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教你完全理解IO流里的 read(),read(byte[]),read(byte[],int off,int len)以及write

    背景:对于IO部分,总是感觉很虚,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要义,其实仔细分析,掌握其中的规律,一切都会看起来十分的自然。

    1 理解

    1.1 从头总结

    长期以来,java中的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write read 傻傻的分不清,这次要彻底的捋一捋。

    其实上述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从内存和硬盘两个角度理解:

    对于流,站在内存角度考虑,箭头指向内存就是InputStream输入流,箭头由内存指向硬盘就是OutputStream就是输出流。

    对于读写,站在硬盘的角度考虑,箭头指向硬盘就是写入,箭头从硬盘指向内存就是读出。

    摘抄下《疯狂java讲义》中的相关内容:

    输入流:只能从中读取数据,而不能向其写出数据。

    输出流:只能向其写出数据,而不能从中读取数据。

    虽然很绕,但是站在内存硬盘,两个角度考虑,就很清晰了。

    好的我们先来讲它们的作用,然后再用代码来实现给大家看


    read():

    1.从读取流读取的是一个一个字节

    2.返回的是字节的(0-255)内的字节值

    3.读一个下次就自动到下一个,如果碰到-1说明没有值了.


    read(byte[] bytes)

    1.从读取流读取一定数量的字节,如果比如文件总共是102个字节

    2.我们定义的数组长度是10,那么默认前面10次都是读取10个长度

    3.最后一次不够十个,那么读取的是2个

    4.这十一次,每次都是放入10个长度的数组.


    read(byte[] bytes,int off ,int len)

    1.从读取流读取一定数量的字节,如果比如文件总共是102个字节

    2.我们定义的数组长度是10,但是这里我们写read(bytes,0,9)那么每次往里面添加的(将只会是9个长度),就要读12次,最后一次放入3个.

    3.所以一般读取流都不用这个而是用上一个方法:read(byte[]);


    下面讲解write


    write(int i);

    直接往流写入字节形式的(0-255)int值.


    write(byte[] bytes);

    往流里边写入缓冲字节数组中的所有内容,不满整个数组长度的”空余内容”也会加入,这个下面重点讲,


    write(byte[] bytes,int off,int len);

    1.这个是更严谨的写法,在外部定义len,然后每次len(为的是最后一次的细节长度)都等于流往数组中存放的长度(可以保证每次都输出读取的内容)

    2.如上述read(bytes),前面每次都放入十个,第十一次放入的是2个,如果用第二种write(bytes),将会写入输出流十一次,每次写入十个长度,造成后面有8个空的,比原来的内容多了

    3.所以用write(byte[] bytes,int off,int len);就不会出现多出来的空的情况,因为最后一次len不同

    下面是详细的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UseTimeTool.getInstance().start();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D:\1.mp3");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D:\1copy.mp3");
            //(PS:一下3个大家分开来写和测试,为了方便我都列出来了)
            /*--------------不使用缓冲--------------*/
            //如果不缓冲,花了差不多14"秒"
            int len = -1;
            while ((len = fis.read()) != -1) {
                //这里就不是长度的问题了,而是读取的字节"内容",读到一个写一个,相当慢.
                System.out.println("len : "+ len);  
                fos.write(len);
            }
    
            /*--------------使用缓冲--------------*/
            //缓冲方法复制歌曲用了不到20"毫秒"
            //创建一个长度为1024的字节数组,每次都读取5kb,目的是缓存,如果不用缓冲区,用fis.read(),就会效率低,一个一个读字节,缓冲区是一次读5000个
            byte[] bytes = new byte[1024*5];
            //每次都是从读取流中读取(5k)长度的数据,然后再写到文件去(5k的)数据,注意,每次读取read都会不同,是获取到下一个,直到后面最后一个.
            while (fis.read(bytes)!=-1) {
                //write是最追加到文件后面,所以直接每次添5K.
                fos.write(bytes);        
            }
            /*--------------解释len--------------*/
            //告诉你为什么用len
            byte[] bytes = new byte[1024*5];
            int len = -1;
            //解释这个fis.read(bytes)的意思:从读取流"读取数组长度"的数据(打印len可知),并放入数组
            while ((len = fis.read(bytes,0,1024)) != -1) {
                //虽然数组长度的*5,但是这里我们设置了1024所以每次输出1024
                System.out.println("len : "+ len);
                //因为每次得到的是新的数组,所以每次都是新数组的"0-len"
                fos.write(bytes,0,len);
            }
    
            fis.close();
            fos.close();
            UseTimeTool.getInstance().stop();
        }

    为了方便大家,也给大家一个统计时间的工具类

    class UseTimeTool {
        private static UseTimeTool utt = new UseTimeTool();
        private UseTimeTool() {
        }
        public static UseTimeTool getInstance() {
            return utt;
        }
        private long start;
        public void start() {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public void stop()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所用時間 : " + (end - start) + "毫秒");
        }
    }

    好了最后一个:len问题 最后多出数组不满的部分我特再写一个出来给大家分析

     首先,文本的内容是 
    这里写图片描述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UseTimeTool.getInstance().start();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D:\a.txt");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D:\acopy.txt");

    不使用len:

    byte[] bytes = new byte[1024*5];
            while (fis.read(bytes)!=-1) {
                fos.write(bytes);        
            }

    得到的效果: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发现后续后很多的空部分,所以说不严谨

    ps:上述是数组在初始时候未被占满的情况;

    如果倒数第二次循环时候数组是占满的,写入时候使用fos.write(bytes);,那么在最后一次fos.write(bytes)时候就会出现数组前一部分是最后读取的内容,后一部分是倒数第二次数组中存在的内容。原因是数组中的内容并不会每次都清空,只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覆盖。所以从严谨的角度出发,推荐第二种写法——

     使用len:

    byte[] bytes = new byte[1024*5];
            int len = -1;
            while ((len = fis.read(bytes,0,1024)) != -1) {
                fos.write(bytes,0,len);
            }

    得到的效果 
    这里写图片描述 
    和原来一模一样,讲了那么多就是希望能帮助大家真正的理解.

    1

  • 相关阅读:
    分析存储过程重编译的起因以及避免
    存储过程重编译的优点、缺点、确定引发语句
    运用计划缓冲的建议
    查询计划Hash和查询Hash
    执行计划的重用
    执行计划组件、组件、老化
    执行计划的生成
    统计的基本操作语法 <第五篇>
    javascript 之 location.href、跨窗口调用函数
    git 删除远程分支和本地分支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xuwu/p/730053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