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FID会议签到系统总结(十一)――硬件访问(上)

     

    这一块是整个系统的重中之重了,签到系统能否达到客户的要求,最大的瓶颈可能就是在这一块。因为无论是数据库还是Socket通讯,相对来说都还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对于我们软件开发人员来说也比较的熟悉一点,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等可寻求的参考与帮助也比较的多。而涉及硬件的开发对于纯粹的软件开发人员来讲就有点陌生,更何况RFID设备也还不是很成熟的设备。如果你用的是国际知名厂商的产品还好,无论是设备性能、稳定性,还是开发接口文档都比较完备,否则先跑通DEMO都要费点劲。

    当然我这里不会太涉及具体硬件的东西,那种不具通用性的东西划不来在这里来总结,这儿主要是讲如何设计硬件访问模块,以求以后硬件的变更对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硬件厂商提供的API一般都是很五花八门的,而且其风格都是如Win32时代的那些Windows API一样,跟我们现在的编程风格是格格不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要把系统中所有跟访问硬件的有关的动作提取为一个接口,不同的硬件设备根据其API来实现这个接口,系统调用只跟这个接口有关,对于客户端系统来说,硬件API就是不可见的了。

    先看看接口的定义:

    硬件访问接口

     

    接下来逐步来解释这个接口的定义。

    InitDeviceReleaes这二个方法是一组,一个是打开设备,一个是关闭设备,这二个比较好理解,

    ReadBuffer这个方法是重头,这是从硬件读数据用的,为什么这里写成ReadBuffer呢?顾名思义这个方法是从一个缓冲(Buffer)里读数据的,对于客户端调用来说,它根本不关心你硬件以多快的速度监测感应区的RFID标签,它是以自己的速度按部就班地读取数据的。如果硬件本身有Buffer机制,那一切省事省力,在这个方法实现里直接调用硬件API就行了。如果硬件没有提供硬Buffer,为了防漏读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实现软Buffer的机制,然后在方法实现里从自己的软Buffer里读取数据。这里是对硬件速度的隔离。

    下面有几个属性看上面的代码注释就是了,ZeroQueue这个属性必须要说明一下。“最近读取列表清零时间间隔”,这是为高速设备准备的属性,对于高速设备来说,短时间内同一张RFID标签可能会被读到好几次,虽然有些设备本身提供了防冲突机制,但那个时间是比较短的,更何况有些设备不一定有这种机制。所以我们自己必须要维护一个“最近读取列表”,对于这个列表中的数据的生存时间我们当然最好能够用属性公布出来,以便我们可以设置。当然定义“最近时间”更为严谨点,但那样维护列表比较复杂,我们得在列表每一项里加上“进入列表的时间”,鉴于这项功能于全局不是很重要,所以就从简。

    BlockCount这个属性则是特殊情况下的产物,旧有系统从IC卡读取的是自己定义规则的数据,并没有用卡ID之类的东西来标识这张卡片的所有者,所以在之前基于旧系统的最初的实现我们也没有用RFID标签的UID来作标识。这一次重新实现时考虑到硬件方面的配置,所以也没有改成UID作标识,还是读取自定义的写入区块的数据。这样为了以后也许要增加数据标识,可能要读取更多的数据区块的数据,这里放一个属性可以灵活应付。(没有用UID作标识,在安全性方面有点欠缺,但也带来一个好处。因为客户为保万无一失,每次使用签到系统前,都要用一批测试卡测试一下整个系统,不用UID作标识的话,测试与正式运行就可以用同一个数据库,省却不少麻烦)

    DetectPort方法与MaxSerialPort属性是为动态检测设备串口号准备的。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把设备串口号固定下来,但由于现在电脑很多都没有串口(特别是笔记本),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用USBRS232来解决。这样为了减少系统配置的麻烦,加了这个动态检测设备串口号的功能。

    接口里剩下的只有一个OnError事件了,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只是希望在硬件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有途径让客户端知道。

     

    这样不同的硬件设备只要实现了上述接口,都可以顺利地在系统中被调用了。

  • 相关阅读:
    消息队列系列——启蒙(一)
    重新整理数据结构与算法(c#)—— 图的深度遍历和广度遍历[十一]
    重新整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八皇后问题解决[十]
    重新整理数据结构与算法——迷宫算法[九]
    重新整理数据结构与算法——逆波兰表达计算器[八]
    lowdb 在electron 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apollo客户端springboot实战(四)
    apollo在liunx环境实战(三)
    apollo入门demo实战(二)
    设计模式总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chdr/p/79974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