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装饰器

    装饰器本质上是一个函数,该函数用来处理其他函数,它可以让其他函数在不需要修改代码的前提下增加额外的功能,装饰器的返回值也是一个函数对象。

     1 def w1(func):
     2     def inner():
     3         # 验证1
     4         # 验证2
     5         # 验证3
     6         return func()
     7     return inner
     8  
     9 @w1
    10 def f1():
    11     print 'f1'
    12 @w1
    13 def f2():
    14     print 'f2'
    15 @w1
    16 def f3():
    17     print 'f3'
    18 @w1
    19 def f4():
    20     print 'f4'

    装饰器原理

     1 def w1(func):
     2     def inner():
     3         # 验证1
     4         # 验证2
     5         # 验证3
     6         return func()
     7     return inner
     8  
     9 @w1
    10 def f1():
    11     print 'f1'

    当写完这段代码后(函数未被执行、未被执行、未被执行),python解释器就会从上到下解释代码,步骤如下:

    1. def w1(func):  ==>将w1函数加载到内存
    2. @w1

    没错,从表面上看解释器仅仅会解释这两句代码,因为函数在没有被调用之前其内部代码不会被执行。

    从表面上看解释器着实会执行这两句,但是 @w1 这一句代码里却有大文章,@函数名 是python的一种语法糖。

    如上例@w1内部会执行一下操作:

    执行w1函数,并将 @w1 下面的 函数 作为w1函数的参数,即:@w1 等价于 w1(f1)
    所以,内部就会去执行:
    def inner:
    #验证
    return f1() # func是参数,此时 func 等于 f1
    return inner # 返回的 inner,inner代表的是函数,非执行函数
    其实就是将原来的 f1 函数塞进另外一个函数中
    将执行完的 w1 函数返回值赋值给@w1下面的函数的函数名
    w1函数的返回值是:
    def inner:
    #验证
    return 原来f1() # 此处的 f1 表示原来的f1函数
    然后,将此返回值再重新赋值给 f1,即:
    新f1 = def inner:
    #验证
    return 原来f1()
    所以,以后业务部门想要执行 f1 函数时,就会执行 新f1 函数,在 新f1 函数内部先执行验证,再执行原来的f1函数,然后将 原来f1 函数的返回值 返回给了业务调用者。
    如此一来, 即执行了验证的功能,又执行了原来f1函数的内容,并将原f1函数返回值 返回给业务调用着

    装饰的函数如果有参数。

    一个参数

     1 def w1(func):
     2     def inner(arg):
     3         # 验证1
     4         # 验证2
     5         # 验证3
     6         return func(arg)
     7     return inner
     8 
     9 @w1
    10 def f1(arg):
    11     print 'f1'

    俩个参数

     1 def w1(func):
     2     def inner(arg1,arg2):
     3         # 验证1
     4         # 验证2
     5         # 验证3
     6         return func(arg1,arg2)
     7     return inner
     8 
     9 @w1
    10 def f1(arg1,arg2):
    11     print 'f1'

    可以装饰具有处理n个参数的函数的装饰器?

     1 def w1(func):
     2     def inner(*args,**kwargs):
     3         # 验证1
     4         # 验证2
     5         # 验证3
     6         return func(*args,**kwargs)
     7     return inner
     8  
     9 @w1
    10 def f1(arg1,arg2,arg3):
    11     print 'f1'
     1 def w1(func):
     2     def inner():
     3         # 验证1
     4         # 验证2
     5         # 验证3
     6         return func()
     7     return inner
     8  
     9 @w1
    10 def f1():
    11     print 'f1'
    12 @w1
    13 def f2():
    14     print 'f2'
    15 @w1
    16 def f3():
    17     print 'f3'
    18 @w1
    19 def f4():
    20     print 'f4'
    

      

  • 相关阅读:
    CSS margin重叠 & CSS BFC(Block Formatting Context)
    require.js
    bind()函数的作用
    JavaScript DOM 总结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交换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序算法
    JavaScript全局函数
    JavaScript命名空间的理解与实现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Python-删除多级目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lidun/p/555814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