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终于搬到了湾区,一切都感觉很新鲜,简单安顿下来之后,也试着在附近走走,见见朋友和前辈们。这几天最大的感受就是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人生一个全新的阶段,环境的对我的评价标准,我的人际关系,人生的阶段目标都已经发生了很重大的改变,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适应这个变化。
这几天比较有收获的经历是拜访了一位在湾区工作+创业好几年学长,另外自己看了一个关于工程师初入职场应该注意什么的课程(笔记我接下来一周会陆续更新,求监督)。下面我就简单记录下我的收获吧。
首先,我意识到工作对一个engineer的期望不是你代码写的多快,甚至都不是performance比身边人好多少,而且是你要能在一个团队里做出贡献,首先是“团队”,其次是“贡献”。也就是说我现在需要努力的方向已经不单纯是技术,而更多是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即使是技术层面,也不再是像学校里那样注重知识的广度,而更要求你对你负责的这一块能比组里所有人都清楚,能“own”这块代码。
另外,我目前一个做的很不好的地方是不擅长和人聊天。首先其实很多东西,都在个别人的脑子里,只有交流才能挖掘到。而且学会基本的networking,最起码能帮你在组里和别人合作时,减少沟通成本,更好的推进你自己的项目,提高你的绩效。我自己其实一直有点抗拒和人聊天,而且我也着实不擅长这个。可就像我一开始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你再抱残守缺,最后被耽误的是你自己的职业发展。人的性格终其一生都在慢慢变化,为什么我要执着于自己当前的行为模式呢?
而且自己想想,其实我心里一直对这种对“能说会道”,特别social那些人有偏见。可一个很”能说“的人真的技术就不行吗?而且很能聊这本身就是有自己的价值的。我们总小被教育要懂技术,有真本事,相对美国这边,很少去提领导力这些东西,最多编造一个羚羊飞渡的故事告诉你要有团队意识。因此我其实像多数人那样,都推崇要做技术最牛的人,独孤求败之类的。可现实生活中,一个100人公司的生产力可绝对不是单个员工的生产力乘100,好的管理可以让团队战斗力大增,差劲的管理甚至能让100人的产出互相抵消。而往往是那些能聊,会沟通的人,才有能力将团队里一个个单点的战斗力聚合起来,让整个团体比较高效的运作起来。
因此我希望自己能最起码开始做到:
1. 主动和团队的人打招呼,尽快的和大家熟悉起来,多认识一些组里年长的人,取取经。
2. 生活中更加主动点,有时候参加活动做到了一起,别低头玩手机,主动打招呼,简单的聊一聊。
3. 对于那些技术/职场比我强的人,放下狭隘的竞争意识,真心的请教别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哪些是我能学这去做的。
4. Linkedin和微信,多加人,加那些做的很好的前辈,找机会拉近关系,请教他们一些职业发展的问题。
想想这些对我来说真的挺难的,写完这几条我就有点怕了,希望自己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一个月之后我会回来报告下自己做的怎么样的:)
最后学长还谈了一些take risk,加班与晋升,mindset的话题,我感觉不是很好总结,以后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再更新,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