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面试基础知识文档

    一、JVM内存管理机制

    1.Sun JDK在实现时遵照JVM规范,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堆、JVM方法栈、方法区、本地方法栈、PC寄存器。

    (1)堆:堆用于存储对象实例数组值,可以认为Java中所有通过new创建的对象的内存都在此分配,Heap中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由GC进行回收,在32位操作系统上最大为2GB,在64位操作系统上则没有限制,其大小可通过-Xms和-Xmx来控制,-Xms为JVM启动时申请的最小Heap内存,默认为物理内存的1/64但小于1GB;-Xmx为JVM可申请的最大Heap内存,默认为物理内存的1/4但小于1GB,默认当空余堆内存小于40%时,JVM会增大Heap到-Xmx指定的大小,可通过-XX:MinHeapFreeRatio=来指定这个比例;当空余堆内存大于70%时,JVM会减小Heap的大小到-Xms指定的大小,可通过-XX:MaxHeapFreeRatio=来指定这个比例,对于运行系统而言,为避免在运行时频繁调整Heap 的大小,通常将-Xms和-Xmx的值设成一样。

    (2)JVM方法栈: 为线程私有,其在内存分配上非常高效。当方法运行完毕时,其对应的栈帧所占用的内存也会自动释放。当JVM方法栈空间不足时,会抛出StackOverflowError的错误,在Sun JDK中可以通过-Xss来指定其大小。

    (3)方法区:要加载的类的信息(名称、修饰符等)、类中的静态变量、类中定义为final类型的常量、类中的Field信息、类中的方法信息。方法区域也是全局共享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也会被GC,当方法区域要使用的内存超过其允许的大小时,会抛出OutOfMemory的错误信息。在Sun JDK中这块区域对应Permanet Generation,又称为持久代,默认最小值为16MB,最大值为64MB,可通过-XX:PermSize及-XX:MaxPermSize来指定最小值和最大值。

    (4)本地方法栈: 用于支持native方法的执行,存储了每个native方法调用的状态。在Sun JDK的实现中,和JVM方法栈是同一个。

    (5)PC寄存器: 占用的可能为CPU寄存器或操作系统内存。

    二、Java堆和栈的区别

    Java把内存划分成两种:一种是栈内存,一种是堆内存。

    在函数中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当在一段代码块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超过变量的作用域后,Java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所分配的内存空间,该内存空间可以立即被另作他用。

    堆内存用来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和数组。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的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在堆中产生了一个数组或对象后,还可以在栈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让栈中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在栈中的这个特殊的变量就变成了数组或者对象的引用变量,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内存中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者对象,引用变量相当于为数组或者对象起的一个别名,或者代号。

    引用变量是普通变量,定义时在栈中分配内存,引用变量在程序运行到作用域外释放。而数组&对象本身在堆中分配,即使程序运行到使用new产生数组和对象的语句所在地代码块之外,数组和对象本身占用的堆内存也不会被释放,数组和对象在没有引用变量指向它的时候,才变成垃圾,不能再被使用,但是仍然占着内存,在随后的一个不确定的时间被垃圾回收器释放掉。这个也是java比较占内存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写程序的时候,可以人为的控制。

    三、Java内存泄露和内存溢出

    内存泄漏:分配出去的内存回收不了

    内存溢出:指系统内存不够用了

    四、Java类加载机制

    JVM将类加载过程划分为三个步骤:装载、链接和初始化。

    (1)装载(Load):装载过程负责找到二进制字节码并加载至JVM中,JVM通过类的全限定名(com.bluedavy. HelloWorld)及类加载器(ClassLoaderA实例)完成类的加载;

    (2)链接(Link):链接过程负责对二进制字节码的格式进行校验、初始化装载类中的静态变量及解析类中调用的接口、类;

    (3)初始化(Initialize):执行类中的静态初始化代码、构造器代码及静态属性的初始化。

    五、内存回收

    收集器:引用计数收集器、跟踪收集器

    (1)引用计数收集器:对于Java这种面向对象的会形成复杂引用关系(如ObjectB和ObjectC互相引用)的语言而言,引用计数收集器不是非常适合,Sun JDK在实现GC时也未采用这种方式。

    (2)跟踪收集器实现算法:复制(Copying)、标记-清除(Mark-Sweep)和标记-压缩(Mark-Compact)

    复制:当要回收的空间中存活对象较少时,复制算法会比较高效,其带来的成本是要增加一块空的内存空间及进行对象的移动。

    标记-清除:在空间中存活对象较多的情况下较为高效,但由于标记-清除采用的为直接回收不存活对象所占用的内存,因此会造成内存碎片。

    标记-压缩:在标记-清除的基础上还须进行对象的移动,成本相对更高,好处则是不产生内存碎片。

    六、Java技术之垃圾回收机制

    1.什么是 Java 堆内存

    堆是在 JVM 启动时创建的,主要用来维护运行时数据,如运行过程中创建的对象和数组都是基于这块内存空间。Java 堆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果我们动态创建的对象没有得到及时回收,持续堆积,最后会导致堆空间被占满,内存溢出。

    因此,Java 提供了一种垃圾回收机制,在后台创建一个守护进程。该进程会在内存紧张的时候自动跳出来,把堆空间的垃圾全部进行回收,从而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2.什么是垃圾呢?

    所谓“垃圾”,就是指所有不再存活的对象。常见的判断是否存活有两种方法:引用计数法和可达性分析。

    (1)引用计数法

    为每一个创建的对象分配一个引用计数器,用来存储该对象被引用的个数。当该个数为零,意味着没有人再使用这个对象,可以认为“对象死亡”。但是,这种方案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是无法检测“循环引用”:当两个对象互相引用,即时它俩都不被外界任何东西引用,它俩的计数都不为零,因此永远不会被回收。而实际上对于开发者而言,这两个对象已经完全没有用处了。

    因此,Java 里没有采用这样的方案来判定对象的“存活性”。

    (2)可达性分析

    这种方案是目前主流语言里采用的对象存活性判断方案。基本思路是把所有引用的对象想象成一棵树,从树的根结点 GC Roots 出发,持续遍历找出所有连接的树枝对象,这些对象则被称为“可达”对象,或称“存活”对象。其余的对象则被视为“死亡”的“不可达”对象,或称“垃圾”。

    参考下图,object5,object6 和 object7 便是不可达对象,视为“死亡状态”,应该被垃圾回收器回收。

     

    ① GC Roots 究竟指谁呢?

    我们可以猜测,GC Roots 本身一定是可达的,这样从它们出发遍历到的对象才能保证一定可达。那么,Java 里有哪些对象是一定可达呢?主要有以下四种:

    虚拟机栈(帧栈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方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本地方法栈中 JNI 引用的对象。

    不少读者可能对这些 GC Roots 似懂非懂,这涉及到 JVM 本身的内存结构等等,未来的文章会再做深入讲解。这里只要知道有这么几种类型的 GC Roots,每次垃圾回收器会从这些根结点开始遍历寻找所有可达节点。

    3.有哪些方式来回收这些垃圾呢?

    上面已经知道,所有 GC Roots 不可达的对象都称为垃圾,参考下图,黑色的表示垃圾,灰色表示存活对象,绿色表示空白空间。

    那么,我们如何来回收这些垃圾呢?

    (1)标记-清理

    第一步,所谓“标记”就是利用可达性遍历堆内存,把“存活”对象和“垃圾”对象进行标记,得到的结果如上图;

    第二步,既然“垃圾”已经标记好了,那我们再遍历一遍,把所有“垃圾”对象所占的空间直接 清空 即可。

    结果如下:

    这便是 标记-清理 方案,简单方便 ,但是容易产生 内存碎片。

    (2)标记-整理

    既然上面的方法会产生内存碎片,那好,我在清理的时候,把所有 存活 对象扎堆到同一个地方,让它们待在一起,这样就没有内存碎片了。

    结果如下:

    这两种方案适合 存活对象多,垃圾少 的情况,它只需要清理掉少量的垃圾,然后挪动下存活对象就可以了。

    (3)复制

    这种方法比较粗暴,直接把堆内存分成两部分,一段时间内只允许在其中一块内存上进行分配,当这块内存被分配完后,则执行垃圾回收,把所有 存活 对象全部复制到另一块内存上,当前内存则直接全部清空。

    参考下图:

     

    起初时只使用上面部分的内存,直到内存使用完毕,才进行垃圾回收,把所有存活对象搬到下半部分,并把上半部分进行清空。

    这种做法不容易产生碎片,也简单粗暴;但是,它意味着你在一段时间内只能使用一部分的内存,超过这部分内存的话就意味着堆内存里频繁的 复制清空。

    这种方案适合 存活对象少,垃圾多 的情况,这样在复制时就不需要复制多少对象过去,多数垃圾直接被清空处理。

    4.Java 的分代回收机制

    上面我们看到有至少三种方法来回收内存,那么 Java 里是如何选择利用这三种回收算法呢?是只用一种还是三种都用呢?

    (1)Java 的堆结构

    在选择回收算法前,我们先来看一下 Java 堆的结构。

    一块 Java 堆空间一般分成三部分,这三部分用来存储三类数据:

    刚刚创建的对象。在代码运行时会持续不断地创造新的对象,这些新创建的对象会被统一放在一起。因为有很多局部变量等在新创建后很快会变成 不可达 的对象,快速死去 ,因此这块区域的特点是 存活对象少,垃圾多 。形象点描述这块区域为: 新生代;

    存活了一段时间的对象。这些对象早早就被创建了,而且一直活了下来。我们把这些 存活时间较长 的对象放在一起,它们的特点是 存活对象多,垃圾少 。形象点描述这块区域为: 老年代;

    永久存在的对象。比如一些静态文件,这些对象的特点是不需要垃圾回收,永远存活。形象点描述这块区域为:永久代 。(不过在 Java 8 里已经把 永久代 删除了,把这块内存空间给了 元空间,后续文章再讲解。)

    也就是说,常规的 Java 堆至少包括了 新生代 和 老年代 两块内存区域,而且这两块区域有很明显的特征:

    新生代:存活对象少、垃圾多

    老年代:存活对象多、垃圾少

    结合新生代/老年代的存活对象特点和之前提过的几种垃圾回收算法,可以得到如下的回收方案:

    (2)新生代-复制 回收机制

    对于新生代区域,由于每次 GC 都会有大量新对象死去,只有少量存活。因此采用 复制 回收算法,GC 时把少量的存活对象复制过去即可。

    那么如何设计这个 复制 算法比较好呢?有以下几种方式:

    思路 1. 把内存均分成 1:1 两等份

    如下图拆分内存:

    每次只使用一半的内存,当这一半满了后,就进行垃圾回收,把存活的对象直接复制到另一半内存,并清空当前一半的内存。

    这种分法的缺陷是相当于只有一半的可用内存,对于新生代而言,新对象持续不断地被创建,如果只有一半可用内存,那显然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垃圾回收工作,反而影响到了正常程序的运行,得不偿失。

    思路 2. 把内存按 9:1 分

    既然上面的分法导致可用内存只剩一半,那么我做些调整,把 1:1变成9:1,

     

    最开始在 9 的内存区使用,当 9 快要满时,执行复制回收,把 9 内仍然存活的对象复制到 1 区,并清空 9 区。

    这样看起来是比上面的方法好了,但是它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当我们把 9 区存活对象复制到 1 区时,由于内存空间比例相差比较大,所以很有可能 1 区放不满,此时就不得不把对象移到 老年区 。而这就意味着,可能会有一部分 并不老 的 9 区对象由于 1 区放不下了而被放到了 老年区 ,可想而知,这破坏了 老年区 的规则。或者说,一定程度上的 老年区 并不一定全是 老年对象。

    那应该如何才能把真正比较 的对象挪到 老年区 呢?

    思路 3. 把内存按 8:1:1 分

    既然 9:1 有可能把年轻对象放到 老年区 ,那就换成 8:1:1,依次取名为 Eden、Survivor A、Survivor B 区,其中 Eden 意为伊甸园,形容有很多新生对象在里面创建;Survivor区则为幸存者,即经历 GC 后仍然存活下来的对象。

    工作原理如下:

    1. 首先,Eden区最大,对外提供堆内存。当 Eden 区快要满了,则进行 Minor GC,把存活对象放入 Survivor A 区,清空 Eden 区;
    2. Eden区被清空后,继续对外提供堆内存;
    3. Eden 区再次被填满,此时对 Eden 区和 Survivor A 区同时进行 Minor GC,把存活对象放入 Survivor B 区,同时清空 Eden 区和Survivor A 区;
    4. Eden区继续对外提供堆内存,并重复上述过程,即在 Eden 区填满后,把 Eden 区和某个 Survivor 区的存活对象放到另一个 Survivor 区;
    5. 当某个 Survivor 区被填满,且仍有对象未被复制完毕时,或者某些对象在反复 Survive 15 次左右时,则把这部分剩余对象放到Old 区;
    6. Old 区也被填满时,进行 Major GC,对 Old 区进行垃圾回收。

    [注意,在真实的 JVM 环境里,可以通过参数 SurvivorRatio 手动配置 Eden 区和单个 Survivor 区的比例,默认为 8。]

    那么,所谓的 Old 区垃圾回收,或称Major GC,应该如何执行呢?

    (3)老年代-标记整理 回收机制

    根据上面我们知道,老年代一般存放的是存活时间较久的对象,所以每一次 GC 时,存活对象比较较大,也就是说每次只有少部分对象被回收。

    因此,根据不同回收机制的特点,这里选择 存活对象多,垃圾少 的标记整理 回收机制,仅仅通过少量地移动对象就能清理垃圾,而且不存在内存碎片化。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 Java 堆内存的分代原理,并了解了不同代根据各自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回收机制,即 新生代 采用 回收 机制,老年代 采用 标记整理 机制。

    七、Jvm内存调优

    在对JVM内存调优的时候不能只看操作系统级别Java进程所占用的内存,这个数值不能准确的反应堆内存的真实占用情况,因为GC过后这个值是不会变化的,因此内存调优的时候要更多地使用JDK提供的内存查看工具,比如JConsole和Java VisualVM(jvisualvm)。

    JVM内存的系统级的调优主要的目的是减少GC的频率和Full GC的次数,过多的GC和Full GC是会占用很多的系统资源(主要是CPU),影响系统的吞吐量。特别要关注Full GC,因为它会对整个堆进行整理,导致Full GC一般由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旧生代空间不足
    调优时尽量让对象在新生代GC时被回收、让对象在新生代多存活一段时间和不要创建过大的对象及数组避免直接在旧生代创建对象 

    2. Pemanet Generation空间不足
    增大Perm Gen空间,避免太多静态对象 

    统计得到的GC后晋升到旧生代的平均大小大于旧生代剩余空间
    控制好新生代和旧生代的比例 

    3. System.gc()被显示调用
    垃圾回收不要手动触发,尽量依靠JVM自身的机制 

    调优手段主要是通过控制堆内存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和GC策略来实现下面来看看各部分比例不良设置会导致什么后果

    1)新生代设置过小

    一是新生代GC次数非常频繁,增大系统消耗;二是导致大对象直接进入旧生代,占据了旧生代剩余空间,诱发Full GC

    2)新生代设置过大

    一是新生代设置过大会导致旧生代过小(堆总量一定),从而诱发Full GC;二是新生代GC耗时大幅度增加

    一般说来新生代占整个堆1/3比较合适

    3)Survivor设置过小

    导致对象从eden直接到达旧生代,降低了在新生代的存活时间

    4)Survivor设置过大

    导致eden过小,增加了GC频率

    另外,通过-XX:MaxTenuringThreshold=n来控制新生代存活时间,尽量让对象在新生代被回收

    JVM提供两种较为简单的GC策略的设置方式

    1)吞吐量优先

    JVM以吞吐量为指标,自行选择相应的GC策略及控制新生代与旧生代的大小比例,来达到吞吐量指标。这个值可由-XX:GCTimeRatio=n来设置

    2)暂停时间优先

    JVM以暂停时间为指标,自行选择相应的GC策略及控制新生代与旧生代的大小比例,尽量保证每次GC造成的应用停止时间都在指定的数值范围内完成。这个值可由-XX:MaxGCPauseRatio=n来设置

    详细的在这里

    八、设计模式

    先上链接:https://www.cnblogs.com/geek6/p/3951677.html

    九、线程和进程

    1、进程(process)

    狭义定义:进程就是一段程序的执行过程。

    广义定义: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它是操作系统动态执行的基本单元,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既是基本的分配单元,也是基本的执行单元。

    简单的来讲进程的概念主要有两点第一,进程是一个实体。每一个进程都有它自己的地址空间,一般情况下,包括文本区域(text region)、数据区域(data region)和堆栈(stack region)。文本区域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数据区域存储变量和进程执行期间使用的动态分配的内存;堆栈区域存储着活动过程调用的指令和本地变量。第二,进程是一个“执行中的程序”。程序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实体,只有处理器赋予程序生命时,它才能成为一个活动的实体,我们称其为进程。

    进程状态:进程有三个状态,就绪、运行和阻塞。就绪状态其实就是获取了出cpu外的所有资源,只要处理器分配资源就可以马上执行。就绪状态有排队序列什么的,排队原则不再赘述。运行态就是获得了处理器分配的资源,程序开始执行。阻塞态,当程序条件不够时候,需要等待条件满足时候才能执行,如等待i/o操作时候,此刻的状态就叫阻塞态。

    2、程序

    说起进程,就不得不说下程序。先看定义:程序是指令和数据的有序集合,其本身没有任何运行的含义,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进程则是在处理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个不难理解,其实进程是包含程序的,进程的执行离不开程序,进程中的文本区域就是代码区,也就是程序。

    3、线程

    通常在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若干个线程,当然一个进程中至少有一个线程,不然没有存在的意义。线程可以利用进程所拥有的资源,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通常都是把进程作为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而把线程作为独立运行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由于线程比进程更小,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故对它的调度所付出的开销就会小得多,能更高效的提高系统多个程序间并发执行的程度。

    4、多线程

    在一个程序中,这些独立运行的程序片段叫作“线程”(Thread),利用它编程的概念就叫作“多线程处理”。多线程是为了同步完成多项任务,不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而是为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来提高系统的效率。线程是在同一时间需要完成多项任务的时候实现的。

    最简单的比喻多线程就像火车的每一节车厢,而进程则是火车。车厢离开火车是无法跑动的,同理火车也不可能只有一节车厢。多线程的出现就是为了提高效率。

    5、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

    1)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2)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3) 另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4)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5) 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十、JAVA中的异常处理机制及异常分类

    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如果某个方法不能按照正常的途径完成任务,就可以通过另一种路径退出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会抛出一个封装了错误信息的对象。此时,这个方法会立刻退出同时不返回任何值。另外,调用这个方法的其他代码也无法继续执行,异常处理机制会将代码执行交给异常处理器。

    1.异常分类

    –>Throwable是 Java 语言中所有错误或异常的超类。下一层分为Error和Exception

    –>Error类是指java运行时系统的内部错误和资源耗尽错误。应用程序不会抛出该类对象。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错误,除了告知用户,剩下的就是尽力使程序安全的终止。

    –>Exception又有两个分支,一个是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如:NullPointerException、ClassCastException;一个是检查异常CheckedException,如I/O错误导致的IOException、SQLException。

    –>RuntimeException是那些可能在 Java 虚拟机正常运行期间抛出的异常的超类。派生RuntimeException的异常一般包含几个方面:

    1、错误的类型转换

    2、数组访问越界

    3、访问空指针

    如果出现RuntimeException,那么一定是程序员的错误

    –>检查异常CheckedException一般是外部错误,这种异常都发生在编译阶段,Java编译器会强制程序去捕获此类异常,即会出现要求你把这段可能出现异常的程序进行try catch,该类异常一般包括几个方面:

    1、试图在文件尾部读取数据

    2、试图打开一个错误格式的URL

    3、试图根据给定的字符串查找class对象,而这个字符串表示的类并不存在

    2.异常处理方式

    (1)遇到问题不进行具体处理,而是继续抛给调用者 

    抛出异常有三种形式,一是throw,一个throws,还有一种系统自动抛异常。

    注意:

    Throw和throws的区别:

    1. 位置不同:throws用在函数上,后面跟的是异常类,可以跟多个;而throw用在函数内,后面跟的是异常对象。

    2. 功能不同:throws用来声明异常,让调用者只知道该功能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给出预先的处理方式;throw抛出具体的问题对象,执行到throw,功能就已经结束了,跳转到调用者,并将具体的问题对象抛给调用者。也就是说throw语句独立存在时,下面不要定义其他语句,因为执行不到。

    3. throws表示出现异常的一种可能性,并不一定会发生这些异常;throw则是抛出了异常,执行throw则一定抛出了某种异常对象。

    4. 两者都是消极处理异常的方式(这里的消极并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只是抛出或者可能抛出异常,但是不会由函数去处理异常,真正的处理异常由函数的上层调用处理。

    (2)针对性处理方式:捕获异常

    Try catch

    3.RuntimeException和CheckedException的区别

    RuntimeException:在定义方法时不需要声明会抛出RuntimeException, 在调用这个方法时不需要捕获这个RuntimeException;总之,未检查异常不需要try…catch…或throws 机制去处理

    CheckedException:定义方法时必须声明所有可能会抛出的exception; 在调用这个方法时,必须捕获它的checked exception,不然就得把它的exception传递下去

    总之,一个方法必须声明所有的可能抛出的已检查异常;未检查异常要么不可控制(Error),要么应该避免(RuntimeException)。如果方法没有声明所有的可能发生的已检查异常,编译器就会给出错误信息

    十一、Java JVM 运行机制及基本原理

    先上链接:https://blog.csdn.net/albenxie/article/details/70145603

    十二、String、StringBuffer与StringBuilder的区别 

    string被定义为final(不可变),即每次对string修改都会新创建一个string变量,原来的会被gc回收。

    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是可变的,每次修改都是在一个对象上,所以多次修改更节省空间,stringbuffer是线程安全的。

    三者在执行速度方面StringBuilder> StringBuffer>string

    十三、equals与==的区别 

    ‘==’:obj1==obj2:如果obj是基本数据类型,比较的obj的栈内存空间存储的值都存储在常量池中。所以就是单纯比较两个值是否相等。如果obj是引用类型,

    obj的栈内存区域存储的是对象在堆中的实例地址,所以只有是同一个对象两个值才会相等。

    ‘equals’:如果objec的equals方法没有被重写,在equals内部调用的是==去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等。如integer,string,date,boolean都重写了equals方法

    十四、Java中存储金额用什么数据类型?

    很早之前, 记得一次面试, 面试官问存储金钱用什么数据类型? 当时只知道8种数据类型(boolean, byte, short, int, long, float, double, char)的我, 回答了double, 因为我觉得double是双精度类型, 最适合, 但是面试官告诉我应该用BigDecimal!

    因为float和double都是浮点数, 都有取值范围, 都有精度范围. 浮点数与通常使用的小数不同, 使用中, 往往难以确定. 常见的问题是定义了一个浮点数, 经过一系列的计算, 它本来应该等于某个确定值, 但实际上并不是! 金额必须是完全精确的计算, 故不能使用double或者float, 而应该采用java.math.BigDecimal.

    1.加减乘除

    加减乘除使用了英文的加减乘除, 即add, substract, multiply和divide

    2.大小比较

    两个BigDecimal值比较使用compareTo方法, 比较结果有-1, 0, 1, 分别表示小于, 等于, 大于; 对于0, 可以使用BigDecimal.ZERO表示!

    3.小数位数及四舍五入规则

    其中setScale的第一个参数是小数位数, 这个示例是保留2位小数, 后面是四舍五入规则.

    4.mysql数据库设计

    BigDecimal在进行入库时, 数据库选择decimal类型, 长度可以自定义, 如18; 小数点我们项目中用的是2, 保留2位小数. 此外还要注意的就是默认值, 一定写成0.00, 不要用默认的NULL, 否则在进行加减排序等操作时, 会带来转换的麻烦!

    十五、Object类有哪些方法?

    1,构造函数

    2hashCodeequale函数用来判断对象是否相同,

    3wait(),wait(long),wait(long,int),notify(),notifyAll()

    4toString()getClass,

    5clone()

    6finalize()用于在垃圾回收

    十六、关于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为什么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关闭的时候却是四次握手?

    答:因为在建立连接时,当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的SYN连接请求报文后,可以直接发送SYN+ACK报文。其中ACK报文是用来应答的,SYN报文是用来同步的。

    但是关闭连接时,当Server端收到FIN报文时,很可能并不会立即关闭SOCKET,所以只能先回复一个ACK报文,告诉Client端,"你发的FIN报文我收到了"。只有等到我Server端所有的报文都发送完了,我才能发送FIN报文,因此不能一起发送。故需要四步握手。

    为什么TIME_WAIT状态需要经过2MSL(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才能返回到CLOSE状态?

    答:虽然按道理,四个报文都发送完毕,我们可以直接进入CLOSE状态了,但是我们必须假象网络是不可靠的,有可以最后一个ACK丢失。

    所以TIME_WAIT状态就是用来重发可能丢失的ACK报文。

  • 相关阅读:
    函数计算入门-HelloWorld应用开发
    Linux指令入门-文本处理
    计算机网络概述
    管理Linux服务器用户和组
    jQuery事件对象和js对象创建(使用构造函数的方式)
    jQuery操作页面元素之css style操作
    jQuery操作页面元素之包装元素
    jQuery操作页面元素之元素插入
    jQuery操作页面元素之元素内容操作
    Qt中的信号和槽函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nlen/p/101093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