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eetCode187. 重复的DNA序列

    这题题目描述的有点不清楚,题意是给一个字符串,如果有某个子串(长度为10)重复出现了,就记录到一个数组里,最后返回的数组就是重复出现的子串组成的数组。

    因为子串长度固定为10,所以遍历一遍就行,每个子串都记录到一个set里,这个set就是判断子串是否重复出现了,如果重复出现了,就记录到数组里。

    但是由于子串可能不止出现两次,为了防止在数组里加入多次子串,额外再用一个unordered_map记录这个子串是否已经加入到结果数组中,如果加入到了结果数组中,则record[这个子串]不为0(record是这个unordered_map的名字),所以只有当set中count这个子串不为0(表示子串重复出现)且record[这个子串]为0(表示结果数组中没有加入这个子串)时,才把这个子串加入结果数组中。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string> findRepeatedDnaSequences(string s) {
            vector<string> res;
            unordered_map<string, int> record;                  //记录子串是否已经加入res中,如果加入了,就为1,否则为0
            set<string> hash;                                   //哈希,判断子串是否重复出现
            int size = s.size();
            for(int i = 0; i + 10 <= size; ++i) {               //遍历字符串,枚举所有长度为10的子串
                string temp = s.substr(i, 10);
                if(hash.count(temp) != 0) {                     //子串重复出现
                    if(record[temp] == 0) {                      //且结果数组res中还没有记录这个子串
                        res.push_back(temp);                    //则把这个子串加入到结果数组res中
                    }
                    ++record[temp];                             //修改子串的出现次数
                } else {
                    hash.insert(temp);                           //这个子串第一次出现,加入到set中
                }
            }
            return res;
        }
    };
    
  • 相关阅读:
    Python正课48 —— 匿名函数及其应用
    Python正课47 —— 面向过程编程思想
    Python正课46 —— 二分法
    Python正课45 —— 函数的递归调用
    Python正课44 —— 生成式
    Python正课43 —— 三元表达式
    SQL数据库操作命令大全
    css 高度写死 下滚动时ios 滚动不协调处理
    记录:js删除数组中某一项或几项的几种方法
    本次存储存数组对象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rj/p/1342317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