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它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和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Patchdoll)”,他后来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Design”---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又称互动设计,(英文Interaction Design, 缩写IxD),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行为的设计领域,它定义了两个或多个互动的个体之间交流的内容和结构,使之互相配合,共同达成某种目的,努力去创造和建立的是人与产品及服务之间有意义的关系,目标可以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关注以人为本的用户需求。
为什么要进行交互设计
1、使产品的界面更具有可用性
2、让用户有良好的体验
3、使产品能快速方便的完成任务
交互设计的五要素
人、工具、动作、目的、环境
这五个核心元素可以作为考量交互好坏的标准
交互设计师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边思考边绘制,有条有序的梳理了产品文档中的各个需求点,认清了这些冷冰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真正需求。
交互原型设计的的步骤:
1、概念设计
2、进行用户角色分析
3、用户目标分析
4、目标流程图
5、与流程搭配的功能构架图
6、原型图
(一)、概念设计
先讲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定位产品方向以及功能)
举个栗子:陌陌
陌陌是一款主打基于地理位置的泛娱乐和泛社交平台,是目前中国最成功的陌生人社交APP。它的业务主要涵盖了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聊天室、社交游戏、视频和直播等。
1、总有新奇在身边
2、进入陌陌的世界,去结识那些陌生而有趣的人
3、现在你不只可以发现附近的人,还能发现他们在关注什么话题,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4、聊天室:随时加入,想聊就聊,还可以邀请好友,让社交更有活力
5、话题:创建你自己的最热话题,发现身边的人在关注什么
6、附近活动:丰富的身边精彩活动,等你和小伙伴们一起加入
分析他的维度
竞品分析 目标用户人群分析 盈利方式 发展前景 产品的角度
(二)、进行用户角色分析
谁是用户
用户的痛点是什么
用户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举个栗子:陌陌
用户:
第一层是学生(21岁以下),这阶段的人群只占陌陌用户的很少一部分。这部分人大多都没有接触过社会,所以对陌陌里的内容不会太感兴趣。由于学校的同学多,所以陌生人社交需求不强。由于周围同龄的异性很多,所以不太会用陌陌这类的产品帮他们脱单。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钱不多。
第二层是刚刚走向社会,但是还没成家的那一部分人(大致是22-27岁)。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经济能力不强,生活工作不稳定。这部分人中的许多人都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交圈子,有些人还没有对象。这部分人的陌生人社交需求相对其他层级是较强的,许多人也是空虚的。他们如果需要陌陌,是会考虑为陌陌付费的。
第三层是已经步入社会一段时间,事业家庭都稳定下来的人(大致是27-35岁)。这部分人的陌生人社交需求不会太强、生活非常的充实、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经济实力也比较强。这部分人大多属都听说过陌陌,有些人也会去尝试陌陌。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用陌陌主要是打发无聊的时间的,约炮的肯定是少数。他们的脱单需求应该不大高,因为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成家了,这部分人的付费倾向较强。
第四层是35-50岁以上的人。他们大多都成了家,有稳定的社会关系和收入。他们对陌陌这类“离经叛道”的新事物的接受度不高,但是他们可以熟练地使用和学习互联网产品。这部分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不传统的人可能会使用陌陌。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为娱乐APP付费的习惯。
第五层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大多对互联网产品的接受度不高,但是他们有钱,这部分人几乎不可能用陌陌。
用户的痛点
用户痛点就是用户在日常生活或者某种行动中遇到问题,需要一种解决方案来化解生活或者行动中的阻碍。
举个栗子
一个本来喜欢吃香辣伙锅的美食爱好者,很可能因为怕上火而导致不敢吃了,这就成为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户痛点。王老吉发现了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用户痛点,提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直指消费者的问题,直达消费者的痛点,如此一举获得大成!
用户使用的场景
考虑用户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打开我们的软件去进行使用,从而根据场景去设想怎样能引导用户使用软件时有更好的体验。
(三)用户目标分析
分析用户打开软件后希望有什么样的期望和目的
举个栗子:陌陌
我要看附近的人
我要聊天
查看消息
我要管理照片墙
照片墙创建
身边的照片墙
拍照上传
请求查看
照片墙上的照片
我要管理空间
我自己的空间
查看他人的空间
我要注册
好友
通知(消息)
(四)目标流程图
绘制流程图 具体到每个功能
(五) 与流程搭配的功能构架图
(六)原型图
编辑:千锋UI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