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过程的争议
大多数软件工程文章都没有对编码过程做很多的描述,几乎所有的观点都认为软件重心在开发前期(需求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为了保证后期工作的正确性,有些公司提高了开发前期的时间比重,于是近年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过度设计”,这种“过度设计”勿视了实际编码与设计的差异,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软件开发带来反效果。编码过程到底该占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多大比重,谁也说不清楚。近年来还有一个观点认为编码过程就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程序员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编写修改代码,调整软件结构,如果盲目的修改和调整,又会造成“永不完工”,软件开发时间失去控制。
设计与实现编码的差异控制
一个好的软件设计知道该实现哪些功能(需求),这些功能由哪些对象完成(现实),这些对象可以归纳为哪些类(设计),对象之间如何进行交流(接口),这些类能够进行哪些操作(方法),操作过程如何(实现方法)。
不管设计如何完美,实际编码总是与设计有一些差异,差异越小,说明编码后期的改动越小,代表设计水平越高,项目控制可预见性相对越好,反之,编码后期的改动就会很大,项目控制可预见性相对变坏,项目成员就会无所适从,无法保证自己的编码质量和进度。
设计的粒度控制
项目经理必须控制好设计的粒度,保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防止在错误的设计上越走越远,浪费时间。
一般来说,总体设计需要清楚有那些子系统,概要设计需要清楚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接口和内部对象之间的关系,详细设计需要清楚所有对象和对象必须的操作方法。
假设一个项目有3个子系统,每有子系统有5个基本对象,每个对象有大概5个公共方法,每个方法大概需要编码300行。可以得知,如果估计错误一个方法只会影响进度一两天(可以通过加班的方式进行弥补),如果估计错误一个对象就会影响进度五到八天,如果估计错误一个子系统,可能就需要增加额外的人员,项目进度将很难控制。
设计的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昔而成的,这依赖于项目成员的长期开发经验,以及对系统的把握程度。需要根据项目组内的现实情况,控制好设计的粒度和进度,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回归设计,重新调整项目开发。
总之,认识设计过程的风险,做好预防工作是没有错的。在设计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度提前进行编码,把一些设计放在编码中进行。
编码过程控制
在设计无误的正常情况下,编码过程会很顺畅,项目完工指日可待。但往往实际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调整程序结构,修改设计,这些修改必须是有的放矢,尽量减少盲目的重复修改。
在修改代码之前,尽量考虑以下因素:
1.方法是否功能单一化。
类的每一个方法的功能应尽量保持清晰,功能不清晰的方法应尽量拆分为几个子方法。从维护的角度来看,功能清晰的方法远比功能庞大不清晰的方法容易维护,在局部功能发生变化时能够收窄修改范围。
2.类管辖的范围是否太大,有没有拆分可能。
一个类如果方法众多,通常需要考虑有没有拆分的可能,一个功能强大包罗万象的类总是令人头痛,远没有几个简单类组合实现简单灵活。
3.类有没有扩展的可能性。
一个具有功能扩展的类,应该考虑使用基类,把原始的固定的功能放在基类中实现,把可变化的功能通过重载在表现类中实现。
一个项目的可扩展的类越多通常意味着该项目的可持续开发性越好,生命周期长。
4.大而复杂的孤岛函数是否有封装成类的可能。
项目经理关注项目的开发进度,这个进度不光是完成了百分之几,而是做了哪些东西,增加了哪些东西,返回修改了哪些东西,还有哪些没有做。在增加和修改了很多额外的代码后,项目经理应该反省是否该暂时停止编码,整理已经完成的代码,重新设计程序,保证后期开发正常进行。
工作流程参考
一般原则:
1. 公共类和方法的修改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2. 代码与文档需要同步修改。
3. 文档修改需要及时入库并通告。
4. 代码和文档需要定期审查。
5. bug的修改需要及时得到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