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命名视图:可以在界面中拥有多个单独命名的视图,而不是只有一个单独的出口;
1 <router-view class="view one"></router-view> 2 <router-view class="view two" name="a"></router-view> 3 <router-view class="view three" name="b"></router-view>
一个视图使用一个组件渲染,因此对于同个路由,多个视图就需要多个组件。确保正确使用 components配置 (带上 s):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 components: { default: Foo, a: Bar, b: Baz } } ] })
2.嵌套视图,需要命名用到的嵌套 router-view 组件:嵌套命名视图
3.“重定向”的意思是,当用户访问 /a时,URL 将会被替换成 /b,然后匹配路由为 /b,也是通过 routes 配置来完成的: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a', redirect: '/b' } ] })
4.“别名”的意思是,/a 的别名是 /b,意味着,当用户访问 /b 时,URL 会保持为 /b,但是路由匹配则为 /a,就像用户访问 /a 一样。
5.vue-router 默认 hash 模式 —— 使用 URL 的 hash 来模拟一个完整的 URL,于是当 URL 改变时,页面不会重新加载。
6.参数或查询的改变并不会触发进入/离开的导航守卫。你可以通过观察 $route 对象来应对这些变化,或使用 beforeRouteUpdate 的组件内守卫。
7.每个守卫方法接收三个参数:
to: Route: 即将要进入的目标 路由对象
from: Route: 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next: Function: 一定要调用该方法来 resolve 这个钩子。执行效果依赖 next 方法的调用参数。
8.完整的导航解析流程:
- 导航被触发。
- 在失活的组件里调用离开守卫。
- 调用全局的
beforeEach守卫。 - 在重用的组件里调用
beforeRouteUpdate守卫 (2.2+)。 - 在路由配置里调用
beforeEnter。 - 解析异步路由组件。
- 在被激活的组件里调用
beforeRouteEnter。 - 调用全局的
beforeResolve守卫 (2.5+)。 - 导航被确认。
- 调用全局的
afterEach钩子。 - 触发 DOM 更新。
- 用创建好的实例调用
beforeRouteEnter守卫中传给next的回调函数。
9.当打包构建应用时,Javascript 包会变得非常大,影响页面加载。如果我们能把不同路由对应的组件分割成不同的代码块,然后当路由被访问的时候才加载对应组件,这样就更加高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