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频畸变对模拟话音通道影响并不显著,这是因为人耳对相频畸变不太灵敏;但对数字信号传输却不然,尤其当传输速率比较高时,相频畸变将会引起严重的码间串扰,给通信带来很大损害。所以,在模拟通信系统内往往只注意幅度失真和非线性失真,而将相移失真放在忽略的地位。但是,在数字通信系统内一定要重视相移失真对信号传输可能带来的影响。
2.2.4 减小畸变的措施
为了减小幅度-频率畸变,在设计总的电话信道传输特性时,一般都要求把幅度-频率畸变控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这就要求改善电话信道中的滤波性能,或者再通过一个线性补偿网络,使衰耗特性曲线变得平坦,接近于图2-5(a)。这后一措施通常称之为“均衡”。在载波电话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时,通常要采用均衡措施。均衡的方式有时域均衡和频域均衡,时域均衡的具体技术将在第4章中介绍。 相位-频率畸变(群迟延畸变)如同幅频畸变一样,也是一种线性畸变。因此,也可采取相位均衡技术补偿群迟延畸变。即为了减小相移失真,在调制信道内采取相位均衡措施,使得信道的相频特性尽量接近图2-5(b)所示线性。或者严格限制已调信号的频谱,使它保持在信道的线性相移范围内传输。 恒参信道幅度-频率特性及相位-频率特性的不理想是损害信号传输的重要因素。此外,也还存在其它一些因素使信道的输出与输入产生差异(亦可称为畸变),例如非线性畸变、频率偏移及相位抖动等。非线性畸变主要由信道中的元器件(如磁芯,电子器件等)的非线性特性引起,造成谐波失真或产生寄生频率等;频率偏移通常是由于载波电话系统中接收端解调载波与发送端调制载波之间的频率有偏差(例如,解调载波可能没有锁定在调制载波上),而造成信道传输的信号之每一分量可能产生的频率变化;相位抖动也是由调制和解调载波发生器的不稳定性造成的,这种抖动的结果相当于发送信号附加上一个小指数的调频。以上的非线性畸变一旦产生,一般均难以排除。这就需要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从技术上加以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