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就是和浏览器产生交互效果的,事件触发和函数一起使用,当触发事件的时候,调用相应的事件去处理接下来的事情。
DOM0
级事件
直接在
dom对象
上注册事件名称,所有浏览器都支持。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onclick=function(e){ // 触发事件之后的操作}
事件触发会默认传入一个参数e
:事件对象
;通过这个事件对象,可以获取到触发这个事件的dom元素
,点击的坐标值,等一些主要的信息。当然事件的触发也可以这样写: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onclick']=function(e){// 触发事件后的操作}
这上面的两种事件的触发,其实也就是js对象
身上属性的两种访问方式,也就是说:
- DOM0
级事件是元素对象的私有属性;
- 同一个元素对象,同一个事件行为,只能绑定一次,多次绑定,后面的会覆盖前面的;
- DOM0
级事件发生在事件流的冒泡阶段
DOM0
级事件中的this
一般下面这种写法的时候,当事件触发的时候,事件中的this
就是指向触发该事件的dom
元素对象
<script>
var oDiv=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oDiv.onclick=function(e){
// 触发事件之后的操作
alert(this.id); // div1
}
// 要想解除div身上的点击事件,直接在后面注册点击事件并且设置为null
oDiv.onclick=null;
</script>
当把事件写在html代码
里面的时候,虽然也遵守事件覆盖的原则,但不会传入event事件对象
,相当于动态调用函数,this
指向的是window
,而不是事件触发者:dom元素
:
<div id='div1' class='div1' onclick='exec();'></div>
DOM2
级事件
支持元素绑定多个事件
addEventListener()
- 注册事件
this
指向被绑定事件的这个元素- 三个参数:事件行为(去掉前边的on),处理函数回调(默认传入event对象,this指向触发的元素节点),捕获/冒泡(true/false)
- 给同一个元素,同一个行为绑定多次同一个方法,实际上只执行一次
- 对应同一个元素来说,是按照事件绑定的先后顺序执行的
var btn=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
console.log(this); // btn
},false)
removeEventListener()
- 移除事件
IE8及其以下版本浏览器,
attachEvent()
- 对于同一个元素,绑定多个事件,事件执行的顺序不是按照绑定的顺序执行
- 事件中的
this
默认指向window
- 给同一个元素,同一个行为绑定多次同一个方法,执行是多次的
detachEvent()
阻止冒泡
e.stopPropagation()
标准浏览器e.cancelBubble=true
低级IE浏览器- 兼容性写法
通过e.stopPropagation来判断是标准浏览器还是低级IE浏览器 e.stopPropagation? e.stopPropagation(): e.cancelBubble=true;
阻止默认事件
e.preventDefault
标准浏览器e.returnValue=false
低级IE浏览器
通过e.preventDefault来判断是标准浏览器还是低级IE浏览器
e.preventDefault?e.preventDefault():e.returnValue=false;
事件流
定义
文档对象模型DOM
的结构是一个树状,当一个元素产生一个事件时,该事件会在元素节点与跟节点按特定的顺序传播,路径所经过的节点都会收到该事件,这个过程称为事件流
类型
- 事件捕获
- 从上往下
- 由最顶层的元素到下面最精确的元素(事件产生的元素)
- 事件冒泡
- 从下往上
- 事件从子节点(事件产生的元素)一直向上传递到根节点
- 事件发生的元素传递到与元素有确定从属关系的其他元素上面,直到传递找不到确定的元素上面结束
- 冒泡的好处:事件委托
DOM
标准同时支持上述两种事件类型,但是捕获事件
先发生。两种事件流都会触发DOM
中的所有对象,在document对象
开始,也在其中结束。但也有标准的浏览器会将事件延续到window对象
。
- 捕获事件要比冒泡事件先触发
<div id='div1'>
<div id='div2'></div>
</div>
var btn=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 冒泡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
console.log('冒泡')
},false);
// 捕获事件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e){
console.log('捕获')
},true);
当我们点击里面的div的时候,是先打印捕获,在打印冒泡;但是当我们先点击外面的div的时候,是先打印的冒泡,在打印的是捕获;为什么?
根据事件流触发的顺序图,可以知道,当我们点击里面的div
的时候,根据下面的事件流传递的过程
原理知道,是先发生捕获事件在发生冒泡事件;当点击的是外面的div
,并且事件绑定在点击元素上面,其触发的顺序是按照绑定的顺序触发的
外层div和内层div同时注册了捕获事件,那么点击内层div时,外层div的事件一定是先触发的;外层div和内层div都是注册的冒泡事件,点击内层div时,一定是内层div事件先执行,原理相同。
首先是捕获事件传递,接着是冒泡事件传递;要是一个事件处理函数同时注册了捕获和冒泡事件,则会在dom事件模型
中调用两次。标准的DOM事件模型
(特有):文本节点也会触发事件,但是IE不会
事件流传递过程
如果为一个超链接添加了click
事件监听器,那么当该链接被点击时该事件监听器就会被执行。但如果把该事件监听器指派给了包含该链接的p
元素或者位于DOM
树顶端的document
节点,那么点击该链接也同样会触发该事件监听器。这是因为事件不仅仅对触发的目标元素产生影响,它们还会对沿着DOM
结构的所有元素产生影响。
W3C事件模型中明确地指出了事件流转送的原理。可以分为3个阶段。
- 事件捕捉(Capturing)阶段
- 事件将沿着DOM树向下转送,目标节点的每一个祖先节点,直至目标节点。
- 例如,若用户单击了一个超链接,则该单击事件将从document节点转送到html元素,body元素以及包含该链接的p元素。
- 在此过程中,浏览器都会检测针对该事件的捕捉事件监听器,并且运行这件事件监听器。
- 实际事件发生的目标元素在捕获阶段是不会接收事件的。
- `目标(target)阶段
- 浏览器在查找到已经指定给目标事件的事件监听器之后,就会运行该事件监听器。目标节点就是触发事件的DOM节点。
- 例如,如果用户单击一个超链接,那么该链接就是目标节点(此时的目标节点实际上是超链接内的文本节点)。
- 事件发生的目标元素发生事件并且处理事件。
- 冒泡(Bubbling)阶段
- 事件将沿着DOM树向上转送,再次逐个访问目标元素的祖先节点到document节点。
- 该过程中的每一步,浏览器都将检测那些不是捕捉事件监听器的事件监听器,并执行它们。
并非所有的事件都会经过冒泡阶段的,所有的事件都要经过捕捉阶段和目标阶段,但是有些事件会跳过冒泡阶段。例如,让元素获得输入焦点的focus事件以及失去输入焦点的blur事件就都不会冒泡。
事件冒泡(代理委托)
利用到事件的冒泡和目标元素,把事件处理器添加到父元素上,等待子元素事件冒泡,并且父元素能够通过
target
(IE为srcElement
),事件源
,来判断是哪一个子元素,从而进行处理
<body>
<ul id="color-list">
<li>red</li>
<li>orange</li>
<li>yellow</li>
<li>green</li>
<li>blue</li>
<li>indigo</li>
<li>purple</li>
</ul>
<script>
(function(){
var colorList=document.getElementById("color-list");
colorList.addEventListener('click',showColor,false);
function showColor(e)
{
e=e||window.event;
// 获取事件目标元素
var targetElement=e.target||e.srcElement;
if(targetElement.nodeName.toLowerCase()==="li"){
alert(targetElement.innerHTML);
}
}
})();
</script>
</body>
好处
- 将多个事件处理器减少到一个,因为事件处理器要驻留内存,这样就提高了性能。想象如果有一个100行的表格,对比传统的为每个单元格绑定事件处理器的方式和事件代理(即table上添加一个事件处理器),不难得出结论,事件代理确实避免了一些潜在的风险,提高了性能。
- DOM更新无需重新绑定事件处理器,因为事件代理对不同子元素可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如果新增其他子元素(a,span,div等),直接修改事件代理的事件处理函数即可,不需要重新绑定处理器,不需要再次循环遍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