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浅谈Oracle中物理结构(数据文件等。。。)与逻辑结构(表空间等。。。。。)

    初始Oracle时很难理解其中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不明白内存中和硬盘中文件的区别和联系,我也是初学Oracle,这里就简单的谈谈我我看法。

       首先,你需要明白的一点是: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是由数据库的操作系统文件所决定,每一个Oracle数据库是由三种类型的文件组成: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控制文件数据库的文件为数据库信息提供真正的物理存储。

       每一个Oracle数据库有一个或多个物理的数据文件(data file)。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包含全部数据库数据。逻辑数据库结构(如表、索引等)的数据物理地存储在数据库的数据文件中。数据文件通常为*.dbf格式,例如:userCIMS.dbf。
      数据文件有下列特征:
        ①、一个数据文件仅与一个数据库联系;
        ②、一旦建立,数据文件只增不减;
        ③、一个表空间(数据库存储的逻辑单位)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

    其次,我们再来叙述一下Oracle的逻辑结构:Oracle的逻辑结构包括表空间(tablespace)段(segment)数据块(data block)以及模式对象(schema object)
    Oracle数据库在逻辑上是由多个表空间组成的,表空间在物理上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而数据文件大小是块大小的整数倍;表空间中存储的对象叫段,比如数据段,索引段和回退段。段由区组成,区是磁盘分配的最小单位。段的增大是通过增加区的个数来实现的。每个区的大小是数据块大小的整数倍,区的大小可以不相同;数据块是数据库中的最小的I/O单位,同时也是内存数据缓冲区的单位,及数据文件存储空间单位。块的大小由参数DB_BLOCK_SIZE设置,其值应设置为操作系统大小的整数倍。
    ⑴、表空间(tablespace)
        表空间是数据库中最大的逻辑单位,每一个表空间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一个数据文件只能与一个表空间相联系。每一个数据库都有一个SYSTEM     表空间,该表空间是在数据库创建或数据库安装时自动创建的,用于存储系统的数据字典表,程序系统单元,过程函数,包和触发器等,也可用于      存储用户数据表,索引对象。表空间具有联机(online)和脱机(offline)属性,可以将除SYSTME以外的其他任何表空间置为离线。
    ⑵、段(segment)
        数据库的段可以分为四类:数据段、索引段、回退段和临时段。
    ⑶、区
         区是磁盘空间分配的最小单位。磁盘按区划分,每次至少分配一个区。区存储与段中,它由连续的数据块组成。
    ⑷、数据块
         数据块是数据库中最小的数据组织单位与管理单位,是数据文件磁盘存储空间单位,也是数据库I/O的最小单位,数据块大小由DB_BLOCK_SIZE参数决定,不同的Oracle版本DB_BLOCK_SIZE的默认值是不同的。
    ⑸、模式对象
         模式对象是一种应用,包括:表、聚簇、视图、索引序列生成器、同义词、哈希、程序单元、数据库链等。

    最后,在来说一下Oracle的用户、表空间和数据文件的关系:
      一个用户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表空间,一个表空间也可以供多个用户使用。用户和表空间没有隶属关系,表空间是一个用来管理数据存储的逻辑概念,表空间只是和数据文件发生关系,数据文件是物理的,一个表空间可以包含多个数据文件,而一个数据文件只能隶属一个表空间。
      总结一下:解释数据库、表空间、数据文件、表、数据的最好办法就是想象一个装满东西的柜子。数据库其实就是柜子,柜中的抽屉是表空间,抽屉中的文件夹是数据文件,文件夹中的纸是表,写在纸上的信息就是数据。
  • 相关阅读:
    js 格式化相关的时间
    JCE无限制权限策略文件
    Java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及应用场景
    Idea for Mac 过期 IntelliJ IDEA 2017 完美注册方法(附idea for Mac破解方法)
    Macbook系统环境安装wget的2个方法
    Mac上brew&thrift安装 以及在thrift架构下,自己新作了maven的小例 Demo
    idea编译器光标变为insert状态
    配置自己的Maven方式并使用Maven 运行项目Idea的maven的项目
    SourceTree 如何下载git 管理的代码-如何创建分支,删除分支,提交代码,回退代码
    ultraEdit MAC 破解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ujiayun/p/572527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