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

                                                                                阅读笔记1

    读了这篇关于软件需求分析的博客之后,令我大有感触。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完全可以绘制成一本关于软件需求分析的书。

    此书主要从客户的一些需求分析作为出发点,对用户的需求作大量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做分析。一个需求分析的是否彻底决定了项目的成功与否。但是从现实中来说,很难做到不停的调研,对用户的需求能够彻底的了解,直至到达用户需要的场景。对于一些基层人员,像这种专门做软件开发设计的,在开展一个项目之前,必须要了解用户的需求,用户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下的需求,对于最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了解,不能让此系统软件给工作人员造成了负担。要做到好的需求结果,我认为需要,大胆和用户沟通不要怕说错、有不懂业务问题一定要问用户不要怕打扰别人了、多写各类软件文档不要怕麻烦、多百度一下很多 问题能解决、多推敲在用户需求上能否在扩展更有用的东西、系统界面一定要美观,很多开发人员都不太重视界面,只注重一些功能的实现,每次先完成一些项目的功能之后,可以先让用户看看,是否按着他的一些思路,对于一些对此专业一窍不通的用户,可能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这个时候你不能拒绝用户的想法,这样会让用户感到反感。对于这种情况分析人员只能调查为什么用户会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对于用户的利益,然后分析人员 可以通过其他的解决方法进行解决。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子用例与扩展用例 这部分里用例图中“按单位汇总考核结果”应该和前面几个查询是扩展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父用例应该是抽象的,共性的东西,子用例是具体的,个性的东西。 子用例继承父用例,使用或者重写父用例的部分内容。扩展则是对被扩展用例功能上的延伸,扩展用例不影响被扩展用例,被扩展用例可以单独存在。所以,我觉得 两者是扩展关系。因为“按单位汇总考核结果”是依赖于前面的查询结果的,但查询结果不因为是否汇总而受影响。对于一些用例,这种东西对于一些用户来说根本看不懂,这时候分析人员必须要用其他通俗易懂的话对用户进行指导。

    在每次与用户交谈的时候,分析人员都会带着一个小本,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统计,但是我们做软件,不仅仅要做出用户提出的功能,还要做一些潜在的功能,可能用户认为这种功能是一种常识,不需要讲出来,也许是因为用户忘记了这种功能,但是作为一个分析人员,必须要全面的分析出这个系统软件的所有有用的功能,否则,在做完项目之后,待到用户检验产品时,用户对于此类产品的功能不满意,要求重新添加修改一些功能,这样的任务是很庞大的,而且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bug,因此,每次在开发人员做完一些必要的功能之后,就可以让用户检查看看是否满意,如果满意之后就可以进行后续的任务。

    对于软件需求与分析这门课来说,我认为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 ,我们应该学会调研,对于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进行严谨的调查落实,从不同身份的人员进行调查,来确定最终的结果,对于这些问题,可以开展一些研讨会进行交流,由于需求分析有不同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就是功能角色分析和用例,用一些用例图给用户讲解软件的功能,而且还要会对业务流程的分析 ,许多软件最终失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需求分析过于草率、浮于表面,而没有深入细致地去分析,往往到了项目后期才把需求搞懂,才发现真正的需求与起初的 认识大相径庭,才恍然大悟需求原来是这样,而往往那时已经追悔莫及了。这样的经历相信你也有过吧。所以,我们一定要沉下气来认真仔细地做需求分析,一定要做到位。最后就是对于一些非功能的用户需求,分析人员一定要细心的解决一些非功能需求,不能忽略。

    最后就是对需求列表的确认,对于用户的需求的变更,这个令很多分析人员很难理解,但是这个还是要按照现实来编写,不能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相关阅读:
    STL源码剖析之_allocate函数
    PAT 1018. Public Bike Management
    PAT 1016. Phone Bills
    PAT 1012. The Best Rank
    PAT 1014. Waiting in Line
    PAT 1026. Table Tennis
    PAT 1017. Queueing at Bank
    STL源码剖析之list的sort函数实现
    吃到鸡蛋好吃,看看是哪只母鸡下的蛋:好用的Sqlite3
    cJSO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pengpengpeng/p/588264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