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工作五年以上的 UI 设计师都在干什么?

    30 岁,现在坐标北京,从毕业至今都一直在做设计。目前从业超过了五年,也没打算离开设计这个行业。即便有一天不再从事设计专职的岗位,也仍然会在生活中,或者一些份外的工作中做「设计师」的角色,因为设计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及思维方式,不断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回到问题本身,刚入行时我也有过类似的疑问,UI(User Interface)设计师的出路是什么?或者说不得不转型的时间上限是什么?当时得到的很多答案是转行做产品经理,于是很多同学干脆直接选择做了产品经理,而我还是懵懵懂懂选择了设计岗位。



    几年后我的感悟是,如果把每个新产品或项目比作一个新生儿,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角色更类似于父母和老师。产品经理对自己的产品负责,要做到「管生管养」,在不同的阶段为这个「孩子」规划好它的成长目标并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来塑造它更好的智商与情商,让它能成功的走的更远;而对于设计「师」来讲,很多项目不是诞生于我们,但我们清晰地知道如何打造一个拥有优秀用户体验的产品,如何让它既受人喜爱、又能高效地产生价值,如何建立规范与标准、让它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是语文老师,赋予它有品牌特点的文案表达;也可以是美术老师,帮助它「有里有面地」表达出美的形态;还可以是数学老师,辅助它建立基于实验数据进行迭代的优化逻辑。



    我们在设计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自我进化。随着应用行业与设计趋势这两条轨道的变迁,设计师的角色一直在被重新定义。我很有幸以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参与到这场变革中,并获得成长。



    从「五年」看「UI 设计」

    五年并不是一个随意被提出的时间段,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时,正是无所畏惧的二十多岁。五年带你走向的,是彻底与十几年校园模式告别的社会环境,是摆脱稚嫩后的成熟形象,是期待与焦虑中迎来的三十而立;无论在生活或是工作中,这都是一个从模糊走向清晰的过程,面对未知,我们感到疑惑是再正常不过的。



    对于设计,也是如此。

    从业之初,我的第一个项目是去甲方公司做界面适配,那时我还不太懂公司如何定义用户体验设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个尺寸设备的界面适配,就是我在承担的 UI 设计这个岗位的职责。为了能更多地接触产品设计,我申请调去做交互设计的项目,从交互设计师的视角学习信息架构、交互控件、流程设计及设计规范的建立,并以此获得更多和产品、开发上下游环节沟通和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在工作中尽量承担用户研究的职责,学习用研的方法论,进一步丰富自己在体验设计范畴内的知识体系。做面向用户的产品,需要我们更知道如何懂得用户,并知道如何表达出适合他们的产品设计。有了这些综合的积累,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设计「师」。



    不给自己设限,你将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五年的时间,并不会让你看淡或看厌这份工作。你看到的,可以是更多成长的机会,也更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哪个地方有短板,并为接下来新的成长与挑战而感到兴奋。



    从积累单纯的设计技能,到加深对产品与用户的认知,到建立设计规范意识,到学习数据与设计之间的微妙关系,到形成业务思维与全流程体验设计的思路,逐步可以通过数据驱动走向设计管理与设计决策,最终达到从体验层面驱动业务发展。往细了看,设计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件小事有很多阶段和维度,设计的路还有很长。



    从「UI 设计」看「五年」

    对「UI 设计」的认识与定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

    从基础定义来说,UI(User Interface)所指代的是界面,这个界面可以是广义的界面,即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环境间的连接,它可以是实体或虚拟的。对 UI 的设计,需要有设计艺术、人机交互、计算机等多个跨学科背景的支撑。



    无论你从什么角度开始学习 UI 设计,了解这些背后的知识体系,并正确理解 UI 及 UI 设计,都可以帮你更正确地进行知识储备。当你发现 UI 设计并非是模拟某个流行的视觉样式,或对线上产品进行「排版」设计这样简单的事情,你会看到更大的进步空间,进而在这条路上学习和提升的时间可以不止五年。



    国内公司对 UI 设计的定义一直不尽相同,例如称视觉设计师为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交互设计师为 UI;或称视觉设计师为 UI,交互设计师为交互;如果你的产品团队并不大,那 UI 设计师就叫做「设计」(比「美工」这个上世纪流行的词汇好太多的一个称谓)。但从定义之初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交互与视觉就是分割开的,虽然精细的分工会形成某种程度上高效的合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疑是对设计师能力发展的限制。如果你想让自己具备全案的设计与输出能力,并在交互与视觉设计的层面深入下去,可以去积累的时间也将不止五年。



    在 Airbnb 爱彼迎,我们的岗位是体验设计师。各平台产品 UI 设计中的共性部分通过高度规范化的设计语言系统(DLS)来搭建,设计师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如何为产品打造更好的体验,并能参与到产品构建与打磨过程中。因此,设计师也获得了更多升维思考的空间。相信这种趋势也会逐步在国内公司的设计体系下走向成熟。而届时,一个设计师除了原有的工作范畴外,额外的附加价值是什么?也许这正是我们要不断使之清晰、为之努力的方向。

    不管你是一位设计新人,想更清晰的了解到职业发展和规划的路线,还是一位设计老友,在几年的工作后感受到瓶颈与些许迷茫,都希望我的分享可以为你多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作者:Airbnb爱彼迎设计

    来源:知乎

  • 相关阅读:
    Combine 框架,从0到1 —— 4.在 Combine 中使用计时器
    Combine 框架,从0到1 —— 4.在 Combine 中使用通知
    Combine 框架,从0到1 —— 3.使用 Subscriber 控制发布速度
    Combine 框架,从0到1 —— 2.通过 ConnectablePublisher 控制何时发布
    使用 Swift Package Manager 集成依赖库
    iOS 高效灵活地配置可复用视图组件的主题
    构建个人博客网站(基于Python Flask)
    Swift dynamic关键字
    Swift @objcMembers
    仅用递归函数操作逆序一个栈(Swift 4)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olei/p/901585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