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264】压缩编码原理

    一、前言

    H264 视频压缩算法现在无疑是所有视频压缩技术中使用最广泛,最流行的。随着 x264/openh264 以及 FFmpeg 等开源库的推出,大多数使用者无需再对 H264 的细节做过多的研究,这大降低了人们使用 H264 的成本。

    但为了用好 H264,我们还是要对 H264 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弄清楚才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H264 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


    二、H264概述

    FFmpeg_H264_H2.png


    H264 编码器采用的是变换和预测的混合编码法。由上图所示,输入的帧或场 Fn 以宏块为单位被编码器处理。首先,按帧内或帧间预测编码的方法进行处理。

    如果采用帧内预测编码,其预测值 PRED(图中用 P 表示)是由当前片中前面已编码的参考图像经运动补偿( MC)后得出,其中参考图像用 F’n-1 表示。为了提高预测精度,从而提高压缩比,实际的参考图像可在过去或未来(指显示次序上)已编码解码重建和滤波的帧中进行选择。

    预测值 PRED 和当前块相减后,产生一个残差块 Dn,经块变换、量化后产生一组量化后的变换系数 X,再经熵编码,与解码所需的一些边信息(如预测模式量化参数、运动矢量等)一起组成一个压缩后的码流,经 NAL(网络自适应层)供传输和存储用。


    H264压缩方法

    H264 压缩技术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

    • 帧内预测压缩,解决的是空域数据冗余问题。
    • 帧间预测压缩(运动估计与补偿),解决的是时域数据冗徐问题。
    • 整数离散余弦变换(DCT),将空间上的相关性变为频域上无关的数据,然后进行量化。
    • CABAC 熵编码, 对量化后的系数进一步的压缩。

    三、H264编码原理

    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描述一下 H264 压缩编码数据的过程。通过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帧(按每秒 30 帧算),被送到 H264 编码器的缓冲区中。编码器先要为每一幅图片划分宏块。


    3.1 划分宏块

    宏块是编码标准的基本处理单元,通常它的大小也为 16x16 像素。16X16 的宏块上可以划分出更小的子块。子块的大小可以是 8X16、 16X8、 8X8、 4X8、 8X4、 4X4。

    H264 默认是使用 16X16 大小的区域作为一个宏块,也可以划分成 8X8 大小的宏块。

    H264_Encode_A.jpg


    划分好宏块后,计算宏块的象素值

    H264_Encode_B.jpg


    以此类推,计算一幅图像中每个宏块的像素值,所有宏块都处理完后如下面的样子。

    H264_Encode_C.jpg


    3.2 划分子块

    H264 对比较平坦的图像使用 16X16 大小的宏块。但为了更高的压缩率,还可以在 16X16 的宏块上更划分出更小的子块。

    子块的大小可以是 8X16、 16X8、 8X8、 4X8、 8X4、 4X4,非常的灵活。

    H264_Encode_D.jpg


    上幅图中,红框内的 16X16 宏块中大部分是蓝色背景,而三只鹰的部分图像被划在了该宏块内。为了更好的处理三只鹰的部分图像,H264就在 16X16 的宏块内又划分出了多个子块。

    H264_Encode_E.jpg


    这样再经过帧内压缩,可以得到更高效的数据。

    下图是分别使用 MPEG-2 和 H264 对上面宏块进行压缩后的结果。其中左半部分为 MPEG-2 子块划分后压缩的结果,右半部分为 H264 的子块划压缩后的结果,可以看出 H264 的划分方法更具优势。

    H264_Encode_F.jpg


    每张图片的宏块划分好后,就可以对 H264 编码器缓存中的所有图片进行分组了。


    3.3 帧分组

    对于视频数据主要有两类数据冗余,一类是时间上的数据冗余,另一类是空间上的数据冗余。.其中时间上的数据冗余是最大的。下面我们就先来说说视频数据时间上的冗余问题。

    为什么说时间上的冗余是最大的呢?假设摄像头每秒抓取30帧,这30帧的数据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相关联的。也有可能不止30帧的的数据,可能几十帧,上百帧的数据都是关联特别密切的。

    对于这些关联特别密切的帧,其实我们只需要保存一帧的数据,其它帧都可以通过这一帧再按某种规则预测出来,所以说视频数据在时间上的冗余是最多的。


    为了达到相关帧通过预测的方法来压缩数据,就需要将视频帧进行分组。那么如何判定某些帧关系密切,可以划为一组呢?

    我们来看一下例子,下面是捕获的一组运动的台球的视频帧,台球从右上角滚到了左下角。

    H264_Encode_G.jpg


    H264_Encode_H.jpg


    通过宏块扫描与宏块搜索可以发现这两个帧的关联度是非常高的。进而发现这一组帧的关联度都是非常高的。因此,上面这几帧就可以划分为一组,即 H264 中的 序列(GOP)。其算法是:在相邻几幅图像画面中,一般有差别的像素只有 10% 以内的点,亮度差值变化不超过 2%,而色度差值的变化只有 1% 以内,我们认为这样的图可以分到一组。

    在这样一组帧中,经过编码后,我们只保留第一帖的完整数据,其它帧都通过参考上一帧计算出来。我们称第一帧为 IDR/I帧,其它帧我们称为 P/B帧,这样编码后的数据帧组我们称为 GOP

    所以如果场景一直没什么变化,则一系列视频帧中 I 帧的数量会很少。如果场景变换很复杂,一直在场景变换大的场景切换时就会有 I 帧出现。


    3.4 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帧间预测)

    在 H264 编码器中将帧分组后,就要计算帧组内物体的运动矢量了。还以上面运动的台球视频帧为例,我们来看一下它是如何计算运动矢量的。

    H264 编码器首先按顺序从缓冲区头部取出两帧视频数据,然后进行宏块扫描。当发现其中一幅图片中有物体时,就在另一幅图的邻近位置(搜索窗口中)进行搜索。如果此时在另一幅图中找到该物体,那么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运动矢量了。

    H264_Encode_I.jpg


    通过上图中台球位置相差,就可以计算出台图运行的方向和距离。H264 依次把每一帧中球移动的距离和方向都记录下来就成了下面的样子:

    H264_Encode_J.jpg


    运动矢量计算出来后,将相同部分(也就是绿色部分)减去,就得到了补偿数据。我们最终只需要将补偿数据进行压缩保存,以后在解码时就可以恢复原图了。压缩补偿后的数据只需要记录很少的一点数据。如下所示:

    H264_Encode_Z.png


    我们把运动矢量与补偿称为帧间压缩技术,它解决的是视频帧在时间上的数据冗余。在这一步我们获取了 P/B 帧。

    除了帧间压缩,帧内也要进行数据压缩,帧内数据压缩解决的是空间上的数据冗余。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帧内压缩技术。


    3.5 帧内预测

    人眼对图象都有一个识别度,对低频的亮度很敏感,对高频的亮度不太敏感。所以基于一些研究,可以将一幅图像中人眼不敏感的数据去除掉。这样就提出了帧内预测技术。

    H264 的帧内压缩与 JPEG 很相似。一幅图像被划分好宏块后,对每个宏块可以进行 9 种模式的预测。找出与原图最接近的一种预测模式。

    帧内预测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对比如下:

    H264_Encode_K.jpg


    然后,将原始图像与帧内预测后的图像相减得残差值

    H264_Encode_L.jpg


    再将我们之前得到的预测模式信息一起保存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解码时恢复原图了。效果如下:

    H264_Encode_M.jpg


    经过帧内与帧间的压缩后,虽然数据有大幅减少,但还有优化的空间。这一步主要是压缩出 I 帧。


    3.6 对残差数据做DCT转换

    可以将残差数据做整数离散余弦变换,去掉数据的相关性,进一步压缩数据

    如下图所示,左侧为原数据的宏块,右侧为计算出的残差数据的宏块。

    H264_Encode_N.jpg


    将残差数据宏块数字化后如下图所示:

    H264_Encode_O.jpg


    将残差数据宏块进行 DCT 转换。

    H264_Encode_P.jpg


    去掉相关联的数据后,我们可以看出数据被进一步压缩了。做完 DCT 后,还不够,还要进行 CABAC 进行无损压缩。


    3.7 CABAC 压缩

    上面的帧内压缩是属于有损压缩技术。也就是说图像被压缩后,无法完全复原。而 CABAC 属于无损压缩技术。

    无损压缩技术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哈夫曼编码了,给高频的词一个短码,给低频词一个长码从而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MPEG-2 中使用的 VLC 就是这种算法,我们以 A-Z 作为例子,A 属于高频数据,Z 属于低频数据。看看它是如何做的。

    H264_Encode_Q.jpg


    CABAC 也是给高频数据短码,给低频数据长码。同时还会根据上下文相关性进行压缩,这种方式又比 VLC 高效很多。其效果如下:

    img


    现在将 A-Z 换成视频帧,它就成了下面的样子。

    H264_Encode_V.jpg


    从上面这张图中明显可以看出采用 CACBA 的无损压缩方案要比 VLC 高效的多。


    四、小结

    至此,我们就将 H264 的编码原理讲完了。本篇文章主要讲了以下以点内容:

    • 简单介绍了 H264 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 I/P/B 帧, GOP。
    • 详细讲解了 H264 编码的基本原理,包括:
      • 宏块的划分,以及子块的划分。
      • 帧分组,将相似的几帧划分为一组,即 H264 中的 序列(GOP)
      • 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帧间预测),获取 P/B 帧。
      • 帧内预测,获取 I 帧。
      • 对残差数据做 DCT 转换。
      • CABAC 压缩。

    参考:

    H264视频压缩算法

    H264系列--压缩编码技术


  • 相关阅读:
    Ubuntu系统中安装Macaca过程记录
    Nightwatch——自动化测试(端对端e2e)
    junit 5 官方用户手册
    junit 5 与 testNG 使用对比
    认知体系——从“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知道”的进化
    测试入门教程
    web UI 自动化变革龙测问世
    [黑苹果硬件] 实用黑苹果配置推荐
    windows使用vbs打开谷歌浏览器登录网页
    Note++ 的快捷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uxAndMcu/p/145331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