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OSI七层网络模型

    第七层:应用层

      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每个应用都有不同的协议;

    第六层:表示层

      负责设备固有数据格式和网络标准格式的的转换;

    第五层:会话层

      通信管理,负责何时建立连接、何时断开以及保持多久的连接;

    第四层:传输层

      管理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被可靠的地传送到目标地址;

    第三层:网络层

      地址管理与路由选择(ip作用就是寻址,让数据包找到最终地址);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互联设备之间传送和识别数据帧,数据帧和比特流之间的转换(物理地址,也叫MAC地址,是网络设备的唯一身份标识)

    第一层:物理层

      比特流与电子信号的切换。(物理层是传输媒介,将0/1转换成光信号和电信号)

  • 相关阅读:
    例题
    经典模型
    定义
    洛谷p2564生日礼物andp2627修建草坪
    转自大佬的线段树
    c++String类
    随机数
    JVM知识点总结
    task5 模型融合 打卡
    task4 建模与调参 打卡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uqiankun/p/105740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