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据说有99%的人都会做错的面试题

          这道题主要考察了面试者对浮点数存储格式的理解。

    另外,请不要讨论该题本身是否有意义之类的话题。本题仅仅为了測试面试者相关的知识是否掌握,题目本身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以下有6个浮点类型变量,当中前三个是float类型的。后三个是double类型的。题目的代码例如以下:

    float f_v1 = 20;
    float f_v2 = 20.3;
    float f_v3 = 20.5;
        
    double d_v1 = 20;
    double d_v2 = 20.3;
    double d_v3 = 20.5;
        
    cout << ((f_v1 == d_v1)?

    "true":"false") << endl; cout << ((f_v2 == d_v2)?

    "true":"false") << endl; cout << ((f_v3 == d_v3)?"true":"false") << endl;


    问题有例如以下三个:

    1. 本题的执行结果是什么
    2. 请依据本题的执行结果解释其原因
    3. 假设某个cout语句的输出结果为false,在不改变变量定义语句的前提下,怎样扔弃相等呢?

    以下我先简要说说怎样解答本题。最后再给出答案。

         首先应先了解float和double的存储方式。这里先拿float为例。float一共占4个字节,共32位。分为3部分:符号位、指数位和尾数位。分别占1位、8位和23位。存储结构如图1所看到的。


    图1

         当中假设浮点数为正值,符号位为0。否则为1。指数位採用移位存储,也就是假设表示10^4。须要将4与127(二进制是01111111)相加存入指数位。

    尾数位决定了float的精度。

    尾数一共23位,最多能够表示8388607个值,由于没有到9999999,所以float的精度为6,假设表示的数小于8388608,那么精度可到7位。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书中说float的精度是6到7位的原因。这里并非全部的数都能精确到7位。

        另外。所谓的精度是指科学计数法E前面的数字的小数个数。

    比如。1.2345678E10。

    这个数用float表示是能够精确到7位。由于2345678小于8388608。

    假设是1. 9388648E10,那么就仅仅能精确到6位了。

    假设理解了这个,还须要了解怎样将十进制浮点数转换为二进制浮点数,别告诉我你不会,假设真不会的话,回大学从念吧。总之,浮点数转换是分别转换整数和小数部分。整数部分除2,小数部分乘2。比如,20.5转换为二进制是10100.1。20.3转换为二进制例如以下:

    10100.0100110011001...1001

        当中“...”表示1001部分无限循环。也就是说20.3转换为二进制浮点数是一个而无限循环的二进制浮点数。

    最后。须要知道怎样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二进制浮点数(长见识了吧,二进制也能够用科学计数法)。20.5的科学计数法表示是:1.01001E100

    20.3的科学计数法表示是:1.0100010011001...E100

    如今就能够一个萝卜一坑个了,将相应的数填入图1的三个区域吧。

     

        如今将20.5和20.3都存入double类型的变量,就能够一下看出本题的结果了。double占64位。8个字节。

    符号位占1位。指数位占11位,尾数位占52位。精度是15或16,原理和float一样。

     

    如今发布一下答案:

    true

    false

    true

     

    假设还没理解当中的奥秘,能够看具体的视频解说


  • 相关阅读:
    2016年 CodePen 最热门的前端代码 Top 100
    HttpClientHelper
    .net core mvc 简易登录
    senparc 第三方授权回调,保存授权信息到文件
    盛派微信Sdk .Net Core 初始化注册服务信息
    分享一个gif截图工具
    C# 单例模式
    获取微信AccessToken,保存在内存中,过期后重新获取
    .NET Core WebAPI Swagger使用
    .net Core 读取配置文件参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lguanli/p/675737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