式变个形,得到条件概率公式为:
,
全概率公式:
,其中
可以这样理解把一个圆看成x,其中被划分为好多种情况,对每一种情况的概率求和就是全概率(整个概率)。
(,则可轻易推导出上式)
贝叶斯公式:
又名后验概率公式、逆概率公式。
后验概率=似然函数*先验概率/证据因子。(是对上式最后一个等号的内容解释的)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根据“是否阴天”这个随机变量x(取值为“阴天”或“不阴天”)的观测样本数据,来判断是否会下雨(假设总共只有这两种类别下雨,不下雨)。我们根据经验来判断,比如根据历史数据估,阴天有70%会下雨,也就是说无须观测样本数据就知道下雨的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较大。
接着,我们得到了的观测样本数据:“下雨”表现为阴天的 条件概率(或者说这种“可能性”即似然(Likelihood))相比于”不下雨“表现为“阴天”的似然较大。
所以经这次观测之后加强了我们的判断:下雨的后验概率(Posterior Probability)变得比先验概率更大,超过了之前的70%!
反之,则会减弱我们的判断,下雨的后验概率将小于70%。
因此,后验概率包含了先验信息以及观测样本数据提供的后验信息,对先验概率进行了修正,更接近真实情况。
此外,证据因子(Evidence,也被称为归一化常数)可仅看成一个权值因子,以保证各类别的后验概率总和为1从而满足概率条件。
如果我们的目标仅仅是要对所属类别做出一个判别:是“下雨”还是“不下雨”,则无须去计算后验概率的具体数值,只需计算哪个类别的后验概率更大即可。假设下雨和不下雨出现的先验概率相等,则此时类别的判定完全取决于似然和的大小。因此,似然函数(Likelihood,“可能性”)的重要性不是它的具体取值,而是当参数(如类别参数)变化时,函数到底变小还是变大,以便反过来对参数进行估计求解(估计出是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