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1)在固定节点个数的前提下,仿真求得使网络保持连通的最小通信半径(最低能级)。
(2)在上述节点个数和通信半径的前提下,计算随机布撒的节点的覆盖率。
二、方法描述
(1)首先假设通信半径都等于感知半径,并且每个节点发射功率均相同。在1x1的单位矩形中随机部署100个传感器节点,在每一节点通信半径下进行1000次试验,进而模拟出连通率随通信半径增加的变化趋势。得出在1000点下保持网络连通的最小通信半径。
从上图可以得出,每个节点得最小通信半径为r=0.29。
(2)通过一次随机布撒100个节点,并以每个节点为圆心,绘出半径为0.29的圆。如下图所示:
开始想利用微元的思想,将1x1的区域划分成100个小方格,但之后发现该方法复杂。实验中采用将每个节点的圆(通信覆盖范围)填充为黑色,通过连通图中黑白像素点的比例得到覆盖率。覆盖图如下图所示:
算法实现流程图如下:
试验中注意的是在得到网络的覆盖图之后,需要将其进行处理,仅将1x1的区域截出进行计算,否则实验结果会出现意外错误。
实现重要程序如下:
pp=imread('C:UserszhangkunDesktop1.png') p=rgb2gray(pp); m=0; len=size(p,1) lie=size(p,2) for i=1:len for j=1:lie if(p(i,j)==0) m=m+1; end end end fugailv=m/(len*lie)%0.9346
三、结论
在节点个数确定时,存在一个使网络保持连通的最小通信半径(最小能级),可以达到节约能量。本实验中选取100个节点随机布撒,通过1000次仿真得到网络的最小通信半径为0.29m,在该半径下一次随机布撒的覆盖率为93.46%。
四、程序代码
L=1; % 节点布置区域 theta=0:pi/100:2*pi; n=100; % 节点个数 node_max=0.29; % 节点最大通信距离 X=unifrnd(0,L,1,n); % 生成n个均匀随机数作为横坐标 B=sqrt(L^2-abs(X).^2); % 计算每个x对应的y范围 Y=unifrnd(0,B,1,n); % 对每个横坐标生成均匀随机数作为纵坐标 plot(X,Y,'.') hold on axis equal; axis([0 1 0 1]); figure(1) for i=1:n hold on x=node_max*cos(theta)+X(i); y=node_max*sin(theta)+Y(i); plot(x,y,'b-') %fill(x,y,'k'); end figure(2) axis equal; axis([0 1 0 1]); for i=1:n hold on x=node_max*cos(theta)+X(i); y=node_max*sin(theta)+Y(i); %plot(x,y,'k-') fill(x,y,'k'); end pp=imread('C:UserskkzhangDesktop1.png') p=rgb2gray(pp); m=0; len=size(p,1) lie=size(p,2) for i=1:len for j=1:lie if(p(i,j)==0) m=m+1; end end end fugailv=m/(len*lie)%0.9346
生活中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与生生不息的希望!
转载需说明出处,笔者总结之前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有问题的可以留给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