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edis从入门到放弃

    1.CentOS6.5安装Redis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tcl/tcl8.6.1-src.tar.gz
    tar -xzvf tcl8.6.1-src.tar.gz
    cd  /usr/local/tcl8.6.1/unix/
    ./configure  
    make && make install
    
    tar -zxvf redis-3.2.8.tar.gz
    cd redis-3.2.8
    make && make test && make install

    2、redis的生产环境启动方案

    要把redis作为一个系统的daemon进程去运行的,每次系统启动,redis进程一起启动

    (1)redis utils目录下,有个redis_init_script脚本
    (2)将redis_init_script脚本拷贝到linux的/etc/init.d目录中,将redis_init_script重命名为redis_6379,6379是我们希望这个redis实例监听的端口号
    (3)修改redis_6379脚本的第6行的REDISPORT,设置为相同的端口号(默认就是6379)
    (4)创建两个目录:/etc/redis(存放redis的配置文件),/var/redis/6379(存放redis的持久化文件)
    (5)修改redis配置文件(默认在根目录下,redis.conf),拷贝到/etc/redis目录中,修改名称为6379.conf

    (6)修改redis.conf中的部分配置为生产环境

    daemonize    yes    让redis以daemon进程运行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设置redis的pid文件位置
    port    6379    设置redis的监听端口号
    dir /var/redis/6379    设置持久化文件的存储位置

    (7)启动redis,执行

    cd /etc/init.d
    chmod 777 redis_6379
    ./redis_6379 start

    (8)确认redis进程是否启动

    ps -ef | grep redis

    (9)让redis跟随系统启动自动启动

    在redis_6379脚本中,最上面,加入两行注释

    # chkconfig: 2345 90 10
    
    # description: Redis is a persistent key-value database
    
    chkconfig redis_6379 on

    3、redis cli的使用

    redis-cli SHUTDOWN,连接本机的6379端口停止redis进程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SHUTDOWN,制定要连接的ip和端口号
    
    redis-cli PING,ping redis的端口,看是否正常
    
    redis-cli,进入交互式命令行
    
    SET k1 v1
    GET k1

    redis的技术,包括4块

    redis各种数据结构和命令的使用,包括java api的使用
    redis一些特殊的解决方案的使用,pub/sub消息系统,分布式锁,输入的自动完成,等等
    redis日常的管理相关的命令
    redis企业级的集群部署和架构

    4.Redis 的持久化机制

    1.Redis有两种持久化机制,redis持久化的意义,在于故障恢复

       (1) RDB

       (2) AOF

    2.RDB与AOF的工作原理

    1、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的介绍

    RDB持久化机制,对redis中的数据执行周期性的持久化

    AOF机制对每条写入命令作为日志,以append-only的模式写入一个日志文件中,在redis重启的时候,可以通过回放AOF日志中的写入指令来重新构建整个数据集

    如果我们想要redis仅仅作为纯内存的缓存来用,那么可以禁止RDB和AOF所有的持久化机制

    通过RDB或AOF,都可以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给持久化到磁盘上面来,然后可以将这些数据备份到别的地方去,比如说阿里云,云服务

    如果redis挂了,服务器上的内存和磁盘上的数据都丢了,可以从云服务上拷贝回来之前的数据,放到指定的目录中,然后重新启动redis,redis就会自动根据持久化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去恢复内存中的数据,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如果同时使用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那么在redis重启的时候,会使用AOF来重新构建数据,因为AOF中的数据更加完整

    2、RDB持久化机制的优点

    (1)RDB会生成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都代表了某一个时刻中redis的数据,这种多个数据文件的方式,非常适合做冷备,可以将这种完整的数据文件发送到一些远程的安全存储上去。

    (2)RDB对redis对外提供的读写服务,影响非常小,可以让redis保持高性能,因为redis主进程只需要fork一个子进程,让子进程执行磁盘IO操作来进行RDB持久化即可

    (3)相对于AOF持久化机制来说,直接基于RDB数据文件来重启和恢复redis进程,更加快速

    3、RDB持久化机制的缺点

    (1)如果想要在redis故障时,尽可能少的丢失数据,那么RDB没有AOF好。一般来说,RDB数据快照文件,都是每隔5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生成一次,这个时候就得接受一旦redis进程宕机,那么会丢失最近5分钟的数据

    (2)RDB每次在fork子进程来执行RDB快照数据文件生成的时候,如果数据文件特别大,可能会导致对客户端提供的服务暂停数毫秒,或者甚至数秒。

    4、AOF持久化机制的优点

    (1)AOF可以更好的保护数据不丢失,一般AOF会每隔1秒,通过一个后台线程执行一次fsync操作,最多丢失1秒钟的数据。

    (2)AOF日志文件以append-only模式写入,所以没有任何磁盘寻址的开销,写入性能非常高,而且文件不容易破损,即使文件尾部破损,也很容易修复。

    (3)AOF日志文件即使过大的时候,出现后台重写操作,也不会影响客户端的读写。因为在rewrite log的时候,会对其中的指导进行压缩,创建出一份需要恢复数据的最小日志出来。再创建新日志文件的时候,老的日志文件还是照常写入。当新的merge后的日志文件ready的时候,再交换新老日志文件即可。

    (4)AOF日志文件的命令通过非常可读的方式进行记录,这个特性非常适合做灾难性的误删除的紧急恢复。比如某人不小心用flushall命令清空了所有数据,只要这个时候后台rewrite还没有发生,那么就可以立即拷贝AOF文件,将最后一条flushall命令给删了,然后再将该AOF文件放回去,就可以通过恢复机制,自动恢复所有数据。

    5、AOF持久化机制的缺点

    (1)对于同一份数据来说,AOF日志文件通常比RDB数据快照文件更大

    (2)AOF开启后,支持的写QPS会比RDB支持的写QPS低,因为AOF一般会配置成每秒fsync一次日志文件,当然,每秒一次fsync,性能也还是很高的

    (3)以前AOF发生过bug,就是通过AOF记录的日志,进行数据恢复的时候,没有恢复一模一样的数据出来。所以说,类似AOF这种较为复杂的基于命令日志/merge/回放的方式,比基于RDB每次持久化一份完整的数据快照文件的方式,更加脆弱一些,容易有bug。不过AOF就是为了避免rewrite过程导致的bug,因此每次rewrite并不是基于旧的指令日志进行merge的,而是基于当时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指令的重新构建,这样健壮性会好很多。

    6、RDB和AOF到底该如何选择

    (1)不要仅仅使用RDB,因为那样会导致你丢失很多数据

    (2)也不要仅仅使用AOF,因为那样有两个问题,第一,你通过AOF做冷备,没有RDB做冷备,来的恢复速度更快; 第二,RDB每次简单粗暴生成数据快照,更加健壮,可以避免AOF这种复杂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的bug

    (3)综合使用AOF和RDB两种持久化机制,用AOF来保证数据不丢失,作为数据恢复的第一选择; 用RDB来做不同程度的冷备,在AOF文件都丢失或损坏不可用的时候,还可以使用RDB来进行快速的数据恢复

  • 相关阅读:
    centos安装nginx
    Vue练习十一:02_05_函数传参改变Div任意属性的值
    Vue练习十:02_04_弹出层
    Vue练习九:02_03_求数组中所有数字的和
    Vue练习八:02_02_点击div显示内容
    Vue练习七:02_01_百度输入法
    Vue练习六:01_06_记住密码提示框
    Vue练习五:01_05_鼠标移入改变样式鼠标移出恢复
    Vue练习四:01_04_点击将DIV变成红色
    Vue练习三:01_03_函数传参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oli705/p/1274756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