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场景法等
1.等价类划分法
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所有的输入数据对于揭露软件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等价类划分法用例设计原则:
1)划分有效及无效等价类,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数据,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数据,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举例:
考试成绩
按数据范围划分: | 按数据类型组成划分 | 是否为空 | |
有效的 | 1.0-100 | 4.纯数字 | 6.不为空 |
无效的 |
2.小于0 3.大于100 |
5.非数字 | 7.为空 |
2.边界值分析法
是等价类划分法的一个补充,边界值一般都是从等价类的边缘值去寻找。边界值分析的基本思想:三点分析法--正好等于、刚刚大于、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举例:
一个输入文件应包括2~255条记录
边界值:1,2,3 254,255,256
特殊值:0
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常见运行场景
1)输入条件规定的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类似最小<x<最大,最小<x,最大>x);
比如用户名长度,红包金额数值输入范围
2)在输入条件是true和false两种状态的情况:比如勾选、开关设置。
3)在下拉列表包含多个选项的情况;比如城市的下拉选项
4)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以上除了等价类之外同时会涉及边界值的分析。边界值还包括以下:
1)报表数据的第一行,中间一行,最后一行。
2)屏幕上光标在最左上,最右下的位置。
3.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要素:经验,知识,直觉
如何使用的问题:
1.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
2.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4.场景法
通过场景描述的业务流程(业务逻辑),也包括代码实现逻辑,设计用例来遍历场景(路径),验证软件系统功能的正确性。
注意:重点是测试流程(场景),因此每个流程一个用例验证即可,流程测试没有问题并不能说明系统功能没有问题了,还需要针对单步的功能进行测试。只有单个功能点和流程测试,才算是充分的测试。
场景法用例设计原则:
(基本流、分支流)
1、正常路径
2、再去根据每一个判断、找出另一个出口的路径
3.确定出错之后还能否正常,在多走一个步骤
测试用例方法的选择
使用各种测试方法的中和策略:
首先,进行等价类划分,主要是输入条件的划分,这是提高测试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边界值分析法,这种方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发现程序错误的能力最强,切记不要穷举测试。用错误推测法追加测试用例,这需要测试工程师的经验总结,对照程序逻辑,检查已设计出的测试用例的逻辑覆盖程度,如果没有达到覆盖标准,应当再补充足够的测试用例(场景法)。
具体如何设计,可以结合项目要求或自己的标准来做,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